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民安姜元末的其他类型小说《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后续》,由网络作家“风烟流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花南薇将手紧了紧,她若不去,倒麻烦了,做的局失去了意义,她舍得放弃在王爷面前表现的机会?贤妃闻言,念及花南薇在她和末儿在冷宫时付出的巨大功劳,便颔首,“的确,民安啊,你的确不适合出现在灯笼会。花老将军对你本就不满意,当时你窃取南薇功劳之事,花将军是暴怒的。你若出现,再使得花将军和末儿不睦,倒是不值得了。”说着,微微一顿,“这样吧,一会儿子末儿回府,你便说自己身子不舒服,你那个腿受过伤本来就不能走远路,你就在府待着吧。”苏民安对于旁人一次一次提及她窃取花南薇功劳之事,已经渐渐无感,也没有欲望去自证什么,何必为了取得这些人的信任而劳心劳力、遍体鳞伤呢。信任是需要争抢的吗。如果信任,姜元末怎会在得知那所谓的‘真相’后,就将她打入冷院呢。说...
《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后续》精彩片段
花南薇将手紧了紧,她若不去,倒麻烦了,做的局失去了意义,她舍得放弃在王爷面前表现的机会?
贤妃闻言,念及花南薇在她和末儿在冷宫时付出的巨大功劳,便颔首,“的确,民安啊,你的确不适合出现在灯笼会。花老将军对你本就不满意,当时你窃取南薇功劳之事,花将军是暴怒的。你若出现,再使得花将军和末儿不睦,倒是不值得了。”
说着,微微一顿,“这样吧,一会儿子末儿回府,你便说自己身子不舒服,你那个腿受过伤本来就不能走远路,你就在府待着吧。”
苏民安对于旁人一次一次提及她窃取花南薇功劳之事,已经渐渐无感,也没有欲望去自证什么,何必为了取得这些人的信任而劳心劳力、遍体鳞伤呢。
信任是需要争抢的吗。
如果信任,姜元末怎会在得知那所谓的‘真相’后,就将她打入冷院呢。说到底,是不信任,或许,也从不曾真正在乎过罢了。
曾经卑微的她,以为真的可以和矜贵的他举案齐眉,到底是她不切实际的奢望了。
“好。”
苏民安说着,双膝隐隐的牵痛起来。
曾经无论如何不能从他让她为花南薇引开刺客的举动而带来的心伤中走出来,如今不再钻牛角尖,已然自洽,接受了他并不在乎她的事实,且已经拥有了在乎她的人。
来到府门。
下着小雪,贤妃和花南薇以及姜玉及她们的下人在前面立着。
苏民安在不起眼的后面立着,雪从廊底吹了来,将她盘起的发丝微微吹乱。
忽然,马蹄声起。
在低沉的催马声里,一骑汗血快速逼至府门,马背上眉眼如画的姜元末在府门前将缰绳拉住,朝着府门处看过来,疏离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那抹纤秾合度的身影。
贤妃松了口气,“末儿,总算归府了。述职可顺利啊?”
这时,一行被姜元末远远抛在身后的骑兵也赶到了府门,王爷在宫里述职完便往府里赶,他们这些属下都被远远的甩在身后。
姜元末往贤妃身后不远处去看,一眼就看见了苏民安。
在姑苏这一个月,下意识总觉得回京后,她并不会在府等他,如今看见人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隐隐总觉得会有很长的一段岁月看不见她似的。
仿佛,有种他一人在旧居独居数年,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将她找寻的错觉。
苏民安察觉到姜元末的视线,她始终低着下颌,没有迎视他关切且炽热的视线,遗忘的记忆里,他竟也对她有过这样深爱着的目光么。
姜元末从马背翻下,将马鞭随手递给随侍秦矜,往着府门处步去,回答着贤妃,“顺利,父皇问了问运粮是否到位,了解一下百姓现状,说儿子办的好。”
贤妃听见今上夸奖儿子,便心中欢喜,“如何回府不乘马车,下雪天,骑马多冷呢。”
“骑马快些。”姜元末并未细说因由。
花南薇嘴角几不可闻的牵了牵,这样急着回府么,过去几年不是忙到恨不得住在书房里,素来寡淡克制的性子,今日这样显得不庄重了吧。
姜玉心里怒不可遏,急着回家见苏民安那个小狐狸精呢。
姜元末走至女眷附近。
花南薇施施然对姜元末行礼道:“王爷,恭贺您顺利抵京,也恭喜您得今上赞赏。”
姜元末睇了眼被花南薇搀着的贤妃,又睇了眼被远远落在后面的苏民安,喉间轻轻冷哼一声,拂了拂衣袖,“你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
花南薇意识到姜元末话里意思是说她缠着他要挽回曾经的情谊,怪她又来府上纠缠,便委屈的别开了面颊。
贤妃很快反应过来,姜元末是不悦她由花南薇搀扶,像是母女般亲近,而苏民安被孤零零丢在后面无人问津了,便笑着道:
“是本宫近来身子不适,南薇这孩子每日来照料本宫,民安的腿不好,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也顾不得本宫了,还不是看你不在府,民安又不方便,姜玉又外嫁不得终日家里跑。你看,南薇为了照顾本宫,她都生病了,小脸惨白的。”
闻言,姜元末便朝着花南薇苍白无血色的脸庞去打量,看见她发髻上插着一柄木头钗,便深深的端详了片刻,眼睛里对看到的事物颇有些不可置信,许久,缓缓道:
“既然如此,便多谢花小姐照看本王的母亲了。府里丫鬟多,以后这种事不劳花小姐费心了。”
姜玉生气起来,嫂子怀着孕生着病绣了一个月灯笼,还要照顾母亲,兄长居然不领情,但碍于贤妃,姜玉到底不敢在姜元末面前太为难苏民安,“哥,你也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
苏民安抬眼恰看见姜元末落在花南薇面颊上的目光,以及花南薇发髻上的木头钗,心里猛地刺了一下,随即别开了眼睛。
不再去看那木头钗,也不去触碰曾经的记忆。
姜元末睇了眼姜玉,倒没理妹妹的质问,而是步至苏民安的身边,用手轻轻抚去她发丝的落雪,随即将她被冻的发红的双手拿起来,轻轻的搓着取暖,低声道:“这一个月腿疼的厉害?”
姜玉怄的要死,刚说他不懂得怜香惜玉,兄长就去苏民安身边嘘寒问暖起来,还在嫂子面前握着苏民安的手搓个不住,她真的看不下去。
兄长未免太不辨是非了,对于一个欺骗他感情的女人这样牵扯不清。活该被骗到裤衩都不剩下。
苏民安被冻的麻木的手被姜元末温热而因为习武而粗粝的手握住,一下一下的搓着,渐渐的有了知觉,她点了下头,“这个月天冷,腿疼的毛病犯了,有些起不来身来。”
“太医可有给你用着药?”姜元末问。
苏民安忙说,“院判有日日来问药,只是民安的腿是陈年旧疾,药物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根除旧疾。”
姜元末倒不记得在冷宫她双膝受过伤,虽她和欺负他的冷宫宫人打过架,拿着铁锹和人拼命过,可他不记得她双膝有被切断过,到底这毒扰乱着他的记忆。
如何伤的?
伤她的人,处置了?
姜元末低声问,“很严重?”
苏民安深吸口气,“不碍事了。”
姜元末的视线在五颜六色的纸鹤上扫过,“白天忙一天?”
耳边,姜元末的嗓音很有些疲惫,抬起眼眸打量他清俊的容颜,下颌上有明显的青茬,显然这半月忙到没有时间打理胡须。
苏民安已经可以平静的直视他的疲惫,而不会贡献上自己的关心,前夫的疲惫又和她有什么关系,“是的,妾身叠了一百只纸鹤,从早上叠到了傍晚。”
如果他今日不回来,她就可以将这些纸鹤拿去给苒儿,也可以得到正林的夸奖,以及被正林温柔的握住她的手,帮她揉着因为太努力叠纸鹤而酸痛的手,一家三口,天伦之乐。
可他回来了,她的计划被打断,她的苒儿今天便拿不到纸鹤了,正林也将替她操心,担心她的安危。
“手酸吗?”姜元末将苏民安的手握起,轻轻的揉着。
苏民安忍着内心的不适感,曾经会因他的关心和碰触而雀跃到小鹿乱撞,红透了耳尖,而今只能因着自己有把柄在贤妃娘娘手中,而忍耐着不将手抽回来,“不酸的。谢谢王爷关心。”
姜元末将手递向苏民安叠的那一百只纸鹤,若有所思的抚摸着每一只可爱的纸鹤,随后将揽在她腰间的手紧了紧,把苏民安带进了他的怀里,“给本王叠的?”
不是的,是给那个你叫我打掉的孩子叠的。
苏民安缓缓的抬起眸子,湿漉漉的眼眸里有着天生的柔和,温声道:“是的,这些纸鹤是给王爷叠的,妾身听贤妃娘娘说,王爷这半月在处理民闹,因着暴民宣扬邪教之事在镇压,妾身希望借这些纸鹤,为王爷祈福,也祈祷民闹之事早些平息。”
只有,找机会再给苒儿叠纸鹤了。
姜元末听后,眼底有不少动容之色,“从京郊忙完就来你这里了,身上可方便?本王去洗洗?”
苏民安感受到他气息的滚烫,以及禁锢在她腰肢的手收紧了不少,她也不是不了解他,他有生理需求需要解决,而他此刻认为她是他唯一的女人,便说,“妾身来了月信。”
“嗯。第几天了?”姜元末没有勉强,只是问了问。
第四天了,快结束了。
苏民安温顺的说,“第一天。”
姜元末细细端详了片刻苏民安的神情,兴趣被她月信第一天浇灭了,“纸鹤挂起来吧。”
苏民安长长的吐口气,逃过一劫,“挂哪?”
“挂本王床头。睁眼就能看见。”姜元末说着,便解开衣服扣子,去了浴间沐浴。
苏民安拎起那一串五颜六色的纸鹤,心不甘情不愿的挂在了摄政王爷的床头,为这位对她始乱终弃的前夫付出,真的觉得亏的厉害,挂好,惋惜的摸着那些纸鹤,白瞎了一天的功夫。
如果挂在他睁眼就能看见的地方,他知晓个数,她倒也不好拿一些给苒儿了。
“姜玉来府看母妃,晚上咱们一起去吃个晚饭。”
姜元末边用洁白的浴巾擦拭着发丝,以及胸膛、腰肢的有致肌理上的水珠,出了浴间便看见苏民安正在细心的将纸鹤挂在他的床头,用手在调整着位置,应该是为了方便他睁眼就看见,她总是对他这样无微不至,极为贤惠。
闻声,苏民安将手从纸鹤挪开,回头看见这位前夫他竟一丝不挂的随手将浴巾搭在椅子上,而后走到衣柜边问,“那件玉白色袍子在哪里?”
她哪里知道。
四年没回来了。
总不能还在她曾经叠着放的:“王爷看看左边第三格里有没有。”
苏民安不去看姜元末,他失忆了,她没有,分开这样多年,还这样自然而然的对她坦诚相待,让她很别扭,曾经令她羞涩的他的身体,如今变得不再可以牵动心弦。
姜元末将手探进左首第三格里,找到了那套玉白色袍子穿在了身上。
苏民安因着窗子吹进的冷风而咳嗽了一下,不去好奇为何这旧居保留着旧日模样,干净的如有人日日打扫着。
“风寒还没好?”姜元末走了来。
苏民安睇了他一眼,他素来忙于政事,花在她身上的心思并不多,她习惯了生病伤寒自己拿药自己痊愈,时常他在外地时她生病了,他回来后,她病已经痊愈,曾希冀着他的关心,现在他是否关心,是否知道她生病,都不再重要,
“用了好些药,快好了。才院判送了中药汤来,我正说泡脚呢。姜玉来,我就不过去了,她怀着孕,我不好把风寒过给她。”
苏民安避免着见到姜玉,那个曾经亲切的叫她大嫂,后来叫她贱人的女孩子,那个曾经闯了祸烧毁太后狐裘,她熬夜三天缝补狐裘帮她蒙混过关的女孩子,往日情谊,都过去了。
“那你泡了脚,我们一起去。”姜元末说着,在苏民安身边坐了下来,看见她饮过的,剩下的半盏茶水,端起来饮尽。
苏民安仍没有问一句,忙碌到一天没喝水么,吝啬付出自己的关心,她的关心是留给沈正林和沈苒的。
姜元末将茶盏放下,脑海里过着今日几个百姓向他陈述的因为暴动而造成的伤亡之事,见苏民安没有脱鞋脱罗袜,便问:“怎么不泡脚?”
苏民安仍没有动。
“本王帮你。”姜元末低笑着,蹲下身来,用修长的手擒起苏民安两只脚腕,为她除去绣鞋和罗袜,露出了晶莹嫩白的双足,眸色不由深了深。
苏民安不愿意和他有任何肌肤之亲,将双足向后撤了撤,“王爷,妾身脚脏。莫脏了您手。妾身自己来吧。”
脚背上一热,姜元末将唇瓣在那细嫩的肌肤印了一下,抬头凝着她,“你哪里不是本王的,还有哪里脏?”
“我要先去看一看我丈夫和儿子。”苏民安平静道,“王爷已经睡着了,我觉得我非妻非妾,没有必要坐在床边守夜。他醒来时,我在就是了。”
贤妃虽不能认同苏民安的说法,她是希望苏民安寸步不离去守夜,确保末儿无碍,但毕竟心善,便退一步道:“罢了,你就先去看看沈正林和沈苒吧,最多半个时辰,就得回来守着,不可有分毫差池。你也想早日一家团圆,对不对。而本宫也不想有伤亡出现......”
怎会听不出贤妃娘娘话语中的威胁呢,但面对摄政王爷的母亲,她这样的市井小民,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将手攥了又攥,“好。就半个时辰。”
贤妃娘娘摆摆手,示意宫人嬷嬷,“康姑姑,你带民安去亭心阁见人。莫要惊动了摄政王爷。他此时正宠幸民安,知道她外面有人,只怕不能善罢甘休,身体再有个好歹。”
“是,娘娘。湖心阁在您寝居后花园,不会叫王爷看出端倪。”康姑姑应了一声,便带领着苏民安往外走。
天气寒冷,双膝旧疾不能快速走路,可被急切的见到沈正林和沈苒的心情驱使着,哪怕疼痛逐渐钻心了起来,额心渗出了一层细汗,苏民安亦努力的跟上康姑姑的脚步。
亭心阁就在王府内,颇为偏远的湖心,只能靠船舶来往岸边和阁楼。
苏民安立在船上看着那囚禁着正林和苒儿的阁楼。
悉心照料她旧疾的正林,那么多个日夜陪她走出心伤的正林,还有那个她拼了性命生下来的男孩儿,那个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的男孩儿,就要重逢见面了。
从扬州到京城快马要半个月,正林和苒儿前脚被押走,她后脚妥协来京,已经有半个月不见了。
到岸,被康姑姑领到一处寝居前。
门关着。
康姑姑指了指门,“人就在屋里,刚送来晚饭,许是正吃着饭呢。安主儿进去吧,老奴在外等着您。”
康姑姑没有提这父子二人半个月没有胃口,每日送来的饭菜,多半是剩下了的事情,毕竟看押的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是爷曾经打发出去的一名妾室的家眷而已,吃不吃的又有什么关系。
苏民安颔首,“有劳康姑姑。”
苏民安颤抖着手,敲门前先听了听门内动静,生怕听见儿子的哭泣声,倒是静悄悄的,她到底抬手敲了敲门。
“谁?”
很快,门内响起一道熟悉而温煦的嗓音,是正林那温和的声线,在她无数个绝望无助的时候,都是这嗓音在耐心的安慰和开导着她。
“正林,是我,”苏民安说。
屋内。
沈正林望了望正趴在桌上闹情绪要找娘亲,不肯吃饭的沈苒,他摆摆手,低声说:“阿娘来了。好好吃饭,不要让阿娘担心。”
不到四岁的沈苒,听见阿娘的声音,眼眶红红的,鼻子酸了酸,随即坐直小身板,不太熟练的用着筷子,夹了一口青菜送到嘴里,咀嚼着,眼睛凝着门的方向,不错过阿娘的身影。
每次他吃青菜,阿娘都笑的好美好甜。他在这个孤零零的水岛被关了好几天了,侍卫哥哥不准他出门玩,他好害怕,也好想娘亲哦。
沈正林将门打开,看了眼苏民安的领口,心中猛地剜绞,没有询问什么,只温声道:“路上带药没有?腿疼么?”
“不疼。带药了的。”苏民安没有提起赶路急没有带药,也没有提腿疼的事情,以免正林操心,她急忙忙往沈苒看过去,见小家伙又夹一口青菜正往嘴里填,她眼泪一下盈满眼睛,故作坚强的小男孩真的让阿娘揪心,“苒儿,你在吃青菜啊。长大了呢。”
“阿娘放心,我和阿爹每天都有好吃好玩的,这里的湖边有好多水鸟,我和阿爹天天抓水鸟,别提多开心了。”
沈苒记得,阿爹说如果告诉阿娘他们每天被很多拿兵器的人看管,阿娘会担心,他不要阿娘担心,他要阿娘放心。沈苒从窗子可以看见水鸟的,假装自己出去看过,阿娘又不知道他不能出门。
苏民安摸着沈苒的发髻,儿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这可怜的孩子,若不是正林,这孩子就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将被世人指指点点说私生子。
“阿娘争取每天都来陪你看水鸟,”苏民安递给沈苒一支小碳棒,“苒儿每天在墙上画一笔,画够九十笔,阿娘就带苒儿回扬州,回我们的家,好不好?”
沈苒将筷子放下,将碳棒接过来,听闻九十天就可以回家,沈苒满心期待,“阿娘,请我们来做客的是什么人呀?他的家宅好大好大,有好多厉害的侍卫哥哥,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请我们来做客的是你的奶奶,而这大宅的男主人是你的生身父亲,只是他并不肯认你罢了。
十年同生共死,怀孕的她以为会以妾之名带着孩子在后宅终老,可当她打算将怀孕的消息告诉姜元末时,他却和昔日旧爱花南薇重修旧好,订婚了。
她陪他出生入死,瞒着他拼了性命钻进只能容下她的泔水车里出冷宫送情报给他母族,请援兵给皇帝施压助他走出困境。
那十年她究竟是什么。
是了,于他,她只是图他的钱财名利破坏他和花南薇姻缘的恶毒小人。
那日下着瓢泼大雨,她淋着雨要见姜元末,可守卫森严,看守说姜元末交代不准她入内,她请沈正林传话给姜元末传她有孕的消息,希望他不要订婚,不要背弃他们曾经的诺言。
却得到姜元末让沈正林回传的冷冰冰的三个字:
打掉吧。
本已裂痕满满的感情,如一面不堪一击的琉璃镜子,掉落在地,四分五裂。
苏民安不信他这样狠,又让沈正林带话说,若打掉孩子,便请王爷赐休书一封,放妾自由。
正林几乎不忍转述姜元末的话语:
把她送你了,沈正林,把这没眼色的女人从本王订婚宴上带走。
好。
那么做个有眼色的女人吧。
此生,别过,曾经的挚爱的人。
苏民安毅然离开王府,独自怀孕产子,是沈正林朝夕相伴,以夫妻名义宣称,免她被世人嘲笑和奚落。
苏民安想起曾经那个千疮百孔的自己,嘴角只是牵出一抹很淡的笑,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她现在可以直面那疼痛的过去,并且不会再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了。
甚至,连恨,也提不起兴趣来。
“是好人,这位家宅好大好大的男主人是咱们大周的摄政王爷,他前二年带兵平复了陕西的战乱,救了几十城池的百姓。是人人称赞的大英雄。”
苏民安平和的和沈苒说,她的儿子要心中充满爱,她不希望由自己给孩子灌输任何恨念和怨念,她的苒儿要平安快乐的长大,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勇敢的孩子。
“阿娘,我有机会见一见这位大英雄吗?”沈苒小小的内心对救国救民的英雄有着仰慕和憧憬,“苒儿长大也希望成为大英雄的。”
时隔三年,苏民安又踏入了昔日软禁皇次子的冷宫院子,去见她的前夫。
那位皇次子,如今是朝廷位高权重的摄政王爷,姜元末。
苏民安这几年定居在扬州,习惯了湿润的天气。
回来京城后,竟很有些不适应这里的干燥,呼吸间那种鼻腔里酸涩的委屈感伴随着双膝的旧疾,隐隐的牵痛了起来。
三年了,旧疾还会作痛,但是到底淡多了,起码不再因为这痛感而流眼泪了。
好在都已经过去了,回京也只逗留三个月而已。
她的那位前夫,近日被政敌暗算中毒了,记忆乱掉,对她的记忆停留在他最爱她的那十年。
他不记得他们已分开数年,各有生活。中毒醒来发现苏民安不见了,素来清冷内敛的他竟发起脾气来,无论如何不肯用药解毒。
姜元末的母亲、苏民安的昔日婆母——贤妃娘娘,为了把苏民安“请”回京城,采用了非常手段。
她的丈夫沈正林和儿子沈苒,早些日子,已被贤妃押解入京,关押看管了。
夫、儿的生死,取决于苏民安的表现是否令贤妃满意。
她苏民安,大抵是由骨子里便是不被贤妃满意的,可此次事关夫、儿性命,她使尽浑身解数,也会取悦她老人家,熬过这三个月的。
这还是苒儿离京后第一次返回京城,苒儿没有离开过她,正林带她们母子离开京城时苒儿才只有十个月大,还不会走路呢,正值腊月,天寒,苒儿一定会哭到鼻涕冒泡的想娘亲了。
“这几日,你去了哪里?为何不留书便离京?”
苏民安掀起裙摆,迈入了她和前夫生活了十年的卧寝,门口她种的那盆冬青树,倒是比三年前粗壮了不少。
原以为此生都不会再听见这道清冷而克制的嗓音,却是在三年后又听见了,心口有种被小刀切开放血的感觉。
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听到过他不带偏见和嘲讽的语气。
苏民安循着声音看过去,姜元末身穿蟒袍,像那十年习惯的那样靠在窗棂上,生气时薄唇抿作一条线,眉宇间有着令人畏惧的执色。
出色的五官,颀长的身材,天生的尊贵。
“妾身去了扬州。”苏民安说。
“扬州?”姜元末缓缓朝她步来,捏起她的下颌,在她下颌落下微凉的触感,他凝视着苏民安的眼眸,如在研读她话中虚实,“怎么突然去了扬州?”
因为被你送人了,被你送给了老家在扬州的属下做妻子。
苏民安只是想了想这个明显的事实,却没有说出口来。
事关沈正林和沈苒的安危,贤妃娘娘手里握着她的丈夫和儿子,她不能任性的乱说话。
由于她双腿的旧疾,加之沈苒的出生,她和沈正林的婚礼一再延误,原打算近日举行拜堂典礼,不曾想又突生变动进京了。
三个月,她一定会带正林和苒儿平安的回扬州,完成那个不断被延误的婚礼,不再只是摄政王口头钦点的夫妻,而是她心甘情愿的成为沈夫人。
“和你一起在冷宫被关了十年,属实闷得慌,你终日忙,我自己去玩了几日。”苏民安说谎已不再如往日眼睛闪躲。
“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你?”姜元末低手环住苏民安的腰肢,“以为你逃婚了呢。”
苏民安被有力的手臂拥在怀里,鼻息间有着她熟悉又觉得陌生的气息。
那十年,他同贤妃被政敌陷害私藏龙袍祸乱宫闱,谋逆之大罪,龙怒之下,遍体鳞伤被打入冷宫,他一夕之间一无所有,跌入谷底,她自幼是他母亲的丫鬟,所有人都离他而去,只有她跟着他下了冷宫,与他相依为命。
没有逃婚。
她并没有逃婚。
而是,在冷宫他承诺的出冷宫后十里红妆聘她过门,自此是夫妻之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后来他却娶了旁人,给了她一个妾房的身份留在身边,后来那位正宫女主子看她不顺眼,他便将她索性送人了图个清净。
“没有逃婚,我服侍你十年,给你偷药材养伤,为你和宫人打架,帮你卖命送情报,哪里能叫别人讨了现成的便宜?”苏民安将头歪了一些,坦然道:“我可是未来的摄政王妃呢。”
姜元末闻言,细细端详她许久,她素来温婉,可这时瞧去又似在隐忍着什么,是在委屈么?
谁让她受了委屈?
他隐隐有不少揪心之感。
这十年习惯了每天相见,几日不见她,他便如疯了一样,从不知道自己会因为思念一名女人而烦躁到无法忍耐,仿佛克制隐忍了多年那样,思之如狂。
“不会有别人。”他伸出干净修长的手指,用拇指摩挲过她的眉峰,仔细的抚过鼻尖,到唇瓣,微眯着眼眸道:“我只要你。”
苏民安垂下眼睛,嘴唇很有些作颤,曾经那个自己心中疼的不能呼吸。
只要她。
是么。
可记忆里,她淋雪带着襁褓中的苒儿离京那天,他和那女人的婚礼可是办的轰轰烈烈,普天同庆。
“苏民安,我们在一起,成为我的女人。”姜元末说,“你现在就是我的王妃。”
姜元末低沉的话语伴随着细细密密,轻柔而珍惜的吻落了下来,在她的长睫,在她的唇角,以及他素来留恋的她的锁骨。
苏民安温顺的承欢。
结束后,衣衫散落在床畔。
姜元末将她的细腰紧紧环住。
渐渐平复的呼吸里,他深邃的眸子显而易见的冷了下去。
因为,她的反应并不青涩,好似希望这一切快些结束。
“你去扬州究竟见了谁?”姜元末披衣起身,坐在榻边,眼睛泛红地凝着苏民安,“你的落红呢,苏民安?那个男人是谁!”
苏民安对于他的愤怒,既觉得意外又觉得预料之内,他对她占有欲最强时,也是那十年吧,那时他只有她,他是舍不得将她送人的,更别提,她被别的男人染指。
“说出他的名字,苏民安。”姜元末将手攥紧,“否则,本王亲自去扬州擒了他来,他的死相就没那么好看了。”
苏民安张了张唇,竟许久说不出话来,她认为,姜元末没有资格见到沈苒。
她产子后在京城逗留了十个月,姜元末没有来看过苒儿一次,明明他知道她生下了他的儿子。明明正林瞒着她多次去请姜元末来看孩子一眼。
可那位生父忙着筹备和花南薇的婚礼,直到她离京,他也没有来看一眼。
对孩子说,那位大英雄并不想看见他,是委实太残忍了。
沈正林哄着沈苒说,“会有机会的。苒儿这么可爱,那位大英雄一定会喜欢苒儿的。”
“太好了。”沈苒说。
半个时辰过的很快。
“安主儿,该回了。您回晚了,老奴不好交差。您心善,体谅体谅这把老骨头。”康姑姑说。
沈正林起身,“民安,回去吧。天冷,不用每日受寒过来。你的腿,不能过分劳碌。苒儿我会照顾好,放心吧。”
明明他自己已经消瘦极了,却将她的健康放在首位。苏民安心中暖了又暖,值得的人,总是令人这样心安。
“阿娘放心,阿娘不来,苒儿也会认真吃青菜。”沈苒捏紧那根木炭,伸手在墙上画了一竖。
苏民安缓缓的立起身来,随着沈正林走到门处,并肩走着,他明明看见了她衣领下的景象,却没有任何质问,苏民安率先主动开口,颤声道:“如果你觉得我脏...”
“是我没有用,民安。我已经心疼到无法问出口来。如果我更有用一些,你不需要重新回到这处伤心地,面对那个伤害过你的人。”沈正林深深凝视苏民安,“我怕三个月后,回去的扬州的只有我一人。”
“成亲吧。”苏民安郑重的凝着沈正林,“回扬州后,我们成亲吧。”
“好。娶你。”沈正林说,“咱一家三口,一起回家。”
***
回京后的寒冬天气,到底使苏民安病倒了,这场风寒持续了十几日。
姜元末这个人还和过往一样,外头政务事忙不常在府,近日京郊出了一场民闹,官民打了起来,他亲自去镇压,半个月没有进府两次,解毒药物,她有帮他装进衣襟内带去服用。
苏民安用和苒儿一样的碳棒在墙壁上画着竖道,十几竖,距离离京返乡的日子近了不少。
苏民安便每日傍晚去湖心阁和沈正林及沈苒短暂见面,顺利的度过了半个月。
咳嗽渐渐轻了,昨日沈苒说想要好多好多娘亲叠的纸鹤,可以挂在床头,想娘亲了,就看看娘亲叠的纸鹤,就像娘亲就在他身边那样。
正叠着纸鹤,花南薇主仆进得室来,用手帕掩住口鼻。
她的奴婢小声嘀咕,“一股子味道。到底出生低下不登大雅之堂。”
苏民安咬咬牙,本着礼貌和尊卑之别,准备起身迎接。
“妹妹腿疼就不必起身了。坐着吧。”花南薇步至近处,随手拿起一只苏民安叠的纸鹤看了起来。
“不知王妃娘娘有何吩咐。”苏民安问。
“京郊暴动逐步平息,摄政王爷不日便会归府了。我来,是想提醒你一下。”花南薇捏着纸鹤,抬到苏民安眼前,“这种勾引人的小把戏你就不需要用了。王爷只是暂时不记得你的为人而已。你不过是爷捡回来的一个孤儿而已。”
“纸鹤不是叠给王爷的。”苏民安陈述,“给小孩子叠的。”
“你是一个有眼色的人。而我也不是一个会一直被你欺负的好性子,曾经你插足我和王爷之间十数年,我就不和你追究了。”花南薇说着将纸鹤重重掷落在桌面,“如果你贼心不死,打算借此次王爷中毒的契机复宠,我对你绝不姑息。”
苏民安沉声说,“民安不敢插足娘娘和王爷之间了。”
确实不敢了。
疼怕了。
花南薇见苏民安还算老实,而这纸鹤也不是为了拢获摄政王爷的宠爱而叠,便没有多言,须臾便离去了。
苏民安情绪并无太大波澜,只是继续叠着纸鹤,花南薇紧张在乎的男人,她并不在乎了。
“安主儿,您被她委屈冤枉这样多年,一句也不辩驳么。”丫鬟小五端了泡脚的中药汤,进得室来。
“没什么好说的。何必浪费口舌。”苏民安抿唇笑了笑,她又不打算在这里久待,摄政王府的人如何看她,有什么关系。
小五将中药汤放在地上,“安主儿,叠纸鹤叠了一天,起码叠了一百只纸鹤了,休息一下吧。今日的中药汤给您端来了。泡泡脚,驱驱寒,这风寒就好了。”
每日都有太医院的人来送药,各种汤药,以及泡脚驱寒的药汤。
虽太医院的人没有明说,但苏民安可以猜出,多半是贤妃娘娘叫太医院送的药,只怕是担心她将风寒传染给她的宝贝儿子。
院外一阵马厮声,行到近处,姜元末长腿翻下马来,随手将马鞭抛给身后的随侍秦矜,“牵去马厩。”
秦矜说,“爷是否先喝杯热茶,今日您亲自接见几位民闹家属,从早上到现在没有喝口水呢。”
“不急饮茶。”姜元末随口应了句,便朝着卧寝走去。
太医院的院判正给苏民安送完中药汤准备离去,见了秦矜便说:“秦小爷,回您的话,摄政王爷交代老夫给安主儿送的驱寒的药每日都有送到。王爷政务忙,安主儿的身子交给老夫照料是了。”
秦矜说,“有劳张院判,我会转告爷您的尽职尽责。”
姜元末将蟒靴快速催至卧寝,下意识里,好似有无数次这样急匆匆掀开冷宫旧居的门帘,看到满室空空。
姜元末将修长的手指顿在门帘边沿,捏住,缓缓掀开,桌上散着五颜六色的纸鹤,用彩线串了起来,女子的发丝温婉的随手拢在脑后,她正用手指将耳边发丝挂在耳后,无意间的温柔,使人心漏了一拍。
“参见王爷。”小五对姜元末行礼,而后退去屏风后待命。
闻声,苏民安眼神猛地一凝,姜元末回来了,原希冀着就这样他终日忙碌,她可以在内宅静静的度过三个月,随即悄无声息的离开的。
这才发现,她没有像从前那样因为姜元末是否会回家,在外是否按时茶饭而牵肠挂肚,隐隐的竟期待他不要回来,他不回来,自己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见沈正林和沈苒。
他不回来,她就不必忍着不适感服侍分开好几年的前夫。
“民安给王爷请安。”苏民安立起身,因为长时间的坐着,膝盖旧疾有些僵直,立起时身子有些不稳,她用手扶住桌角,才堪堪稳住。
腰间一紧,被靠近过来的姜元末在腰后托了一下,“腿疼?”
苏民安说,“老毛病了。”
自姜元末用苏民安为花南薇引开刺客,导致双膝被刺客斩了一剑后,就落下了腿疼的旧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