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八都小说 > 女频言情 > 葡萄熟了葡萄熟了结局免费阅读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番外

葡萄熟了葡萄熟了结局免费阅读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番外

葡萄熟了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咱们收购的时候,也得大方点,不能让人家吃了亏不是?”李复兴尽力争取个高点的价。两百多斤的熊?屋内众人都吃了一惊。断胳膊都是好的了,没死人就偷着乐吧!熊可不单单只有肉,熊皮、熊胆,还有熊掌可都是好东西,因此肯定不能只算肉的钱。“复兴,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去找王科长。”说罢李文斌就快步离开向王科长的办公室走去。他刚出去,办公室内就炸开了锅,同事们都围着李复兴说话,各种夸赞的好话都一股脑往外说。李复兴弄到了肉,同为第五科第六股的人,他们也觉得有面子。李文斌风风火火冲进王科长的办公室。“科长,科长!”王科长正在喝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有些不悦,眉头一皱,说道:“进门不会先敲门?出去!重新敲门再进来。”李文斌意识到自己失态,只得走出去关好...

主角:葡萄熟了葡萄熟了   更新:2025-04-11 16: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葡萄熟了葡萄熟了的女频言情小说《葡萄熟了葡萄熟了结局免费阅读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番外》,由网络作家“葡萄熟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咱们收购的时候,也得大方点,不能让人家吃了亏不是?”李复兴尽力争取个高点的价。两百多斤的熊?屋内众人都吃了一惊。断胳膊都是好的了,没死人就偷着乐吧!熊可不单单只有肉,熊皮、熊胆,还有熊掌可都是好东西,因此肯定不能只算肉的钱。“复兴,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去找王科长。”说罢李文斌就快步离开向王科长的办公室走去。他刚出去,办公室内就炸开了锅,同事们都围着李复兴说话,各种夸赞的好话都一股脑往外说。李复兴弄到了肉,同为第五科第六股的人,他们也觉得有面子。李文斌风风火火冲进王科长的办公室。“科长,科长!”王科长正在喝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有些不悦,眉头一皱,说道:“进门不会先敲门?出去!重新敲门再进来。”李文斌意识到自己失态,只得走出去关好...

《葡萄熟了葡萄熟了结局免费阅读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番外》精彩片段


“咱们收购的时候,也得大方点,不能让人家吃了亏不是?”李复兴尽力争取个高点的价。

两百多斤的熊?

屋内众人都吃了一惊。

断胳膊都是好的了,没死人就偷着乐吧!

熊可不单单只有肉,熊皮、熊胆,还有熊掌可都是好东西,因此肯定不能只算肉的钱。

“复兴,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去找王科长。”

说罢李文斌就快步离开向王科长的办公室走去。

他刚出去,办公室内就炸开了锅,同事们都围着李复兴说话,各种夸赞的好话都一股脑往外说。

李复兴弄到了肉,同为第五科第六股的人,他们也觉得有面子。

李文斌风风火火冲进王科长的办公室。

“科长,科长!”

王科长正在喝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有些不悦,眉头一皱,说道:“进门不会先敲门?出去!重新敲门再进来。”

李文斌意识到自己失态,只得走出去关好门,重新敲门。

“进来吧。”

李文斌这才推门进去,说道:“科长,你要野味不要?”

“这不是废话?现在哪个厂不要肉?这回你们股的人又弄到了什么野味?山鸡还是野兔?”王科长扔了根烟给李文斌。

“科长,您这就有些小看我们六股了,这回复兴可是弄出来一头百十斤重的野猪,和一头二百多斤的熊呢!哎,科长您干啥去?”

王科长腾的一声起身,就要往外走。

“废话!去看看野猪和熊啊,你们六股这个李复兴,还真有本事!”王科长说道。

这才入职几天?就给厂里弄到了好几次肉。

野猪,鹿,熊,一次比一次夸张。

他倒成了肉食采购专员!

要是其他股都这么能干,厂里还愁吃不上肉?他这科长不得再进步一下?

李文斌带着王科长回到六股办公室,听里面跟集市一样喧闹,就在门口咳嗽了几声,提醒里面注意一点。

办公室里马上安静下来。

“科长,股长!”众人打招呼。

王科长走进来,笑着对李复兴说道:“好小子!又得给你记一大功,野猪和熊呢?”

“刚才你们李文斌跟我说了,有人为了打熊受伤了,你放心,厂里肯定不会亏待了农民兄弟。”

“科长,我先骑自行车回来的,野猪和熊随后就到。”

众人一听,立马紧张起来。

“复兴,咋这么糊涂呢!一起回来啊!万一路上被人截胡咋办?”李文斌叹了口气。

“应该不会。”

其实李复兴心中暗道:肯定不会。

“这咋不会?你不知道别的厂子看见肉都两眼发光吗?到时人家给的价比你承诺的价高点,咱们厂就拿不到了,你赶紧去看看。”李文斌赶紧说道。

他着急啊!

现在一头猪都能让兄弟厂翻脸。

你这小子心是真宽。

要不说是年轻人呢,社会经验明显不足。

王科长也说道:“对,复兴,以后可不敢再这样了。”

他们随后一块到厂门口等着,没多久赵家庄的人就到了。看见他们身后的牛车拉着东西,上面盖着草席,众人都松了口气。

王科长上前散烟。

“同志,辛苦了。”

李复兴说道:“科长,股长,你们先把熊和野猪处理下吧,我带他们去食堂吃口饭。”

王科长也听见有人的肚子在叫,答应道:“好,去吧,照顾好这几位同志,让他们吃饱。”

说完就安排着下面人把野猪和熊抬进去处理。

李复兴带着赵家庄的人来到食堂,跟工作人员说清楚情况。

工作人员赶紧把刚出锅的馒头拿了出来。


现在,大米在鸽子市和黑市差不多卖三毛一斤。

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会买这种高价粮,毕竟定量粮食不够,也没别的办法。

尽管如此,大米在鸽子市和黑市也是紧俏商品。可以说,但凡是粮食,无论是精粮或者是粗粮,都十分抢手,都是要靠去抢的。

郑家的定量往后会更加不够吃,难不成每次都靠李复兴接济吗?

李复兴从事采购工作,能够获取定量外的粮食,郑家可以通过李复兴的路子购买一些。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维持。

“没错,复兴也不容易。”郑老太太点头附和。

……

李家庄,李复兴的奶奶似乎是听到了消息,拎着篮子匆匆赶回家,篮子里还有几棵野菜。

刚到家门口,便闻到一股浓郁的油渣香味。

这时,村里的孩子把家门口围得严严实实,一个个的都在咽口水。

李复兴端着一大碗油渣走了出来,打算分给大家,便见到奶奶正站在家门口。

“奶奶,你回来啦?我都和您说了,别再挖野菜了。”

孙子的责备,反而让李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行,下次不挖了。”

自家孙子自然说什么都行。看到孙子端一大碗油渣出来分给大家,尽管有点心疼,可也没说什么。

只要孙子开心,别的都无所谓。

屋里,李老爷子扯着嗓子喊道:“老婆子,赶紧回来给咱大孙子包饺子。”

李老太太应了一声,急忙走进屋。

这时,李复兴开始分油渣。

“都站好队,一个一个的来,都乖乖听话。”李复兴说道。

给孩子们一人分了三块油渣,不少孩子吃了一块后,将剩下的两块小心翼翼的留着,打算带回家。拿到油渣的孩子,都十分有礼貌的道谢。

吃完后,开始回味油渣的美味。

油渣又香又酥脆,吃起来满嘴流油,实在是太好吃了。

李复兴看着眼前和自己一般高的年轻人,皱着眉问道:“你多大了?”

居然好意思冒充孩子来领吃的!

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叔,也给我一份吧!我小弟摔到腿了,来不了,我是给他领的。”

李复兴不确定真假,朝旺财看去,他对村里的人不怎么熟悉。

旺财点点头:“大哥,石头确实摔到腿了。”

好吧!

李复兴多给了他三块。

“多谢叔!”

李复兴把油渣分完,就回到了屋里,李老太太递给他一杯糖水。

“复兴,喝糖水。”

旺财他们,是没糖水喝的。

这是自家亲孙子,自然要偏心一些。

“谢谢奶奶!”

李复兴十分享受这种偏爱,一口气都喝了,太甜了。

“热不热?我喊你爷爷来给你扇扇风。”李老太太眉眼含笑地说道。

李复兴哭笑不得。

使唤自己的爷爷,简直就是倒反天罡,急忙声称自己不热。

没过一会儿,堂婶也来了。

“哎呀!复兴咋又买这么多东西回来了。”堂婶一脸欣喜,不管怎样,自家也能跟着沾点光,就家里三个孩子也能吃到些好东西。

李复兴开口道:“堂婶,下次我回来再弄些布回来,你帮我给爷爷奶奶做几身衣服,还有旺财他们几个,也都做一身。”

杨梅惊喜不已,不过嘴上却说道:“还是复兴厉害!给你爷爷他们做就行,旺财他们的衣服都能穿,就不用做了。”

李复兴一脸无奈。

都是补丁,也算能穿?

不过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的风气盛行,孩子的衣服基本上都有补丁,许多还是由大人的衣服改小的。

过年穿新衣,更是一种奢望。

李复兴坚持道:“都做一套吧,这是我作为大哥的心意。我在纺织厂有些人脉,弄些布不是问题!”

李老爷子叮嘱道:“德军家的,就按我大孙子说的做。复兴能搞到布的事,别往外传,免得惹麻烦。”

要是传出去,大伙都来找复兴帮忙,帮不帮啊?

“叔,我懂。”杨梅连忙回应。

随后,里老太太开始教导旺财几个小家伙:“往后,你们得记着你们大哥的好……”

说完,她就带上杨梅到厨房包饺子了。

杨梅看到李复兴带回来的东西后,眼睛都直了,不禁赞叹:

“婶,复兴太厉害了。”

李老太太就爱听别人夸自己的大孙子,笑骂道:“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我家复兴……”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自夸,还不忘拉踩别人抬高自家的孙子,杨梅则时不时的附和着。

没过多久,李复兴的堂叔李德军挑着水也来了,李老爷子都没让他歇会儿,就吩咐道:“今天复兴回来了,你多挑些水,他晚上还能洗个澡。”

“好!”李德军乐呵呵的应下,毫无怨言。

说实在的,他在这儿干的活比给自己亲爸妈干的都勤快。村里的人知道里面的缘由,并没人说三道四。

李复兴心疼道:“爷爷,先让三叔歇会儿吧。”

接着,他转头又对李德军说道:“三叔,一会儿我和你一起去,直接用我的自行车拉水。”

李德军笑着拒绝:“没事,复兴,你就在家里歇着。挑水的地方挺远的,自行车过不去,之前那口井已经干了。”

李老爷子听到孙子的求情,便顺着说道:“你吃完饭再去吧!一会儿你也喝两杯。”

“谢谢叔!”李德军当即喜出望外。

地瓜烧在农村算是稀罕物了。往日里,李老爷子自己时常偷喝两口,基本上不请他喝的。

就是为了能喝两口地瓜烧,多挑些水也值了。

其实,李德军本可以到村里的集体食堂吃饭。不过这儿正包着饺子,自然就不想再去食堂吃又难吃又填不饱的野菜粥了?

包饺子的杨梅,忍不住夸赞起面粉来。

如果不是李复兴在家吃,今天可不会用富强粉包饺子,肯定还会在面粉里掺点别的,不然太不会过日子了。

这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着李复兴,眼神里都充满了羡慕。

自家孩子在李复兴那儿得了好处,说的自然都是夸赞他的话。

……

饺子煮好后,被端上了桌。奶奶还特意炒了些花生米,给李老爷子当下酒菜。

李老爷子把珍藏许久的地瓜烧拿了出来。

“复兴,要喝点儿吗?”

李复兴点头应道:“行,爷爷,我来陪您喝几杯,不过可不能多喝。下回我给您买两瓶好酒,我爸那还留着一瓶茅台呢。”

一说到李复兴的父亲,李老爷子瞬间火冒三丈。

“德民那个没出息的东西,不提他了。”有好酒都不孝敬他这个爹,实在不孝顺,和他大孙子比起来,差远了。

他们老两口含辛茹苦的供他读书,原以为能享享清福。哪曾想,他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到了城里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但养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粮食,总不能喂草吧?

别说猪了,就算是牛羊,都得时不时搭配些别的吃。

村里那几头猪,都瘦的没多少肉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粮食都不够人吃的,还能拿去喂猪?所以只能多喂点猪草,能保证活着就可以。

到时猪不达标,顶多挨顿批评,但人要是不吃粮食,可是要饿死的。

“对啊,复兴,快说说吧,但有一样,不能占耕地。”大队长附和道。

要是不占用耕地就能增加收入,那何乐而不为呢?

“是不占用现在种着粮食的耕地就行吗?”李复兴问道。

老支书思索片刻,似乎没问题,就点了点头。

“那就好说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把山和水利用起来就行了,现在河都干了,不能种点东西?最好是生长周期短的,比如青菜之类的。”

在场众人听闻此言,都是茅塞顿开。

对啊!河都干了!

河床可是非常肥沃的,用来种东西最好了,最要紧的是,河床上面可没有规定,村里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老支书把烟头扔掉:“好!怎么把河床给忘了。”

大队长几人也跃跃欲试,他们村里那片河床面积可是不小!

李志广想的比较全面,提醒道”:“万一来场大雨,河里重新蓄了水……”

李复兴道:“所以我才说要种点生长周期短的东西,能减少损失,其实除了损失些种子,还能损失什么?”

“种子的话,我来想办法。”

好嘛!你这是早就想好了呀,连种子都准备了。

老支书几人更加激动,这一听就靠谱,能干。河床肥沃,都不用施肥,顶多就是损失点种子钱。

至于人力,他们村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复兴,那就麻烦你多弄些种子回来,到时村里把钱给你凑齐。”老支书当机立断,马上拍板。

李复兴道“这没问题,咱们再来说说山。”

大队长接着说道:“山不太行,只要开荒,就属于耕地了。”

再者说了,山上土地贫瘠,没必要浪费力气开荒,有些得不偿失。

老支书瞪了他一眼:“复兴能不知道?你先别说话,不要打断复兴!”

李复兴说道:“我没说要开荒,药材收购价格不便宜吧?在山里随便种点药材,根本不用管,就当野生的,能收多少算多少,不也是一项收入?”

嗯?

众人再次惊喜。

说的对啊!

“药材种子怕是不好弄,而且咱们也不知道那么种能过多少,万一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呢?”有人担忧道。

李复兴道:“哪能一点风险都没有?地里种的麦子,不也有可能绝收?”

可不是么?

这种程度的干旱,要不是李复兴弄出压水井,李家庄的麦子会减产多少,他们也没地。有些旱情比李家庄厉害的地方,绝收的可能绝对不小。

“退一步说,就算不弄药材,咱们可以弄蘑菇,虽然价格不高,但长得快,产量高。”

“到时我直接采购回轧钢厂,对村里、对我、对厂子都好。”

老支书几人互相看了看,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差点忘了李复兴是轧钢厂采购员了,种出来的东西,直接给李复兴,由轧钢厂采购,多省事?

“对!是这么个理,这事咱们得好好寻思寻思。”老支书的脑子飞快运转。

“还寻思啥?直接带人把河床翻一下,我明天把种子带回来,早种早收,村里有钱了,学校那点事也就不足为提了。”

“到时可以弄个学校食堂,上学的孩子都能在里面免费吃饭,我不信还有人不愿意送孩子上学。”


他们采购科,乃至他们轧钢厂,都因此狠狠露了一把脸。

“不管怎么说,你小子的嘉奖都下来了,跟我去科长那去一趟。”李文斌说罢便拉着李复兴往王科长的办公室走去。

王科长的态度比之前更和善了,带着李复兴就去见蔡主任。

“行了,你回去吧。”王科长对李文斌说。

李文斌撇了撇嘴。

现在就过河拆桥了?

真就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啊!

李复兴跟着王科长来到蔡主任办公室,蔡主任还特地给李复兴泡了茶,但不是什么好茶,而是高末,也就是茶叶碎。

在这物资匮乏还限制供应的年代,蔡主任自己都喝不上好茶,也是一样的高末。

李复兴还是之前的话术,说了一遍自己弄压水井的初衷。

“很好!年轻人心思活络,平时就该多琢磨,走吧,跟我去林厂长那,把你的奖励给领了。”

接着蔡主任就对王科长说道:“没你事了,回去吧!”

王科长抿了抿嘴。

这话咋这么耳熟?

李复兴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到了林厂长办公室,林厂长先是照例寒暄了几句,接着肯定了李复兴的工作,还有做出的贡献,最后又鼓励几句,再把李复兴的那些奖励给发了。

包括上面给的三百块奖金,一张荣誉证书,还有他们厂里的奖励:一百块奖金,一个暖水壶,一些票据等。

“感谢厂长,以后我一定继续努力,为咱们轧钢厂争光。”李复兴装作激动道。

林厂长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了蔡主任几句,对李复兴这种年轻人才,要多加照顾之类的。

他可听说有大学教授看中李复兴,邀请他去大学深造。

这要是被挖走了,他们轧钢厂多没面子!

李复兴回到采购五科第六股的办公室后,同事们就都围了上来道喜。

羡慕啊!

才入职半个月,不但提前转正,还提了一级,让他们多少有些无地自容。但也不嫉妒,毕竟李复兴没有走后门托关系,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提前转正是因为采购到好几次肉,他们股里的人也都得了好处。

提一级是因为李复兴弄出压水井,换成他们,就算把脑袋想破了都弄不出来。

“复兴,不请客啊?”有人笑着打趣。

这可是大事,请客吃个饭也是应该的。

再说李复兴从入职以来,还没跟他们一块喝过酒呢!

“行啊,大伙有啥建议没?”李复兴也想跟同事搞好关系,融入环境。

“要不还是去股长那,大家都带点菜过去。”有人提议道。

他们之前也经常这样。

采购的,谁手里还没点东西?聚餐的时候,为了不给个人增加负担,他们都会带东西过去。

李文斌骂道:“你们这帮小子,就惦记着我家那几瓶好酒!”

李复兴笑道:“那就今晚吧?咱们去股长那集合,我带几斤肉去。”

肉?还几斤?

众人一时语塞,你小子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换成他们,肯定不能这么搞,家里还得过日子呢。

李文斌看李复兴没负担的样子,这才点头:“行,那就火锅吧,你们带点白菜蘑菇之类的,今天大伙沾沾复兴的光。”

定好之后,李复兴又要提前回家。

李文斌都懒得问。

他们干采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转,哪有整天待在厂里的?那才是偷懒。越往外面跑,才是工作勤奋的。

李复兴回到四合院,就看见顾成才和庆元在门口等着了。


便只能笑着答应了。

接着那些人也得知了李复兴拿到证书的事,又是一阵吹捧,彻底把李老太太哄到了天上,不再挂念着损失的鸡蛋。

杨梅见状,心中直呼败家,这么多鸡蛋都煮了分了,她都心疼的很。

但又一想到李复兴的本事,也就宽心了,光奖金复兴都拿了四百呢!这些鸡蛋算什么?九牛一毛而已。

她儿子以后要是能这么有出息,她也愿意请全村人吃一次鸡蛋。

鸡蛋煮好后,在场的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包括干活的李志春几人。但却没有一个人吃,都准备带回去给孩子补补。

把人都送走之后,李复兴说道:“奶奶,我带了玉米和腊肉回来,中午炖腊肉。”

“行,那就炖腊肉。”李老太太笑着点头。

“大哥,我也想吃。”旺花眼巴巴的看着李复兴。

“吃啥吃?跟娘回家吃去。”

李复兴捏了捏旺花的脸蛋,对杨梅说:“三婶,中午在这一块吃,把我三叔叫回来。”

“这……”

李老太太说道:“啰嗦个啥,复兴让你们在这吃就在这吃,晚点你去把德军叫回来,食堂那些红薯能比家里的饭好吃?”

杨梅眼眶有些泛红,连声对李复兴和李老太太道谢,想着一定得帮复兴照顾好菲菲。

她也看见了厨房里挂着的腊肉,满满一排。

李复兴忽然说:“对了,旺财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吧?”

没记错的话,旺财今年八岁,上学已经有些晚了。

三婶无奈道:“村里的学校关了,想上学得去石河公社。”

去石河公社得走将近一个小时的路,可不算近。

另外现在这种年月,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情想上学的事?

李家庄以前是有学校的,孩子们可以一直读到四年级,五年级才去石河公社上学,但年前的时候,老师在学校被恶熏,也只能先暂停了。

李复兴没在李家庄上过学,因此不了解情况。

他问道:“老师是咱们村的人么?”

奶奶说:“志广就是村里老师,他家就在那边。”

李老太太说着指了指西边。

她还跟自己孙子说,李家庄小学就只有李志广一个老师,教四个年级的所有课程。

李志广读过高中,在李复兴没回来以前,是李家庄学历排名第二的人。

第一当然是李复兴他爹李志前。

李复兴听着都头疼。

这能忙得过来么?

换成他,能把自己忙晕。

到了中午,李复兴给李志春等盖房子的人做了饭,还盛了一点腊肉,虽然不多,一人分不到几块,但李志春等人仍旧吃的非常满意。

此时李复兴得了证书的事,已经传遍了李家庄,村民们羡慕的同时,也觉得脸上有光。

这可是他们李家庄的人。

李德军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非常满足。

这几天他可没少沾侄子的光,酒肉都有,甚至还有烟,这日子神仙都不换!跟他一起干活的几个人,没有不羡慕的。

刚吃完饭收拾好桌子,老支书等人就来了。

李复兴严重怀疑他是卡点来的。

几人无一例外,都是冲着那张证书来的,想亲眼一看。

李老爷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表演。

这可得好好显摆显摆!最好让这几个人帮着宣传一下,让周边几个村和公社都知道他孙子的大名。

大队长说道:“好样的复兴!不愧是咱们村的骄傲。”

老支书笑着点头,心中也有些激动,这也是他们李家庄的荣誉。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