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八都小说 > 女频言情 >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结局+番外小说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结局+番外小说

明月松涧 著

女频言情连载

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已经有些年头了,养了好几代人。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转了两下辘轳,刘嘉很快就顺手了。全神贯注地打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打水的时候,刘嘉已经盘算好。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热一下窝头跟馒头,再炒个鸡蛋。等到爹娘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了。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他们又上了年纪,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哪里能行?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还有丝丝甜味儿。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嚼起来还费劲,虽然里头掺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无柔软感可言。可没办法,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

主角:刘嘉郭晓燕   更新:2025-01-18 15: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嘉郭晓燕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明月松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已经有些年头了,养了好几代人。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转了两下辘轳,刘嘉很快就顺手了。全神贯注地打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打水的时候,刘嘉已经盘算好。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热一下窝头跟馒头,再炒个鸡蛋。等到爹娘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了。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他们又上了年纪,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哪里能行?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还有丝丝甜味儿。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嚼起来还费劲,虽然里头掺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无柔软感可言。可没办法,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已经有些年头了,养了好几代人。
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
转了两下辘轳,刘嘉很快就顺手了。
全神贯注地打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
打水的时候,刘嘉已经盘算好。
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热一下窝头跟馒头,再炒个鸡蛋。
等到爹娘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了。
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他们又上了年纪,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哪里能行?
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
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还有丝丝甜味儿。
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嚼起来还费劲,虽然里头掺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无柔软感可言。
可没办法,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这样。
吃红薯面的窝窝头,也是为了饱腹。
不知不觉间,刘嘉又想到小时候经常唱的那几句。
“红薯窝头,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想想还真是这样。
“今天,咱就改善改善!”
说着,刘嘉一手拎起一桶水,毫不费力地朝厨房走去。
一桶水重量不轻,刘嘉古铜色胳膊上立刻出现几个肌肉疙瘩。
郭晓燕盯着刘嘉看,目光扫到刘嘉的胳膊上,翻个白眼,把头别向一边了。
可脑海当中,刚才那一幕怎么也挥之不去。
刘嘉一米八七的大个,虽然有些瘦,可身体很强壮。
夏天穿背心的时候,在太阳底下,古铜色的皮肤被晒得油亮油亮的。
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也是一股一股的,就像现在。
怎么回事?怎么想到这些了?
悄悄地摸了摸发烫的脸颊,郭晓燕匆匆忙忙进屋假装去看书了。
打好水以后,刘嘉放好干粮又在灶堂里放上柴火,接着来院子里忙活。
院子里有个小菜畦,里面种了小葱,绿油油的一片。
每次从生产大队回来,刘嘉饿得不行,就会拔上两根葱就着窝头先垫补一下。
今天晚上就用小葱炒鸡蛋,肯定香!
眼看着天快黑了,刘嘉也加快手头上的动作。
等到刘玉田和张桂兰回来时,刘嘉正好做完饭从厨房走出来。
“爹,娘,回来了。”
刘嘉抬头跟二老打招呼。
张桂兰一愣,看看厨房又看看北屋,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很多。
“你咋去厨房了?晓燕呢?没陪着她呀?”
刘嘉一听,自己都觉得臊得慌。
以前不认识郭晓燕的时候,自己的勤劳也是出了名的。
下地干活,回来做饭,哪一样都不误。
可自从郭晓燕来到西里村,刘嘉就像换了一个人。
眼里心里脑子里,除了郭晓燕就没别的人和事了。
把郭晓燕娶到家里,干脆做了跟屁虫,任凭别人怎么笑他,刘嘉都一笑置之。
自己的老婆自己不疼,难道还让别人疼去?
谁爱说什么说什么,管他们呢,他们那就是嫉妒!
时间一长,老刘两口子也不再说什么。
毕竟小两口过日子,不吵不闹,踏踏实实就行了,粘糊点就粘糊点吧!
可今天,张桂兰明显地感觉到了刘嘉的反常。
平日里都是自己回来以后做饭,今天这小儿子怎么破天荒地做起饭来了?
所以才压低声音问上一句。
刘嘉伸手揉了揉鼻子,笑着回答道:“那么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陪着她干什么?倒是你们累了一大晌了,可得好好歇歇。”
张桂兰一听,鼻子都有些发酸。
旁边,刘玉田正在用脚蹭铁锹上的土,听到这话,眼睛也直了。
虽然没有问什么,可眼睛里的疑惑已经非常明显。
看到两人愣在原地,刘嘉再一次催促。
“爹娘,赶紧洗洗手,吃饭吧,我今天做了小葱炒鸡蛋!”
张桂兰一听就急了,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你这个混账小子,家里总共有那么几个鸡蛋,那是留给燕儿的,你咋给炒了呢?”
“谁吃不是吃啊?”
“你看你......”
张桂兰的话还没说完,刘嘉已经转身洗手去了。
北屋里。
郭晓燕把外面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又是一阵酸涩。
刘嘉,你这是故意针对我!
平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你巴不得双手捧到我的面前。
现在,听说我要跟你离婚了,就这样对我!
这公证信还没有出,你就把我当成外人了!
郭晓燕越想越生气,眼睛没眨巴几下,豆大的眼泪便流了下来。
“燕儿,刘嘉把饭做好了,你洗洗手过来吃饭吧!”
张桂兰洗好手,来到北屋窗户底下叫郭晓燕吃饭。
郭晓燕赶紧擦了一下眼泪,故意装作自然地说了一声。
“知道了。”
四个人围在矮桌前,桌子中间放着刘嘉做的小葱炒鸡蛋。
小葱翠绿,土鸡蛋鲜黄,虽然盛菜的盘子豁了一个口,可丝毫不影响炒鸡蛋的香味。
感觉今天刘嘉有些不对劲,张桂兰的心一直在嗓子眼上提着。
郭晓燕心里本来就闷闷不乐,吃饭的时候,自然也就没多少话。
气氛有些尴尬。
刘嘉首先拿起筷子递给刘玉田。
“爹,别愣着,吃饭呀,鸡蛋凉了就不好吃了。”
刘玉田接过筷子,抬头看了刘嘉一眼。
张桂兰的眉头始终皱的,刚拿起个红薯面窝头,接着又放了回去。
“刘嘉,你咋回事儿?你是不是欺负燕儿了?”
“没有。”
“那是没考好还是咋的?”
张桂兰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问出个什么来。
刘嘉也知道娘的脾气,要不跟她把话说明白,估计今天一宿她都睡不好。
岁数大了,心里装不下事儿,很正常。
刘嘉干脆把心一横,清了清嗓子。
“爹娘,告诉你们一件事儿,我跟郭晓燕准备考完以后就离婚。”
这话一说出来,刘玉田和张桂兰全都愣住。
刘嘉脸上倒没有出现什么异样。
这幅情形,自己早就想到了。
可接下来,却有些出乎刘嘉的意料。
“啪!”
刘玉田猛地把筷子在桌子上一拍,仰着脖子开吼!
“你个小兔崽子,你要反天呀!”
“长能耐了你,还离婚?”
“你是想让整个西里村的老少爷们儿,都戳老刘家的脊梁骨啊!”

“嘶!”
刘嘉头痛欲裂。
“喝大了!”
还没睁眼,刘嘉便伸手抚向额头。
果然这酒不能混着喝,后劲儿忒大。
胸口像火烧,咽口唾沫,嗓子都像吞刀片。
难受!
恍惚中,刘嘉有些自嘲。
一场商务宴,自己不过喝了几杯,怎么还醉了?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酒场参加过无数次,可醉得这么猛的,还真是头一回。
从二十几岁偷着喝酒,到以后生意场上推杯换盏,刘嘉从来没输过。
不能说没人能把自己喝倒。
有是有。
但是,少!
刘嘉晕晕乎乎,一只手支撑住身体,想下床喝杯水。
可另外一只手还没扶住床框,却摸到了一团软软还富有弹性的东西。
那触感,像是......肉!
没等反应过来。
一抹尖锐的声音便刺入耳膜!
“刘嘉,你要干嘛,滚到你的床上去!”
身上的被子一下子被拽开。
刘嘉顿时冷的打了一个激灵。
瞬间睁开眼,眸子里也带了一丝恼火。
可还没发作。
刘嘉就愣住了!
面前是土坯墙上泛黄的报纸,撕了一半的日历。
有张报纸糊的不结实,耷拉下来了一个角,上面的灰尘清晰可见。
订日历的大铁钉子上泛着铁锈。
日期是......1979年7月6日!
下面的小字......阴历乙未年,6月13!
刘嘉瞳孔放大,呼吸都变得凝重起来!
这是自己以前生活过的土坯房!
瞬间脑子里闪过一个不可置信的想法。
这是......重生了?
回到1979年了?!
还没缓过神,刘嘉便感觉背后有双手在推自己。
猛地被人从土坯炕上推下来,刘嘉一个站不稳,差一点摔倒。
随即,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鼻梁高挺,皮肤白皙,瓜子脸上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柳叶弯眉下的那对丹凤眼,刘嘉一辈子也忘不掉!
郭晓燕!
这个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女人!
看看面前年轻的郭晓燕。
刘嘉转头。
北墙上,坏了一角的镜子里,映出自己二十来岁的模样。
确定重生的那一瞬。
大量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重新浮现。
三年前。
跟大批城市青年一样,郭晓燕响应国家号召下乡,从省城来到大安镇西里村。
这个细皮嫩肉的女知青刚下牛车,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
不到一个钟头。
关于城里来的女知青的信息,已经在附近十里八乡传遍。
小伙子们心里都燃起了一团火。
于是,只要有郭晓燕出现的地方,必然会有一大群追求者。
田间,郭晓燕要除草,还没动手,锄头就已经被人抢了去。
傍晚回队里,又有一窝蜂的追求者对郭晓燕嘘寒问暖。
倒水,递毛巾,就差把饭食送到郭晓燕的跟前。
几天下来,生产队长急眼了,亲自让妇女队长找郭晓燕谈话。
可谈话归谈话,这种现象根本无法杜绝。
为此,郭晓燕也无可奈何。
也就是在队长们对郭晓燕三番五次地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郭晓燕注意到了一个人,刘嘉。
在西里村,刘姓是大姓,人口几乎占了村子里的一半。
刘大爷为人和善,又是生产队里的带头模范,很有威望。
刘嘉更是老实本分,稳重踏实。
刘嘉上头有两个哥哥。
大哥刘新国已经结婚,媳妇是本村的。
二哥刘建业也有了对象,按照年龄也该成家了。
唯独刘嘉还没有定亲。
解决眼下困局,郭晓燕觉得刘嘉最合适不过。
首先,刘嘉可以替她挡住那些纠缠不休的骚扰者。
如果有人想捣乱,不用刘嘉出面,只要刘大爷一发话,半个村子的人都会站出来。
其次。
成了刘家的媳妇,西里村至少有一半的人不会嚼自己的舌根。
所以,郭晓燕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找刘嘉表明心意。
当时,刘嘉蒙圈的状态就如同现在。
震惊的同时,又是兴奋的!
身为郭晓燕的追求者,刘嘉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付出的感情得到了回应。
鬼迷心窍之余,满口答应郭晓燕提出的附加条件。
先结婚,后圆房。
利用三年的时间,如果刘嘉能够达到郭晓燕心中的标准,他们才能做真正的夫妻。
在考研期间,两个人要界限分明,不能睡一张床上。
为了表明决心,将近三年里,刘嘉没有半点越界的行为。
眼看着三年期限即将完成,事情却出现了变故。
郭晓燕的回城指标批下来了!
考验还没有结束,她要离婚了!
刘嘉始料不及。
郭晓燕却异常平静。
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这三年来,你们刘家里帮了我不少,我家也不会忘恩负义。”
“我父亲会在城里给你安排一份工作,户口也能调到城里。”
“或者我们给你一笔钱,作为补偿。”
郭晓燕的声音像是在传达命令,没有丝毫感情。
刘嘉瞠目结舌,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郭晓燕又说,明天就是高考,考完了就去公证处申请公证离婚。
刘嘉这才憋出一句。
“不离婚!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哪怕做上门女婿都行!”
那时,刘嘉一门心思的想要跟郭晓燕在一起。
一番死缠烂打,终于跟着郭晓燕进了城。
伺候着郭家一家子,还要遭受郭晓燕的嫌弃。
由于没有答应郭晓燕的条件,户口自然也没迁成,刘嘉只能找些零活干。
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后,最终还是被郭晓燕给轰了出去。
再次回到西里村,刘嘉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让家里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刘嘉倒贴着去城里做倒插门,成了全村子的笑话,一向老实内向父亲气得大病一场,很快撒手人寰。
不到一个月,母亲也跟着走了。
刘嘉回来,兄弟反目,众叛亲离......
漂泊大雨中,刘嘉跪在父母坟前,幡然醒悟。
沉浮二十载,终于打造出价值万亿的商业帝国。
可痛失父母的遗憾,终究是无法弥补。
刘嘉庆幸,如今重生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老天爷给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自己必然不会重蹈覆辙!
大把机遇摆在面前,自己要做的是大把挣钱,让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不是去做舔狗,到最后一家子支离破碎,一无所有!
刘嘉心情复杂,眼神却坚定起来。
这时。
郭晓燕已经收拾完毕。
粗布衣服不太合身,穿上去有些肥,可丝毫掩饰不住郭晓燕前凸后翘的身材。
看到刘嘉朝自己这边看,郭晓燕将麻花辫甩到身后,开始烦躁的催促。
“愣着干什么,明天就要高考,你不得准备一下?”
“我可告诉你,反正高考完了我就要离婚。”
刘嘉抬起眼眸,平静地回答。
“你不用着急,我同意。”
郭晓燕刚要甩脸子,突然愣住。

刘新国一直看着刘嘉,眼珠子都不带动一下的。
身后,秦春燕面色紧张,把手里的野菜都攥成了一小绺。
“外面传的那些事儿,是真的不?”
刘新国没有回答刘嘉的问题,又不相信的问了一句。
在场的人都清楚,那些事儿,指的肯定不只是跟张大喇叭吵架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跟郭晓燕离婚这件事。
刘嘉点点头。
“是真的,哥,你今天穿的真精神,嫂子身上穿的是的确良吧,挺好看。”
刘新国没好气的瞪了刘嘉一眼。
“都啥时候了,还有心思看这些,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说着,刘新国转身又看向秦春燕。
“你跟晓燕进屋歇着吧,外面热的慌。”
秦春燕慌忙嗯了一声,放下野菜,拉着郭晓燕便走进北屋。
刚才没进门的时候,刘新国就跟秦春燕商量好了。
如果离婚的事儿是真的,他们就分头行动,一个劝刘嘉,一个劝郭晓燕。
老话都说了,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但凡能有一星半点过下去的可能,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这个小家给散了。
刘嘉也没拒绝,低眉顺眼的跟着刘新国走。
对于这个大哥,刘嘉还是很尊敬的。
一年下来,分的粮食就那么点儿,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们家一下子占了三个,所以吃不饱是经常的事。
刘嘉记得,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大哥经常饿着。
以前,每当自己饿的眼前冒星星的时候,刘新国总会从怀里变出点东西来。
只是上一辈子自己糊涂,见了郭晓燕,猪油就蒙了心,甚至为了不跟郭晓燕分开,还跟刘新国撕破了脸。
现在想想,以前办的都是什么事儿啊!
刘嘉正在走神,前面的刘新国突然停下。
两个人来到南屋墙根底下,刘新国这才压低声音开口。
“你是咋想的?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儿就这么离了?以后你的日子还过不过?”
刘嘉抬头,对着刘新国嘿嘿一笑。
“哥,瞧你说的,这没有媳妇还过不了了?说不定,离婚以后我很快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
“你就吹吧,当初你咋跟我说的,你说娶了郭晓燕,就是新生活的开始,你要开辟一片新天地,是不是你说的?”
刘新国搬出当年刘嘉的原话。
刘嘉立刻臊的满脸通红,恨不得伸手挡住额头。
“几年前的事,你还记得那么清楚干嘛?”
“别嬉皮笑脸的,你说你这婚一离,咱家咋过?爹娘心里得多难受?”
听到刘新国提到刘玉田和张桂兰,刘嘉也收起笑容。
踢了一下脚边的土坷垃,这才重新抬起头。
“哥,这件事情我自己考虑过,还就得这么办。”
......
北屋。
秦春燕拉着郭晓燕坐到炕边,嘴巴张了好几次,这才开口。
“燕儿,刘嘉对你咋样咱们都知道,你们就这么离婚了,你舍得不?”
“我知道,这小地方留不住你,可是一听说你要走,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子。”
“咱不光是妯娌,我还把你当成妹妹,你们要是离了婚,咱们可就不是一家人了,老刘家的两个燕儿,可就剩下我一个了。”
秦春燕也是个老实人,想到一句说一句。
其实秦春燕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郭晓燕,一想到离婚,秦春燕心里就是浓重的不舍。
“嫂子,你别说了。”
郭晓燕声音哽咽,转过身去抹眼泪。
秦春燕是大嫂,是大燕儿,自己岁数小,是小燕儿。
每当妯娌俩走在街上,村子里的人都大燕儿小燕儿的叫着,就好像俩人是亲姐妹一样。
老刘家的人都把自己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即便自己已经跟刘嘉开了离婚信,可他们对待自己跟之前也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生活了将近三年,哪能没有感情?
可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心软,以后还有大半辈子要过呢!
使劲吸了吸鼻子,郭晓燕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嫂子,手续都办完了,不说这些了,你今天的衣服挺好看。”
秦春燕叹了口气,双手扯了一下衣服角。
“从小到大,就这么件体面的衣服,平常都压在箱底舍不得穿,今天要不是我爹生日,我也舍不得把它拿出来。”
秦春燕衣服上有很深的褶子,一看就是压了很久的。
不过,那白底小碎花在以黑灰为主的农村衣服群里,还是显得极为显眼。
一路上,有不少人盯着秦春燕看,现在郭晓燕又说起这件衣服来,秦春燕更是满脸的不自然。
“还是粗布衣服穿着自在,回去我就把它脱了。”
说着,秦春燕把一缕碎发掖到耳朵后面。
放在以往,郭晓燕肯定会鼓励秦春燕,可现在,郭晓燕拉着秦春燕的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嫂子,有些话我还是想嘱咐你,刚才我听刘嘉说,要致富,开厂子,他确实挺有想法的,可遇到大事的时候,你们也别忘了帮着出出主意。”
刘嘉的规划让郭晓燕震惊,同时郭晓燕也开始钦佩刘嘉的胆量。
但郭晓燕明白,自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城,肯定看不到刘嘉大展宏图那一天了。
真要开厂子,身边咋能没有自己能帮衬?
所以,郭晓燕想提前嘱咐一下秦春燕。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你这心里不还是担心他吗?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为啥要离呀?”
秦春燕的一句话让郭晓燕无言以对。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刘嘉了?
以前,不管刘嘉说什么做什么,自己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
怎么婚离了,要走了,自己反倒对他有感情了?
郭晓燕心绪复杂,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天晚上。
老二刘建业也回来了。
一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可一顿饭下来,大伙也没有说上几句话。
晚上躺在竹床上,刘嘉依然在盘算白天的事情。
跟供销社合作这件事情赶早不赶晚,得尽快找李振和聊一下这件事。
大队里播种玉米已经完毕,用不了多长时间,活就上来了。
又是除草,浇地,又是捉虫,细算下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
一想到在玉米地里除草,刘嘉就开始倒吸凉气。
除草不累,怕就怕那玉米叶子。
哪怕轻轻的刮一下,胳膊上就会出现红印子。
一晌下来,谁的脸上胳膊上都得挂上些彩。
说痒吧,还带着点疼,疼里头又带着痒,别提多刺挠了!
真要到那时候,谁还有心思编篮子?
“吱呀”一声,刘嘉翻了个身。
土炕上的郭晓燕立刻转头,可惜,刘嘉并没有朝这边看过来。

刘玉田放慢脚步,顺带着从兜里掏出一根自卷烟。
“啥事儿?”
“爹,我想到了个赚钱的办法。”
刘玉田一愣。
“你没钱了?家里还有一些,回去我拿给你。”
最近这段时间,刘嘉跟郭晓燕往城里跑得勤,免不了有些开销,钱不够用,也很正常。
所以刘嘉提到钱,刘玉田本能地觉得刘嘉花出了亏空。
“爹,你想错了,我说的是赚钱路子。”
为了防止刘玉田多想,刘嘉顺带了又补充了一句。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怎么挣钱,有一个办法,我觉得可以试试。”
听刘嘉这样说,刘玉田脸上也露出好奇之色,干脆把刚刚掏出来的烟又重新放回到兜里。
眼看着已经到家门口,刘玉田把手里的铁锹递给刘嘉。
“回家再说吧。”
“行。”
刘嘉回答得倒也痛快,拿着铁锹跟刘玉田一块进了家门。
刘玉田进门就舀凉水喝。
刘嘉把铁锹放到南墙根,接着又拿出了两个小板凳。
等到刘玉田把水喝完,爷俩才面对面坐起来。
“刚才你说有个法子,是啥呀?”
不等刘嘉开口说话,刘玉田突然又郑重地补充。
“三子,我可提前给你打个点儿,你赚钱行,可不能走偏路,咱们老刘家人,可不兴走歪门邪道!”
刘嘉跟着点头。
“爹,你放心吧,我说的都是正经路子,不光我要赚钱,我还得让咱们整个村子都赚上钱!”
刘嘉一开口就让刘玉田愣住。
这小子,口气还不小!
自己能不能赚得到钱还两说,他张口就把全村都带上了!
虽然有些欣慰,可在高兴的同时,刘玉田眼神当中还是露出担心来。
“那你倒是说说,你那是什么路子?”
“编篮子,还有筐,凉席儿啥的,但凡跟竹子有关系的,咱都用上!”
刘玉田没说话,脑子里却闪过那一片竹子。
“别的用学,但编篮子席子,在咱们村可是人人都会,根本不用教,如果这销路打开了,肯定能走得长远。”
刘嘉神情坚定,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刘玉田。
刘玉田思索着。
“你说的这些倒是真的,编个篮子啥的,谁都会。”
“对,现在都有人拿着竹篮子去街上换东西,还能换不少。”
刘嘉越说越兴奋,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所以我想着,把咱家的那些东西都买下来,然后去大城市卖!”
刚说到点子上,刘玉田一下子就急眼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你这要是被抓住了,咱家可就别过了!”
“你这是投机倒把,这犯法呀!”
刘嘉哭笑不得,耐着性子跟刘玉田解释。
“爹,这是做买卖,跟投机倒把不一样!”
“那也不能干不务正业的事儿!”
刘玉田一脸倔强,那样子,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个儿老爹是什么脾气,刘嘉心里清楚得很。
这个时候如果跟他犟,肯定是不欢而散。
但是,琢磨了半天的赚钱路子就这么被否定了,刘嘉又有些不甘心。
可总不能跟他说,再过两年,城里这种现象满大街都是吧?
没凭没据,话说出来也没人信。
之所以想抓住这个机会,刘嘉也是想到上一辈子进城以后遇到的现象。
正在犯愁之际,郭晓燕突然走过来。
“爹,现在公社那边有大集,很多人都换东西去,这不犯法。”
“那跟拿咱的东西,换些盐,跟醋啥的是一样的。”
“刘嘉这种做法就是扩大了一下规模。”
郭晓燕说话的声音很轻,不急不躁。
刘嘉感觉有些意外。
郭晓燕一向看不上自己,因为有着城里人的身份,郭晓燕总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儿的土老帽,她怎么现在帮着自己说话?
虽然弄不清楚郭晓燕的用意,但刘嘉还是跟着点了点头。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爹,你听我把话说完,我把这东西集中起来,不是自个儿卖,是卖给供销社,让他们收咱们的东西。”
提到供销社,刘玉田脸上的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
郭晓燕也愣住了。
刚才自己认为刘嘉就是想折腾一下子,所以才帮着他说话。
没想到,他想到的合作对象居然是供销社!
刘玉田慢慢转过头。
“你是说,让供销社卖咱们的东西?他们能看得上吗?人家愿意出钱?”
“只要咱们的质量好,有销路,他们当然愿意卖,这样他们赚钱,也改善了咱们的生活,这叫一箭双雕!”
刘嘉说着笑起来。
郭晓燕重新打量着面前的刘嘉,总感觉有一些陌生。
刘嘉脸上的笑容充满自信,这跟以前讨好自己的神情完全不一样。
本来想着帮几句腔就回北屋,可郭晓燕越来越好奇。
最后,干脆站在杨槐树底下一块听起来。
听刘嘉讲接下来的计划,又是做调查,又是谈规格。
郭晓燕甚至还听到刘嘉讲如何跟供销社对接。
“咱们先弄几个样品,如果他们能够看得上,就批量生产。”
“在采购这一块,我觉得李振和能说得上话。”
李振和是供销社的采购,自己要做销售,这不天作之合吗?
刘玉田跟李振和吃过饭,自然知道有这么一号人。
李振和的职业好像还真的挺合适。
听儿子讲了这么一大堆,刘玉田只是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刘嘉是真的上心了。
“我还想着,往大了做,就开个厂子,咱们跟他们签合同!”
刘玉田再也坐不住,一下子站起来。
“你不是说要卖东西吗?怎么又成开厂子了?”
“开厂子才能批量生产,家家户户来回收,那是小作坊,不正规。”
郭晓燕暗自吸了一口凉气。
刘嘉,你的心可真大,真野呀!
刘嘉不说话以后,谁都没声音了。
但是刘嘉能够看得出来,不管是郭晓燕还是刘玉田,他们都在思索着什么。
“爹娘,三子在家吗?听人说今天三子跟张婶子吵架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刘嘉便看到大哥刘新国。
刘新国身后,还跟着大嫂秦春燕。
见他们两个人过来,刘嘉裂开嘴笑了笑。
“哥,你咋听说了?今天你们不是没去上工吗?”
今天刘新国的老丈人生日,大哥跟大嫂也放了一天假。
可刘新国就休息了这么一天,刚回村就听到了惊掉下巴的消息。
刘嘉跟张大喇叭打架了。
刘嘉跟郭晓燕离婚了。

“你办了昧良心的事情,反倒还哭上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允许你胡搅蛮缠!”
刘嘉一脸严肃,说话掷地有声。
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可这时谁也没有站在张婶子那一边。
刚才刘嘉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管张婶子违反了哪一条,那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旁边张婶子的傻儿子也被刘嘉给震住,怔怔的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见没人帮着自己说话,张婶子更加委屈,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两只手拍着大腿哀嚎。
听到外面的动静,周丰收赶紧从屋里出来。
刚来到大队门口,就看到眼前这一幕。
“怎么回事儿?这都到上工地点儿了,都在这干嘛呢?”
看到村长过来,张婶子一下子有了靠山。
顾不得大家异样的目光,拍拍屁股就站起来。
“村长啊,你可要给我做主,玉田家的那小三子,他冤枉人啊!”
张婶子想赶紧把事情说一下。
但刘嘉却没给他那个机会。
“村长,我检举张翠花!”
听到“检举”两个字,周丰收脸上的神情也变得郑重起来。
“刘嘉,你要反映什么事情?”
身为过来人,周丰收知道检举两个字的分量。
为了平缓眼前的事件,还故意用了“反映”两个字。
当着大家的面,刘嘉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加上旁边的王立秋煽风点火,张翠花再一次傻眼!
刚才发生的事情,有那么多人看着,想不承认都不行。
刘嘉这小子已经把事情弄得这么大了,倘若再碰上个心眼坏的,说不定会给自己扣上什么帽子!
张翠花一阵慌乱,使劲地吸着鼻子,就连头发已经乱成了烂鸡窝,张翠花也没有心情捯饬。
“村长,不是那样的。”
“村长,我所说的一切全都属实,在场的人都可以作证,如果我有说谎,我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众人在看热闹的同时,心中又是一阵惊讶。
不少人就凭着刘嘉的这一番话,就已经对他刮目相看。
“怎么回事,老刘家那三小子可以呀,这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一张嘴叭叭的。”
“刚才这话说得就像打了草稿一样,还句句在理。”
“谁说小三子只会跟在他媳妇屁股后头,这办起正事,来一套一套的,靠谱。”
“......”
听着大伙夸奖刘嘉,刘玉田心中一阵欣慰。
刚才刘嘉跟张翠花寸步不让,刘玉田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好男不跟女斗,可儿子刚才的表现,真能独当一面了。
倒是张桂兰有些着急。
张婶子不光嘴巴厉害,撒泼也有一套,如果一会儿真的撒泼打滚,小三子能招架得住吗?
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周丰收眉头都皱成了一个疙瘩。
“张翠花,刘嘉说的是不是真的?当着大伙的面,你可不能说谎。”
张翠花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沫,哭丧着脸,一个劲儿的说:“我不是那意思。”
见状,周丰收又转身看向看热闹的人。
“各位乡亲,你们都是见证人,刘嘉刚才有没有说谎?”
没人站出来说话。
也没有人帮着张翠花开脱。
看着大伙的眼神,周丰收也明白了什么。
这个张翠花肯定是有错的,平日里就喜欢说东家长李家短,嘴巴一点都不闲着。
现在遇到刘嘉,脸上碰到了硬钉子。
这次也能让她吃点苦头,长点记性。
“张翠花,错了就要道歉,撒泼不管用,赶紧认个错。”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总是闹矛盾,这以后还怎么见面?”
周丰收想从中调和,但张翠花有些缓不过神。
偏偏这时刘嘉提高嗓音说了一句。
“村长,我不接受道歉!”
“这件事情必须秉公处理!”
“我个人事小,张翠花思想不先进,拖了咱们村子的后腿,这才是大事!”
此话一出。
又把事情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台面!
众人看张翠花的目光里头都多了一丝异样。
思想不先进,拖整个村子的后腿,那不就是害群之马吗?
这要放在几年前,可是要游大街的!
周丰收眨巴了一下眼睛。
刘嘉这小子,这还叫上真了?
不过看到张翠花那没觉悟的样子,周丰收也就顺着刘嘉的话说下去。
“张翠花,刘嘉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要是再拖着,不赔礼道歉,刘嘉就要写材料了!他可是文化人!”
张翠花吓得两腿发软,一把扶住墙头才站稳身体。
刘嘉识字,还参加了高考,这是整个村子都知道的事情。
他要是真的写上什么材料,那自己可就完了!
弄不好,还会把儿子也拖累了。
那新说的媳妇儿肯定也就泡汤了!
想到这一连串的后果,张翠花嘴唇都开始打哆嗦,就连说话的声音都一颤一颤的。
“刘嘉,三子,婶子对不起你,不应该瞎白话......婶子跟你道个歉,我之前说的那些事儿,都是我瞎编的,你别听我乱放屁。”
此话一出。
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
这年头,说别人放屁的话听着不少,自己说自己放屁的,还真不多见!
见气氛有所缓和,周丰收伸手拍了拍刘嘉的肩膀。
“好了,都一个村儿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他们吧!”
刘嘉故意做出一副思索的样子。
其实周丰收已经给了个坡,自己难道还不懂顺势下手?
“那行吧,看在大家的面子上,我就原谅你,但这种事情下不为例!”
“好好好,不为例,肯定不为例!”
张翠花急忙顺着刘嘉的话往下说,生怕刘嘉反悔。
“行了,功夫也不早了,大家赶紧拿上锄头下地去吧!”
听到村长这样说,大伙这才拿起靠墙根的锄头,纷纷走向田间。
王立秋一边拿起锄头,一边小跑地追刘嘉。
“行啊,三哥,刚才你把大喇叭说得一愣一愣的,她那傻小子,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王立秋嘿嘿地乐。
刘嘉出了这口气,心里也畅快。
“这叫报应,谁让她整天没事干,闲得嚼舌根呢?”
“对,就应该这么治她!”
接下来整整一天,人们都把张翠花的事儿当笑话讲。
张翠花则是灰头土脸,生了一天的闷气。
下午下晌,刘嘉紧走几步追上刘玉田。
“爹,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