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村子之前,我爸专程提着礼物去了趟村支书家,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郑重说:
“王老,这段时间家里闹得乱七八糟,连累你跟着操心,我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捐赠协议,三间房都给村里修祠堂。”
“现在只需要稍微改建一下,施工的费用我全包了。”
“村里的学校也旧了,我联系了几个乐善好施的老板朋友,愿意出钱修新学校。”
村支书一听,眼睛瞪圆,拍腿大喜:“奋娃,你说真的?哎呀呀,太好了!”
我爸嘿嘿一笑:“我是从秦家村走出去的,小时候没少受长辈们的照顾。学校下个月就动工,保证说到做到。”
村支书当场吆喝村民开会,把捐房修祠堂和学校的事定下来。
村民怕事情生变,当场用他那大喇叭,给全村人广播了我爸的义举。
我爸在市里挑了两块风水上佳的墓地,挑了个黄道吉日,把爷爷的坟迁了过去。
碑上刻了新字,干干净净。
我们站在坟前,点了三炷香,我爸洒下一杯酒说:“爸,咱爷俩以后能经常喝酒唠嗑了。”
我妈笑道:“就数你爸最矫情。”
我爸搂着我妈肩膀笑:“对,我们家就我最矫情,最没出息,我就安心听老婆的,享女儿福。”
听说村民不再笑话奶奶,还夸她生了个好儿子。
祠堂和学校的动工仪式也热热闹闹开场。
奶奶站在远处看,我问我爸要不要去接奶奶,我爸摇了摇头,说随她去吧。
听说小叔一家在工地上做工,睡在工棚里。
我们站在新学校门口,看着孩子们跑进去,我妈说:“总算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