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船到了漂亮国,换了一个身份后,又飞往了德国。
我重新捡起了大学毕业后就丢弃了的经济专业,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报考雅思,成功通过了慕尼黑商学院的入学考试。
读研期间,被导师推荐给国际著名金融公司完善我的开题理论,最终顺利完成我的开题报告,并成功独立发表了论文。
此后我拒绝了导师继续深研的邀请,转而开始钻研心理学。
导师无奈之下,替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我送到了慕尼黑大学,方便进行心理学的深造。
我学习心理学,或许也是为了弥补我受到的创伤。
但我也没有拒绝导师的好意。
当然我也拒绝不了。
和这个相处了五年的古板又顽固老头相别之后,我又踏上了另一趟陌生的旅途。
或许是手拿推荐信的原因,我的信任导师对我好得过于夸张了一些。
后来相处久了我才了解到,我的第一任导师是他父亲,我拿的推荐信里更是写满了对他还不结婚的谩骂。
在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对此表示了缄默。
可我对心理学似乎总是不得要领,老是依赖于书本上的理论照本宣科,实际却大相径庭。
第二任导师总是引用尼采的话想劝诫我,让我不要过于执着受的伤。
我很好奇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可当他刚要开口,我就让他闭了嘴。
我知道他肯定又要用尼采的话来搪塞我。
我一度怀疑他到底是心理学家,还是哲学家。
虽然我对心理学我终究没能钻研透彻,可在和我第二任导师的相处过程中,也重新变得开朗起来。
现在,我已经找回了曾经的自己,不再执着于过去,开始憧憬每一天新的开始。
我的第二任导师对此很高兴,并表示我已经可以出师了。
我疑惑地看向他。
他毫不客气地说明了原因。
“父亲说,你比他还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刚好你想转学心理学,就让我把你带出来。”
我的表情有些微妙,可他还是看了出来。
“你不会真以为他信里全是在骂我吧?
真的!
我没说谎!”
他急切地想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此刻倒是相信他是心理学家了,我的所有微表情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他忽然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不免带上了伤感。
“你要离开了吗?”
我点了点头。
我离开国家已经八年,今年是第九个年头了。
游子盼归。
虽然我从小就是个孤儿,可我也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这个还给你。”
他递过来一个手机。
是我从国内带来的那个,我故意丢掉它就是为了忘记。
但是现在我很坦然地把它接了过来。
“父亲说了,真正对冷板凳感到亲切的恐怕只有木匠。”
我笑了笑,倒是忘了当时给它丢导师办公室的垃圾桶里了,没想到被导师收起来了。
不过导师恐怕很早就想跟我说这句话,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又怕让我勾起以前的回忆。
重新回到商学院,我去和第一任导师道别。
他见到开朗的我,也是开心地笑了出来,拍得我肩膀差点散架。
知道我要回国的消息,虽然也有不舍,但反手就塞给了我一沓厚厚信封。
我连连拒绝。
他却笑了出来。
直到我看到信封的署名才知道,这些都是德国各大金融公司发来的offer。
因为我留下的信息一直都是这里,而前往慕尼黑大学钻研心理学类似属于私人性质的学习。
所以都被导师帮我接收了。
最后能出现在我手中的,都是经过他筛选了的。
只是当我看见导师脸上标志性的笑容的时候,我就明白他又无偿帮助了我。
而我的感谢也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拥抱,只是我目前能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