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搬出苏老头还给了一吊钱算是买下那间屋子,他和苏五搬出来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多得。
靠着几个兄弟帮忙匆匆忙忙把房子盖起来了,兜里也没两个铜板可以请一顿像样的饭菜。
如此居然还想着拿50文钱和20个粽子给老宅走节礼,苏荷觉得做四房的孩子更苦。
苏二至少还是有钱了才想着孝顺,四叔家没钱还想着打肿脸充胖子。
果然,人和人还是比较出来的。
苏大瞧不得弟弟这窘迫的样子,这次没说借钱了,而是道:“村里人分家走礼寻常也不过10文钱,我们也孝敬10文钱好了。”
苏荷对她爹这粗暴的办事方式居然有点爱了。
说实话,脸面这东西苏大已经丢了好多年了。
他在村里的名声也不是那种好听的,只是现在要带着几个兄弟在这条道上一起狂奔了。
苏五没意见,要不是苏二要送布料,他才不想送50文钱呢。
虽说他以前就知道如何藏私房钱,但也不是拿来送礼的。
一年三节,一次50文钱,一年就得150文钱。
别人家一年也就给30文钱,他们这是多给了120文钱,要是爹娘活得久点,那得多给多少钱。
苏五道:“左右爹娘手里有钱也是给三哥的,这次分家明明是三哥得了大头,总不能还让我们这些穷亲戚去补贴他吧。”
孙氏也附和道:“三房请村里人盖房子都是给工钱的,两个多月了这工钱就不知道多少了,怎么就没想请我们几个兄弟去盖房子呢?”
什么原因苏荷都能猜到。
分家了,那就是几家人,请他们盖房子是要给工钱的。
那还不如让他们下地干活,左右那些活以前就是他们干的,依旧让爷奶压着他们干,也不用掏钱,才合算。
只是没想到他们几家会都搬出来,田里的活也就不管了。
苏大对着一脸纠结的苏二道:“别的事情以后再说,这次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嗯,他是大哥,有权更改规则。
你家的钱在我媳妇手里,我看你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虽然出尔反尔,但苏荷也爱这样的爹。
苏二虽然有抵触,但也不能不承认苏五说的有道理。
苏老头就不说了,他那继母有点儿钱就想塞三儿子兜里,家里的地能得的出息多,除了日常吃喝,不就是给苏三的吗?
若非如此,他们几兄弟想要盖个泥瓦房都得掂量一二,三房凭什么盖那么大的青砖大瓦房。
他也不是那种强势的人,只能安慰自己:钱在大嫂那里,他拿不来也是没办法的。
苏四在准备搬家请饭,李氏领着苏荷和苏薇再次去城里的绣坊。
三人都带了个小篮子。
李氏篮子里装的是她的绣活,姐妹两篮子里装着她们这些日子精心编好的手绳。
这几天苏荷看苏四建房子去了,大部分都是她定好样式,苏薇编的。
到了绣坊,女掌柜正坐在柜台后面,低头忙着手里的活儿。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李氏三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哟,苏家嫂子,你们来了。”
然后看着苏荷道:“说说吧,这次又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
上次那几百个坠子很快就卖完了,现在市面上很多人都在模仿,已经卖不上价钱了。
但她就觉得苏荷肯定能给自己弄些新玩意来。
苏荷走上前,从篮子里拿出几根手绳一一摆好,然后看着女掌柜:“姐姐,您瞧瞧我和妹妹编的手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