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声口诀的响起,院墙之内围观的众人们纷纷感觉自己的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又飘起,来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世界。
那是一个百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
那时的黑岗村还是临时搭建的一片难民村。
“不好了!桥上打起来了!!倭国人来了!!”
“倭国人攻进来了!!”刚满12岁的孟怀国从炮火堆里捡回一条命,拼了全身力气向村子里跑去。
正在村口绘制地图的谭振邦听见他的动静,,“怎么了,小怀国?别慌!”
“不好了谭军长,出大事儿了!”
“城里报童说,今天凌晨派去调查倭寇失踪士兵的协商员已经有去无返了!”
“就在刚刚,倭国士兵扬言要搜寻士兵,杨排长阻拦当场中弹身亡!!”
小怀国哭得一抽一抽,“人们都说,都说,呜呜呜,如果守不住桥,北平就要沦陷了。”
“不许哭。”
听到消息的谭振邦正了正身上的军服,蹲下来摸着他的头,“小小男子汉,要保家卫国,不许哭哭啼啼的!”
“有振邦叔叔在,还有这么多哥哥冲锋陷阵,北平不会沦陷!”
说完,谭振邦骑上一匹快马走到山坡高地前,召集起分散在难民村里的士兵们:
“弟兄们!!”
“今天,倭国人攻进来了,他们要占我们的桥,夺我们的粮!掠我们的山河,欺我们的人民!”
“今天我们要是懦弱无视,那么明天我们的百姓将流离失所,任人欺辱!”
“倭寇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我们的底线,长以此往,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粗犷的声音回荡在静辟的村庄里,几十里外的枪炮声仍依稀可见。
谭振邦骑在马背上,高举配枪高呼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天,就是我们拼了命也要守护住北平!!!”
潜伏在难民村多日已久的士兵们本就对倭国入侵者怀恨在心,此刻保家卫国的决心已经冲出了天际。
整齐划一的怒吼声如雷贯耳,徜徉在山坡与山河之上:
“国将不国!”
“何以为家!”
“国将不国!”
“何以为家!”
......
忽的一道金光闪过,众人灵魂归位,从虚幻景象中退了出来。
“大师,然后呢?”
“然后呢?然后呢?怎么没了?”
楚灵洱强忍住口中即将喷溅而出的鲜血,强行将身体支撑在院墙上,声音虚弱,“抱歉各位。”
“打破天人界限比较耗费灵力,稍等我再尝试一遍。”
正当她准备再次念诀时,一个苍老颤抖的声音打断了她,“不用了,姑娘。”
孟怀国眼含热泪,弓着身子缓缓开口,“后面的故事,就由我来继续向大家讲吧。”
“打那天以后,谭军长就带领骑六师与倭寇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那时我还只是个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知道来敌人了,家就没了。”
“不过令人激动的是,几天以后,前线就传来了好消息。”
老人情绪逐渐激昂,双眼中透露出浓浓自豪感,“谭军长运筹帷幄,兵分两路,夜里出击,打得倭寇一个措手不及!不仅将倭寇击退了七十余里,还彻底摧毁了当时倭寇在灼山山头的据点!”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背景下,我方的装备、资金、兵力都与倭寇相差甚远,谭军长却一次次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绝境之中杀出一条又一条血路!拯救了无数百姓于水火之中。”
“恰逢那时我父母遭遇饥荒,相继去世......”
“变成孤儿的我便搭上了大部队的车投奔于他,在部队后勤做些打探消息、做大锅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