柳若璃心中暗自欣喜,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她跟着嬷嬷来到了皇帝的寝宫,这里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也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皇上,这是新来的宫女,名叫柳儿,让她先在您身边伺候着吧。”嬷嬷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说道。
柳若璃也连忙跪地,“奴婢柳儿,参见皇上。”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丝紧张。
皇帝微微抬起头,目光落在柳若璃身上,“起来吧,以后做事机灵点。”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是,皇上。”柳若璃站起身,退到一旁,心中却在暗暗观察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她发现皇帝时常眉头紧锁,批改奏折时会突然重重叹气,偶尔和大臣议政也难掩疲惫与无奈,并非像表面上那样风光无限。她知道,自己离复仇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同时,危险也在一步步逼近。
在皇帝身边伺候的日子里,柳若璃时刻保持着警惕。她发现,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宫女们,个个都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而皇帝本人,看似威严无比,实则内心也充满了忧虑和猜忌。
一天,皇帝在批阅奏折时,突然皱起了眉头,“这些大臣们,整天就知道互相争斗,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将手中的奏折重重地摔在桌上。
柳若璃见状,心中一动,她知道,这或许是一个为父亲翻案的契机。于是,她壮着胆子上前,轻声说道:“皇上,奴婢听闻,当年柳丞相一案,似乎另有隐情……”
她的话还没说完,皇帝便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她,“你一个小小的宫女,怎么会知道这些?”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柳若璃心中一惊,连忙跪地,“奴婢该死,奴婢只是偶然听人说起,绝无冒犯之意。”她的心跳急速加快,生怕自己的鲁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皇帝盯着她看了许久,“起来吧,以后莫要再提此事。”他的语气虽然缓和了一些,但柳若璃知道,这件事已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从那以后,柳若璃更加小心翼翼,她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复仇计划。她在宫中的行动变得更加谨慎,送茶时会留意大臣们的交谈内容,整理书房时不放过任何一份可能有关联的文件。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有一天,柳若璃在为皇帝整理书房时,察觉到背后有一道目光紧紧盯着自己。她回头,发现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刘公公,对方脸上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冰冷刺骨。“柳姑娘,手脚倒是麻利,不过这皇宫里,不该看的可别看。”刘公公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柳若璃心中一凛,脸上却立刻堆起笑容,“刘公公说得是,奴婢一定谨记。只是这书房许久未彻底整理,有些杂乱,奴婢想好好归置归置,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公公海涵。”
刘公公冷哼一声,“哼,最好是这样,别以为皇上多看你两眼就不知天高地厚。”说罢,甩了甩拂尘,慢悠悠地走了。
几天后,柳若璃在给皇帝送点心的路上,突然被几个宫女拦住。为首的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她眼神轻蔑地看着柳若璃,双手抱在胸前,“哟,这不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柳儿吗?听说你最近可出尽了风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