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八都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朝穿越喜相迎全文

一朝穿越喜相迎全文

月下竹柏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听到周氏着急的喊着萧芸,萧芸和李喜儿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笑,俩人这才牵着手往前院走去。等全部东西都洗刷干净后,天已经几近擦黑了,下午待客的菜品,女人那一桌几乎是全部吃完了,剩下的早就让萧芸倒在一起喂给黑子吃了。男人那两桌因为大家都在喝酒,所以还剩下不少的菜,赵家一家子自然是吃不完这么多的菜的,这种菜又放不住。萧芸就给娘家打包了小半的菜,交给周氏和萧红俩人,让她俩带回去吃,又打包了点菜给李喜儿拿上了。李喜儿她娘在家里坐着月子呢,没法来,家里因为还欠着银钱,过年都没吃到什么好吃的。芸姐拿了这么多好菜给她带着走,这可给小哭包感动坏了,又要掉眼泪。萧芸恨铁不成钢的对李喜儿说道:“你哭,你要是敢哭,我就不给你拿菜了。”听到萧芸说这话,李喜儿要...

主角:萧芸萧红   更新:2025-03-25 19: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芸萧红的其他类型小说《一朝穿越喜相迎全文》,由网络作家“月下竹柏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到周氏着急的喊着萧芸,萧芸和李喜儿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笑,俩人这才牵着手往前院走去。等全部东西都洗刷干净后,天已经几近擦黑了,下午待客的菜品,女人那一桌几乎是全部吃完了,剩下的早就让萧芸倒在一起喂给黑子吃了。男人那两桌因为大家都在喝酒,所以还剩下不少的菜,赵家一家子自然是吃不完这么多的菜的,这种菜又放不住。萧芸就给娘家打包了小半的菜,交给周氏和萧红俩人,让她俩带回去吃,又打包了点菜给李喜儿拿上了。李喜儿她娘在家里坐着月子呢,没法来,家里因为还欠着银钱,过年都没吃到什么好吃的。芸姐拿了这么多好菜给她带着走,这可给小哭包感动坏了,又要掉眼泪。萧芸恨铁不成钢的对李喜儿说道:“你哭,你要是敢哭,我就不给你拿菜了。”听到萧芸说这话,李喜儿要...

《一朝穿越喜相迎全文》精彩片段


听到周氏着急的喊着萧芸,萧芸和李喜儿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笑,俩人这才牵着手往前院走去。

等全部东西都洗刷干净后,天已经几近擦黑了,下午待客的菜品,女人那一桌几乎是全部吃完了,剩下的早就让萧芸倒在一起喂给黑子吃了。

男人那两桌因为大家都在喝酒,所以还剩下不少的菜,赵家一家子自然是吃不完这么多的菜的,这种菜又放不住。

萧芸就给娘家打包了小半的菜,交给周氏和萧红俩人,让她俩带回去吃,又打包了点菜给李喜儿拿上了。

李喜儿她娘在家里坐着月子呢,没法来,家里因为还欠着银钱,过年都没吃到什么好吃的。

芸姐拿了这么多好菜给她带着走,这可给小哭包感动坏了,又要掉眼泪。

萧芸恨铁不成钢的对李喜儿说道:“你哭,你要是敢哭,我就不给你拿菜了。”

听到萧芸说这话,李喜儿要哭不哭的笑了出来。

屋子里的家具还没收拾了,萧芸就不留她们了,李喜儿和周氏还有萧芸结伴回凌河村去了。

赵毅安正在房子里收拾那些搬过来的桌椅箱柜呢,萧芸赶忙过去帮忙了。

正朝着南面的是三间正房,赵父还是单独住在了东屋,萧芸和赵毅安则是住在了西屋,剩下一间萧芸把它当成了正厅,屋子里烧炕的灶坑被萧芸改成了在外面烧火了,不是在屋子里面,也就不会烟熏火燎的,正厅还挺宽大的。

萧芸把黑子的狗窝放在正厅的角落处,黑子可是个大功臣,要有个好一点住处。

坐东朝西的三间房,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还有一间只有三面墙的柴房,靠柴房南边的那道墙就是院墙了。

坐西朝东的两间房则是两间厢房,西边的厢房靠南边则是一个地窖和一口井。

后院就简单多了,在西北角处的是个厕所,厕所出来就是一片菜园子,至于猪圈,鸡窝和兔子窝都在东面。

前院和后院都很大,房间也都不小,看起来又宽敞又干净。

瞧见小雪松坐在萧芸刚刚收拾好的炕上玩耍,时不时的还冲着两人傻乐,赵毅安红着脸对萧芸说道:“媳妇,你有没有觉得小雪松好像长大了,是不是应该一个人睡了啊?”

萧芸则是有些好笑的看着他,说道:“要是雪松不哭,自然是可以自己一个人睡的。”

她岂会不知道自家相公脑子里想的啥,不过,赵毅安的想法也没什么错误的,小雪松大了些,不可能一直跟他们一起住的,而且他俩还没有圆房,赵毅安这是着急了。

俩人又忙活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又去赵父的东屋帮着收拾,又忙活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完了。

黑子也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到了自己的小窝面前,趴了进去,黑色的皮毛锃亮,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屋子里的老小,看起来神气极了。

那两只冬天下蛋的野鸡给挪到后院的鸡窝里面去了,又给那两只野兔子也做了个窝,萧芸还特意在里面铺了点干草,这野兔子气性大,在家里不好养的。

就是猪圈里什么都没有,萧芸打算等过几天就去镇上抱两头小猪仔回来养着。

之前赵毅安在山上带回来的野葡萄秧子被萧芸种在了之前的院子里了,种了六株,只活了两株,等过段时间天暖和一些的时候就可以移植到新院子来了。


萧芸正好把最后一口饭塞到嘴巴里就噎住了,什么叫在家里待不了多久了?看老娘也不说话了专心吃饭,萧芸心里七上八下的把这口饭咽下去后就问:“爹,娘,啥叫我在家里待不了多久了?莫不是...”她说着,脸色露出惊恐的神色,莫不是这便宜老娘想把她卖给大户人家做奴才去?

她一直都知道她老娘这个人,嘴巴碎,爱发脾气,爱揍人,但也没有过什么坏心眼。但现在家里缺钱缺的紧,前段时间小武生病了,管大姨家借了几百文钱瞧病。难不成是大姨来催了?家里没有钱就只能把我卖了好还钱?萧芸越想越害怕,脸色就越来越难看。

周氏瞥了她一眼,“你这个死丫头,瞎想什么!老娘虽然不喜欢你这个惯会不听话的丫头片子,但也不是那么狠心的人。今天我跟你爹给你说了门亲事。”

啥玩意?什么亲事?那不就是嫁人吗?她才十四岁,就让她嫁人了?可怜她上辈子母胎solo,这辈子才刚开始啊!十四岁就要嫁人了!萧芸越想越悲催,欲哭无泪,端着空碗看着自己的老娘。

“闺女啊,你也别怪爹妈心狠,咱们家穷,我又没本事。前些日子小武病了又管你大姨借了银钱,如今你大姨催着咱们家还钱,我跟你娘也是没办法了。”周成刚叹息着说道。

“娘...”

“小芸啊,今年田里的收成不好,上缴了一半的粮食,咱们家吃饭都要吃不上了,虽然我跟你爹也出去做活,但工钱不多,都花在口粮上了,实在是还不起欠你大姨的五百文钱了。不过你放心,娘给你找的男人挺不错的。”

一屋子人全部陷入了沉默,萧红和箫文眼睛已经红了,他俩年纪虽然还小,但也懂嫁人了就不是他们家人了,两个孩子要哭不哭的惹人可怜,萧武年纪还太小,也不知道大人们在说什么,只知道气氛很紧张,坐在周氏怀里看着大家也不敢吱声。

周氏看着大家都默不作声,盯着萧红说:“你哭什么哭,你大姐要嫁人了是喜事,给我憋回去,不许哭。”萧红听见老娘这么说一激灵,显然平时周氏也没少打她。

萧芸看过去,她最心疼下面这个妹妹了,她娘重男轻女,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两个儿子了,她跟妹妹连口汤都喝不上。听见老娘这么说看不过去,“娘,既然你帮我寻了亲事,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嫁了人,你以后对小红好点,别动不动就打骂她了。有好吃的也别老藏起来让俩弟弟吃。”

周氏听见萧芸说的话面红耳赤,把小武放下来就要去打萧芸。萧芸虽然瘦弱但也灵活,三两步就跑到屋外面,就听周氏在里面骂:“小兔崽子你现在还敢躲了,胆肥了是吧,老娘干啥还要你个小兔崽子指指点点的,你还敢跑。”

“行了,赶紧坐下来吃饭吧,别动不动就拿大闺女出气。今天咱把亲事跟闺女说明白了,过几天男方家就要上门来提亲了。大闺女你进来。”有了萧成刚的话,萧芸小心翼翼走了进来。

“那男人是咱隔壁古塔村的,叫赵毅安,人不错,是个打猎的好手。”

赵毅安?萧芸坐在小凳子上仔细思索,打猎的,隔壁村有这么个人吗?她怎么不知道,想当初她抓鱼打枣的也没少往隔壁村跑啊。这名字起的高低也是个富贵人家,也没听说隔壁村有这么个会打猎还这么有文化水平的人家啊。

“爹,我咋不知道古塔村有这个人啊?”萧芸疑惑的问道。

萧成刚继续说道:“具体情况咱家也不是特别的了解,只知道两年前,赵毅安他爹带着赵毅安来到了古塔村安家落户,他家找里正开荒了三亩田地,他爹种地,赵毅安就上山打猎,再去县里卖肉卖皮子为生。”

萧芸近两年倒是没怎么去过古塔村,但心里的疑惑更深了,问萧成刚:“那他为啥要跟咱们家结亲啊?”

也不怪萧芸有此疑问,她家这个条件,孩子都要养不起了,她还是家中老大,就算成亲了也得帮衬着弟弟妹妹们,不然岂不是要让人戳脊梁骨说她不孝?再说她自己,十四岁的小豆芽,还经常吃不饱饭,看起来就又瘦又小的,那赵毅安娶她图啥啊?

萧成刚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他今年20了,还带了个儿子,儿子三岁了。”周氏见自家男人不好意思跟闺女说,就接过了话头,“说是之前的媳妇是逃难到他家的,跟他生了个孩子,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跟人跑了。”

萧芸这才解了惑,这就说得通了,家里没个女人,俩老爷们带个孩子,还是个能继承家业的男孩,怪不得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去。

虽然现在大家日子过得穷苦,但凌河村靠山吃山,家家也都算过得去,也没有几个当妈的愿意让闺女嫁出去就当后娘,这后娘可不好当。

这赵毅安仔细想来她也见过,今年上山挖野菜的时候,差点从山坡上滑下去,当时有个傻大个救了他,还笑呵呵的问她有没有伤到哪。想来那就是赵毅安,毕竟附近这几个村子里的猎虎她都见过,但却头一次见到他。人看起来倒是憨憨的,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

她嘴巴张了又张,想问点什么,却也发现没必要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没想过嫁不嫁的问题,倒不是因为父母之命,就只是家里这个情况,再加上平凡的长相,去期待那些小说里的公子少爷的也不现实,也不会做一些小女孩才会做的美梦。这样一想,也算松了一口气。

周氏看闺女半天也没说话,暗自叹了一口气后也心疼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再不喜欢也不能送她进火坑啊,就想说实在不愿意就不勉强了。

“爹,娘,我嫁。男方啥时候提亲?”

萧成刚和周氏都愣了下,他们没想过闺女答应的这么痛快,毕竟那赵毅安年纪不小了,还带了个拖油瓶,没几个姑娘愿意往火坑里跳的。


古塔村距离最近的闻家镇上有一个时辰左右的路程,萧芸走到镇上已经巳时了,镇上很热闹,主街上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还有很多商贩沿街叫卖。

萧芸很少到镇上来,为数不多的几次也是跟着她老娘周氏来卖东西。

她直接奔着集市走着,沿途看到好多新鲜玩意儿,草草找了个无人的摊位把兔子摆了出来。

这俩野兔子都伤在了致命处,还没到萧芸家里的时候就已经一命呜呼了,就是过来卖个新鲜野味儿钱。

没过多久走过一位像是大户人家的采买嬷嬷,在萧芸旁边的卖菜大娘那里挑挑拣拣,身后还跟着一个拿筐的小厮,正好看到了萧芸摆在地上又肥又大野兔子,一只至少得有七八斤。萧芸正在观察路上的贩夫走卒,自然也看到了这位嬷嬷眼里的惊喜。

只见嬷嬷蹲下看了兔子后,抬头问:“小娘子,你这兔子怎么卖的?”

“一百五十文一只。”萧芸知道这兔子肉不好找,要知道那好的猪肉才十二文钱一斤,她这是看到了那位嬷嬷想要临时抬的价格,正常一只兔子也就能卖一百文。

“这么贵?”那嬷嬷听到这个价格惊了一下,随即又问:“能不能便宜些?”

听到那老嬷嬷的惊叫,萧芸也吓了一跳,心想:完了完了,怕是被这个价格要跑了。

没想到后面还问了能不能便宜,那就是还有戏。萧芸这才道:“您有所不知,现在这大山周边都被人踩烂了,只有深山还有些野生的活物,我家男人也是拼死带出来的,平常根本就见不到。”

萧芸这话也没撒谎,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只能靠山吃山,确实镇上已经没有几家卖野货了,就是有也难得见这么肥的。

“只能给您让十文钱了,多了回家我男人会不高兴的。”萧芸话毕,那位嬷嬷仔细思索了一下,“那两只我都要了。”

没想到这么痛快就卖出去了,两只兔子还比平常多赚了八十文。

等嬷嬷给了钱后,又利索的把兔子放到了后面跟着的小厮的筐里。

看萧芸这么痛快,嬷嬷思索了一下跟萧芸说:“我是刘员外家的采买嬷嬷,若小娘子的男人以后还能猎到野味儿,可直接来说找马嬷嬷,定不会让小娘子吃了亏去。”

多得了钱,萧芸很是高兴,满口应了下来。

看到马嬷嬷走远后,萧芸在集市上逛了逛。

雪松没什么衣裳,如果马上入冬了,她打算赚了钱扯一些棉布给雪松做一身棉衣,也得给赵父做一身。她没想过给自己和赵毅安做,他俩都有陈年的,还能穿。

去布行问了下,普通的布二百文钱一匹,萧芸就有些心动了。一匹布可以给家里每个人都能做一套棉衣裳,还能剩余些许,还可以等雪松大一些再给他做一件。

问好价格后,萧芸也没买,转身去了集市上。给小雪松买了麦芽糖,又给家里啊买了两斤粗面和一斤盐,又打了一斤醋。正好花了八十文,也不敢多买其它东西,拿着买好的这些东西就回了家。

到家已经未时一刻了,赵父没在家,进屋看见小雪松在炕上睡得正香。

萧芸也没叫醒他,就去厨房忙着做饭了。做好饭菜,炖了个鸡汤,又放了点萝卜进去。没什么活做了,进屋看了看葡萄阴干的怎么样,估摸着再有十天就差不多了。就靠在炕上眯了会。

没多时,在炕上睡觉的小雪松就醒了,张嘴就要哭,看见萧芸在旁边又咯咯的笑了起来,叫着:“娘..娘。”

萧芸把小雪松抱了起来,又出门去把了尿,回屋就在炕上教雪松说话。

没过一会,赵父就进了院儿,在窗台下鼓捣着什么,萧芸到厨房看了看鸡汤也炖的差不多了,转身就看到赵毅安进了门。

瞧见媳妇在厨房忙活着,就走了过去,张嘴笑着说:“今个儿收获不多,就只有两只野鸡。”

萧芸听见,笑着接过他手中的野鸡,“累了吧,快去喝口水,再洗洗,马上就吃饭了。”

她说着,低头一看手里绑着野鸡的藤子好像有些眼熟。

萧芸眨了眨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赵毅安看着媳妇盯着手里的野鸡发呆,以为媳妇是想吃,就说:“媳妇,这两只野鸡都留着咱们吃吧,不去镇上卖了。”

“毅安,这是在哪找的?”萧芸抬头看了他一眼,神色激动的指着野鸡腿上绑着的藤子问道。

赵毅安看着萧芸激动的模样,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媳妇,这是我在山里打来的啊。”心里一阵嘀咕:媳妇莫不是傻了,我昨天不就打回来一只野鸡吗,咋跟没见过野鸡似的?

那是红薯的叶子,她绝对不会看错。

来到这个鬼地方已经快十四年了,根本就没见过这种东西,米店里也只有正常的五谷杂粮,并没有见过番薯类的食物。

蔬菜也只有萝卜,白菜,野菜之类的。她生活的地方属于前世的东北地区,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更没有南方那些稀罕的菜了,这也是萧芸激动的原因。

在前世,红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从美洲引进的,适应能力极强,产量也高,又有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熟食口感如蜜,当时很快就传播开来。

明朝后期,江南水患肆虐,五谷不收,老百姓流离失所。得知引进的红薯产量颇丰,是救灾的吃食,朝野上下大力推广,红薯很快广为传种,当做主食救了不少老百姓的命,很多灾民自发种红薯,解决了不少人的温饱。

没想到,在这里居然瞧见了这红薯叶子,若是可以推广种植,对于像他们这样穷苦的百姓可是有巨大的好处的,她怎么不激动?

萧芸白了赵毅安一眼,笑道:“谁说野鸡了,我是问你绑腿的藤子是在哪里捡来的。”

赵毅安看了一眼那被扭成藤子,看不出来叶子的植物懵逼道:“顺手在山里扯得,咋了?你认识这野草?”

“可不是嘛,可不就是认识!”萧芸笑着把野鸡放到地上,一边解那藤子,一边对身后懵了的男人说道:“这东西我好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说是下面的根是可以吃的,能当粮食吃的!”


看着萧芸开心的眉眼带笑的模样,赵毅安也欢喜的不行,说道:“嗯呢,媳妇全部收起来,想买啥买啥。”

萧芸把银子用布包了好几层,放进了小箱子里,又把小箱子放回了大箱子底层,锁了起来。

瞧见媳妇高兴的样子,赵毅安很是开心的把萧芸抱到了炕上,吓得萧芸小小的惊呼了一声。

赵毅安抱着怀里纤瘦的媳妇,在媳妇身上摸了摸,发现终于养出了一些肉肉,这才心满意足的笑出了声音,“媳妇,剩下的一百来斤的猪肉咱们就留着过冬了,争取天天吃,过完冬天你肯定就能长胖些。”

“你以为养猪呢啊?”萧芸害羞的捂着嘴娇声说道。

赵毅安听见媳妇这么说,就嘟囔了一句:“若是能像养小猪一样那么简单就好了,那就给你养的白白胖胖的。”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能抱着不能吃,不行!他得赶紧把媳妇身子养的好好的!

第二日早上起来,吃过早饭,赵父和赵毅安就上后院研究怎么挖一个地窖了,小雪松在那凑着热闹,童言童语惹得俩大人笑的开怀。

萧芸就忙着处理下屋放着的那些猪肉,把猪肉涂抹上盐巴,准备腌制一半,另一半做成熏肉,这可得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分工干了一小会儿,就见周氏带着萧红过来了,身上挎着个篮子,里面用白布盖着。

萧芸连忙走过去,接过来老娘胳膊上挎着的篮子,说道:“娘,二妹,你们咋过来了?”

“知道你家这两天得忙活着腌猪肉,我过来帮你整整,在家也没活做了,二丫头知道我上你家来,也要跟着来。”看着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娘,萧芸也笑了。

“那敢情好,我爹和毅安在后院挖地窖呢,估计要个两三天才能挖完,我自己搞这么些猪肉,正愁着呢,还是我娘疼我,知道我忙不过来就马上来帮忙了。”萧芸嘴甜甜的哄了一下周氏,又笑着对着萧红眨了眨眼睛。

看了看篮子里,是一筐玉米粗面馒头,这馒头大,估计老娘把大半锅的馒头都拿来了。

萧芸赶紧带着周氏和萧红进屋喝了碗水,三个人又去后院看看地窖挖的怎么样了,周氏跟赵寒暄了一阵,就陪着萧芸回下屋一起给猪肉上抹盐巴去了。

把抹上盐巴的猪肉穿上绳子挂在了屋檐下晒起来的时候,差不多到午时了,又赶忙在下屋架起几根木头点燃,等木头燃的差不多的时候,把火灭了,只剩下了呛人的烟雾,这才把剩下的猪肉架在了木头上方,让烟雾熏了起来。

仨人回了上屋做起了饭,家里干的都是体力活,早上喝的又是稀粥,早就不顶饿了,得加上一顿午饭才行。

就着周氏拿来的玉米粗面馒头,萧芸用五花肉炖了个白菜,又往里放了点粉条,一锅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就出锅了,让二妹去后院喊了俩干活的大人和一个捣乱的孩子回来吃饭。

赵毅安进屋一口气就喝了一碗水,看样子是累坏了,赵父也喝了大半碗的水,赶紧坐下开了饭。

今日有了老娘和二妹的帮忙,那些野猪肉忙活的差不多了,就剩下熏肉还要一天。

其实周氏是不理解的,都做腌肉就好了,大丫头非要做那熏肉,麻烦不说,还弄得屋里乌烟瘴气的。


刘铁柱听到赵父的话,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说道:“赵..赵伯父,我娘...我娘病了,我爹没回来,我...我饿...饿了。”

瞧见刘铁柱那面黄肌瘦的样子,又听见他说饿,萧芸连忙去外屋拿了两个饺子,怕不够,又拿了点鸡蛋饼子过来,递给铁柱。

刘铁柱接过吃食,一边哭着,一边往嘴巴里面塞,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等饺子和饼子都吃完了,这才抹了抹眼泪,扬起小脸看向了众人,咳了咳,这才说道:“赵伯父,是这样的,我爹在镇上做活,说是发了工钱就买粮食回家过年,可是自从下雪了之后,爹爹就没有再传消息回来了,娘对我说是因为下着大雪,所以爹爹回不来。可是我家中早就没了余粮,我跟娘等着爹爹回来,可爹爹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前两天粮食酒已经吃完了,娘现在又病倒了,我实在没了办法,这才出来准备去大伯家里借粮,可是...可是大伯娘不肯借我粮食,说我和我娘孤儿寡母的,日后肯定还不上借他们的粮食...”

刘铁柱说到这里,又呜呜的哭了起来,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这下赵家人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这刘铁柱家本来就穷苦,又没有田地,一家子人都靠着铁柱他爹的一双手吃饭,如今他爹没回来,家里没有粮食,可想而知娘俩过的是什么穷苦日子了,怕是这孩子实在是没办法了,这才找他大伯借粮的,没想到他大伯娘不是个东西,不肯借就算了,还暗讽刘铁柱家孤儿寡母,是觉得铁柱爹回不来了吗?

铁柱又连着抹了几下眼泪,说道:“我准备再去别的亲戚家里借点粮食的,但外面实在是太冷了,冻得我走不动路了,这才敲了赵伯父家的大门,赵伯父,您能不能借我一些粮食?等我爹爹回来一定会还的,我保证,我家一定会还粮食的。”

都是一个村子住着,赵父压根没有拒绝的道理,不管怎么说这是两条性命。

赵父看向了儿子和儿媳,一旁的赵毅安没等赵父说话,已经拉着铁柱朝着外屋走去,说着:“铁柱,走,叔带你拿粮食去。”身后萧芸也连忙跟了去。

萧芸给铁柱装了二十斤的糙米,又装了十斤的粗面,这才转身对着赵毅安说道:“相公,我跟你一起送石头回去吧,咱们家如今也不缺粮食,这些先给他们娘俩拿着,先让他们度过现在的难关再说,哦对了..”

萧芸说着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转身朝着碗架子走去,用白布包了几个饺子和饼过来,心里想着,外面下着雪了,菜是没法带了,就带点这些吧。这孩子也是可怜,这么冷的天出来借粮食,幸好看着没什么事,这要冻出个好歹来,让铁柱娘可怎么过啊。

心思一转而过,萧芸对着铁柱笑道:“铁柱啊,今天过年,这饺子和饼子给你带回去跟你娘吃,你也不用担心,你爹爹肯定是因为下大雪,路全都封上了,这才回不来的,你也瞧见了,这么大的雪呢,是不是?”

刘铁柱听萧芸这么一说,眼泪又默默的流了出来,哭着说道:“婶子,你真好,婶子你放心,就算我爹还不上欠你们家的粮食,等我以后也会还给你们的。”

萧芸笑着点了点头,又进去取了三件斗笠出来,“雪大,咱们都带上斗笠赶紧走吧。”说着把手里的斗笠分了两个给了赵毅安和刘铁柱。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