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陆炜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书童,我杀敌爆修为:周楚陆炜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顶天就是个牢头。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没人会在乎。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一个月四十两银...
《穿成书童,我杀敌爆修为:周楚陆炜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
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
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
顶天就是个牢头。
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
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
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
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
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
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
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
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
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
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
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
没人会在乎。
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
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
一个月四十两银子,就可以让陆松一家三口每天吃上大鱼大肉。
会有狱卒专门安排外面酒楼的人往里面送饭。
除此之外,周楚还可以一个月进去看陆松一家四次。
送些东西也是可以的。
比如书,比如笔墨纸砚。
而且牢房也会从原来的又脏又臭的换成宽敞干净的。
连被褥都会被换成新的。
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四十两银子虽然贵了些,却也很值。
当然,如果没有四十两,二十两也有二十两的标准,十两有十两的标准。
毕竟每顿都大鱼大肉,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
狱卒们世代累积,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了。
周楚去看陆松一家的时候,带上了暮云瑾,也就是陆婉儿。
狱卒们就是这点好,只要钱到位,不管你带谁,只要不劫狱就行。
自然也不会追究暮云瑾的身份。
他们只管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他一概不问。
来之前,周楚还买了很多书和笔墨纸砚。
将剩下的十两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
笔墨纸砚都是买的便宜货。
此一时彼一时。
陆松一家刚被换了个牢房,正疑惑呢,周楚带着暮云瑾出现在牢房之外。
“老爷夫人,我带着小姐来看你们了。”
杨氏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转身的时候眼圈都红了,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爹,娘!”
这两天暮云瑾之一忍着,此时看到自己的家人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毕竟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突然遭逢大变,哭出来会更好一些。
憋在心里不是好事。
“妹妹,还有我呢。”
陆炜蓬头垢面的跑到暮云瑾面前,隔着牢房的木头柱子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随后又看向周楚。
“楚哥儿,你帮我和夫子说一声,我怕夫子生我的气。”
周楚听到这话,一阵无语。
陆家出事,杨夫子恐怕早就知道了,哪还用说。
“好。”
周楚嘴上答应道。
“老爷,夫人,这里我都打点好了,以后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周楚说着将带来的书还有笔墨纸砚通过缝隙递了进去。
“少爷,这些你拿着,在里面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来还要科考,不能懈怠。”
“好孩子!好孩子!”
此时即便是陆松,看着周楚做的这一切,眼睛都红了。
他们进大狱的这两天,除了周楚,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们。
昔日的亲朋,亦或其余遣散的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周楚,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带在身边,还替自己一家人上下打点。
作为锦衣卫,陆松自然知道天牢里的规矩。
想来楚哥儿没少花银子。
“乖孩子,不要叫老爷夫人了,我们现在都是戴罪之身,你叫我一声婶婶都是抬举我了。”
杨氏拉着周楚的手,感动道。
现在的杨氏和之前比,憔悴了很多。
“婶婶,叔父。”
周楚从善如流道。
“好孩子好孩子。”
陆松拍了拍周楚的肩膀说道。
“如果我陆家以后能出去,定然让你入陆氏宗族,哎,现在说这些干啥,现在只能拖累你。”
陆松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气了。
周楚很清楚,刘瑾恐怕没多久的活头了。
在周楚熟悉的历史上,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这个世界虽然有所偏差,但周楚觉得不会偏差太多。
就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至于去提醒皇帝小心落水?
除非周楚活够了。
鬼知道皇帝落水这件事背后牵扯到多恐怖的利益集团。
刘瑾一死,陆家就有希望了。
不过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朝堂之中如果没人替陆家说话的话,陆松被起复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毕竟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
不过周楚倒也不着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楚和暮云瑾的探监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被狱卒赶了出去。
周楚带着暮云瑾刚回到家门口,看到了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周楚看着眼前醉眼惺忪的老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你还好意思问呢?书院说不去就不去了?”
老头质问道。
“陆家出事了,我这两天忙着上下打点呢。”
周楚挠了挠头道。
老头听到这话,沉默了。
许久,老头叹了口气。
“你是个好孩子,忠义无双,能为曾经的主人家做到这个地步,世所罕见。”
显然,老头是知道周楚这两天在干嘛的。
刚才也是故意那么问的。
“您老人家来家里说吧,我这就去做饭,吃饱了再说。”
周楚说着向厨房走了过去。
暮云瑾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肉也是要吃的。
不过自然比不得以前。
现在周楚手上剩下的钱,支撑一个月很勉强。
不够的部分,就只能从周楚的口粮里抠了。
像之前的羊肉鹿肉是不敢肖想了。
能吃饱就不错了。
好在铺子里是管吃的。
所性也就一个月,过了这个月,日子就好过多了。
很快,周楚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屋子里面。
着重的将暮云瑾的饭食摆在她面前。
随后又把一些肉单独放在了老头面前。
“你的呢?”
老头看着周楚面前空空如也,忍不住问道。
“回头我去铺子里吃。”
周楚笑道。
老头听到这话,再次沉默了。
就连暮云瑾,也没有立刻动筷子。
“哥哥,我吃不完这么多,你帮我吃点吧。”
暮云瑾懂事的让人心疼。
周楚摸了摸她的脑袋。
“要吃完的,不能剩饭。”
老头索性也不客气了,直接吃了起来。
“谁饿谁知道。”
老头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老头是清楚周楚的饭量的。
虽说是个小孩,但可能是因为练武的原因。
之前在书院的时候,周楚和陆炜的饭量都远超一般人。
老头可不相信,周楚所谓的铺子里能让他吃饱。
很快,老头就吃饱喝足了。
“你小子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老头瞥了一眼周楚问道。
“在学生心中,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
周楚恭敬道。
老头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拜师仪式就省了,我说过,书法非我所长,丹青才是我最擅长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学画画吧。”
眼看着周楚要说话,老头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瞥了一眼暮云瑾。
“这丫头以后也跟着一起学吧。”
老头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我明日再来。”
周楚回到家的时候,沈青还在,阿福和阿东早已回到了铺子之中。
“小妹一个人在家,我怕她害怕,就留下来陪着她了。”
沈青看到周楚之后,解释道。
毕竟半夜三更的,她一个女子孤身一人留在周楚家中,好说不好听。
“多谢。”
周楚点了点头。
“你家的人想要要回这间铺子?”
周楚看着沈青满脸的心事,问道。
沈青沉默着点了点头。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那毕竟是她的爹。
原本沈青多少是心存幻想的。
她觉得自己的爹多多少少会为自己说句话。
却不想此时的沈家早已没了她的容身之地。
沈青的爹甚至都懒得多看她一眼。
眼里只有他的那些儿子和姨太太。
这间铺子是保不住了。
毕竟原本也只是让沈青经营的。
“所以你现在认清现实了?”
周楚坐下之后,好整以暇的倒了杯茶,一边喝一边说道。
沈青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这个世界上,只有靠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其他人才会变得和颜悦色。”
周楚放下茶杯,看向暮云瑾。
“小妹,你先去睡觉吧,我有事和她谈。”
暮云瑾听到这话,有些不放心的看了看周楚,又看了看沈青,确认两人之间没什么之后,才转身离去。
“真是人小鬼大。”
周楚自然注意到了暮云瑾的小动作,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沈青听到这话,脸色微红,感觉耳朵发热。
这大晚上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这要是在以前,沈青想都不敢想。
不过此时的沈青已经不在乎那许多了。
她只想赚钱,变的强大起来。
至于沈家,她已经不在乎了。
“你想清楚的话,明日一早去和沈家做出分割,铺子归还他们。”
周楚似乎早就想好了之后的路,条理清晰道。
“好。”
沈青此时对周楚的话没有任何怀疑,百分之百执行。
“你有看好的铺子吗?这附近的铺子都很贵。”
沈青忍不住问道。
这里毕竟是京城,寸土寸金。
每一间铺子都是天价。
就拿沈青这间铺子来说,即便是之前生意不好的时候,想要买下来的话,没有五万两白银,根本不可能。
原本周楚以为,买一间铺子应该不会很贵,但调查之后周楚发现,自己想多了。
周楚不记得是水浒传还是某瓶上说的,十两银子在阳谷县就可以买一个二层小阁楼。
周楚想着就算阳谷县是十八线小县城,就算二层小阁楼是住房,在阳谷县买一间大一点的商铺,顶天也就一两百两银子吧?
京城的商铺再怎么贵,最多也就两三千两?
但事实证明,周楚完全是想多了,如今的京城可不像后世那么大,只是四九城。
哪怕再偏的地方在后世都算二环以内了。
得知商铺这么贵的时候,周楚不禁想起了史书上的一些信息。
宋朝,朱熹就曾吐槽过汴京的房价,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要知道宋朝的官员俸禄是出了名的高,却也买不起京城的房子。
苏辙更是现身说法,为圆买房梦,倾尽毕生财,九千四百贯,买下汴京宅。
由此可见,无论在任何朝代,京城的房价都是居高不下。
嘉靖十四年,吏部左侍郎靳学颜就提出过禁止民间用银,理由是江南无数富户,每家至少都有几十万两白银,朝廷的白银才一百多万两。
这个时候,白银还不是主流货币,隆庆年间才把白银确立为货币,也就是说,一个富户家里有几十万两白银的话,他家最少得有数十倍白银价值的铜钱,甚至更多。
大明朝政每年支出的白银大概在五六千万两。
但皇帝可支配的就很少了,只有一两百万两。
总结下来就是,不是大明没钱,只是朝廷没钱,皇家没钱。
租的话倒是很便宜,但租铺子做生意,无异于寄人篱下。
生意一般的时候还好,一旦生意好了,就会有人眼红,想办法收回铺子。
沈家的这次教训,让沈青不想租铺子做生意了。
太不稳定。
“铺子自然是有的,冯家的铺子不正好吗?”
周楚饶有兴致道。
“冯家?冯有德那个老狐狸会卖?”
沈青不解道。
“卖不卖,可由不得他。”
周楚说的没错,冯家第二天就被抄家了。
冯有德做的坏事太多。
没收冯家一切财产充公。
说是补偿受害者家属。
但周楚清楚,这不过是官面上的话罢了。
无非是那些官老爷看中了冯家的家产。
冯家被抄家,让周楚愈发对这个时代的阶级森严有了直白的认知。
心中也愈发警惕。
这些个官老爷,大部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大小姐,考虑的怎么样了?”
第二天一早,沈青还没去沈家,沈家的管家就来到了铺子里。
管家对沈青连一点尊重都欠奉。
他很清楚,这位大小姐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小姐罢了。
沈家早就没了她的容身之处了。
这几天,沈家的人知道了沈青的铺子很赚钱。
虽然具体赚多少不知道。
但光看铺子里门庭若市,就可以想象每天的流水有多少了。
这一间铺子,恐怕抵得上其他四五间铺子,甚至更多。
整个沈家,加起来也不过十几间铺子。
那些个姨太太又怎么能容忍这间铺子落入沈青手中。
她们可不管这间铺子的生意是在沈青手上起来的。
在她们眼中,沈青就是个赔钱货,迟早要出嫁,还不是自己的女儿。
于是几个姨太太一合计,干脆向沈青的爹吹吹枕边风。
把沈青许配出去,至于这间铺子,现在这么赚钱。
她们不说,沈青的爹也舍不得送出去给沈青当嫁妆。
这件事已经让沈青好几日心神不宁了。
今天管家就是来向沈青下最后通牒的。
“你还没资格来和我谈,要么让我爹来,要么让柳姨娘来谈。”
沈青瞥了一眼管家,完全没把这种狗仗人势的家伙放在眼里。
“你!”
管家气的指着沈青,却又不敢真的骂她。
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下人,沈青是主子。
他可以不尊重沈青,但骂了沈青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让老爷知道,沈家也就没了他的容身之地。
倒不是沈家老爷对沈青还有多少感情。
而是主子不会容忍下人倒反天罡。
“好啊,青儿,说说吧,你想怎么谈。”
一个声音传进了铺子,柳姨娘来到了沈青面前。
这位正是当初周楚在牙行有过一面之缘的女人。
看到了正主,沈青也不拿乔。
她很清楚,柳姨娘能做主。
“铺子我可以给你们,一块布都不会带走。”
沈青这话让柳姨娘心中大喜。
“不过我有个条件。”
沈青说完这话,心中有些忐忑。
毕竟她此时才不过十六七岁。
此时面临的也算是家中长辈。
很多事心里想的容易。
真正面对的时候,都会紧张。
“什么条件?”
柳姨娘问道。
“铺子给你们之后,我和沈家再无关系,要签个契约,你们再也不能对我的婚事指手画脚,对外我还是沈家的女儿,不会辱没沈家门楣,但以后沈家之事,与我再无关系。”
沈青说完这话,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柳姨娘一听这话,心想还有这好事?这不是双喜临门吗?
如此一来的话,沈家连沈青的嫁妆都不用出了。
这个年代大户人家嫁女儿陪嫁的嫁妆可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甚至很多都会直接陪嫁铺子庄子。
为的就是女儿以后在娘家能直起腰来,当家做主。
虽说不能用沈青的婚事为儿子的仕途铺路了。
不过柳姨娘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她那个儿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总是这笔交易对她而言,稳赚不亏。
“你先把账本拿来,我看看。”
柳姨娘不动声色道。
沈青并没有拒绝,她很清楚,只有足够的利益才会让这位动心。
很快,账本就到了柳姨娘跟前。
柳姨娘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拿起账本。
结果越翻越震惊。
最后整个人的眼睛都红了。
上个月铺子里居然赚了数万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数万两。
一年就是几十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可比整个沈家的收入加起来都要多。
即便是柳姨娘,此时也完全不淡定了。
她转身看向沈青。
“上个月赚的钱,我不可能给你们,我得为自己留点嫁妆。”
似乎清楚柳姨娘在想什么,沈青直接拒绝了。
“要是这些钱你们都要吞的话,大不了鱼死网破,这铺子我一把火烧了。”
沈青面无表情道。
柳姨娘听到这话,想了想,还是大局为重,不能因小失大。
只要铺子在,自己就掌握着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还怕没钱?
“行,你把文书拟好,回头我让你爹签了。”
柳姨娘此时心里想的都是有钱了之后该怎么花,整个人都感觉有些飘飘然。
孙娇娇离开之后,周楚让沈青去找了七八个女红很好的人过来。
这马面裙虽说不大,但上面的花纹却是极其繁杂的。
上一世有机器做,所以很简单。
但现在可没有机器绣花,就得用大量的人工来做。
无论是布料还是人工,都是极贵的。
单单孙娇娇这件衣服,周楚就给铺子里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更不用说周楚看重的还是后面的大头。
等孙娇娇在诗会上露面之后,那些大家小姐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出处。
到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沈青不敢怠慢,当即去找了周楚的表叔。
不得不说,周楚的表叔在这京城三教九流之中,是很灵通的。
半天不到的时间,沈青就带来了八个三四十岁的女人。
周楚拿出画好的图纸。
“你们就按照这个来绣,五日之内赶出来,针脚一定要细致,不能出错,每人每日一百文钱。”
周楚的话一出,这些人的眼睛都亮了。
每日一百文远超市面的工钱。
他们都是这附近比较出名的女工。
即便如此,给人家绣花,每日最多也就五六十文的工钱。
要知道一般男人的工钱一个月也就四五百文,多点的五六百文。
顶尖女工的工钱远超普通男工,甚至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这些女工还远算不上最顶级的女工,不过那些顶级的女工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临时能找来这些,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周楚给出的工钱远超她们本身的工钱。
“工钱我给的高,但也要做到我的要求,要快,还不能出错。”
周楚再次叮嘱道。
“掌柜的放心吧,我等熬几个夜也就赶出来了,不会出错的。”
为首的女工说道。
“好,回头我让人多买些蜡烛和灯油,尽量保证夜里的光亮。”
周楚说着就把图纸交给了这些女人。
随后指了指需要用到的布料和丝线。
“你们两个帮衬着点,这几天晚上就住在铺子里吧,小心走水,这个月的月钱给你们每人多加一百文钱。”
周楚看着铺子里的两个跑堂的说道。
两人一听有钱赚,哪里还能不愿意。
“掌柜的放心吧,我们一定看顾好。”
孙娇娇拿到马面裙的时候,无比惊喜。
这马面裙真的绣出来之后,那细致的绣工加上精美的针线,即便是孙娇娇见多识广,都有些被晃晕了眼。
“这也太精美了,会不会太出挑了。”
孙娇娇是想着压过父亲一些同僚千金的风头。
却不想出尽风头。
毕竟这次诗会上,可不止有他父亲的同僚,还有很多他父亲的上司家的千金。
甚至有不少三品官家的千金。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
更不用说三品官和五品官之间,差了四五级呢。
“不会,这些料子都不出挑,不过是样式好看了些,那些贵人自有更好的料子,不用担心抢了她们的风头。”
周楚这话倒是实话。
这种料子虽说对普通人而言贵不可言。
但对三品官四品官而言算不得什么。
只是刚好适合孙娇娇这个档次。
官家小姐争奇斗艳,比的就是服饰首饰这些。
在她们这个阶层,服饰首先看重的是料子。
其次才是样式。
料子的档次太低的话,样式再好看,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只会贻笑大方。
孙娇娇的这个马面裙,料子还不错,拿得出手,剩下的就看样式了。
但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参加诗会,衣服的料子肯定比这好得多。
自然不用担心抢了她们的风头。
孙娇娇自是明白这个道理,听到这话,顿时放下心来,欢天喜地的让随行的侍女接过马面裙。
不得不说,有钱好办事。
这些个绣娘,五天的时间,就把这马面裙绣好了。
针脚工整,丝毫不乱。
孙娇娇穿上之后,越看越喜欢。
“娇娇,你这身衣服真好看,这次诗会就穿着它吧。”
孙娇娇的母亲王氏帮孙娇娇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
“那当然了,我特意定做了这件衣服,就是为了诗会。”
孙娇娇满脸骄傲道。
孙娇娇在孙家受宠是有原因的。
孙娇娇是嫡长女。
而且孙娇娇的父亲本身就是个妻管严。
王氏的出身大族,孙娇娇父亲的出身则要差的多。
王氏属于下嫁。
所以孙娇娇的父亲根本不敢提纳妾的事。
虽说做官贪了些,却也真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这个年代做官。
要么做百无一用的御史言官,成为所谓的清流。
要真想为百姓做事,不和光同尘,难如登天。
“你这是在哪家铺子做的?回头娘也去做一件。”
王氏忍不住问道。
“不用这么麻烦,我和他们掌柜的很熟,回头我请他给娘单独设计一件。”
孙娇娇笑道。
“不愧是娘的乖女儿。”
王氏听到这话,觉得自己没白疼这个闺女。
诗会如期举行,因为是户部侍郎家里举行的诗会。
所以来的基本都是三品官及以下的官家小姐和公子。
不过这种诗会,小姐和公子们是分开的,只能遥遥相望。
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相亲大会吧。
孙娇娇的性子娇惯了些,所以平日里看不惯她的自然也就不在少数。
不过看不惯她的,基本都是同为五品官或者从四品官家的小姐。
孙娇娇虽然骄纵,却不傻。
自是知道眉眼高低。
不会去得罪四品以上的官小姐。
这次诗会,孙娇娇有了一套这么好看的马面裙,自然是要晚点道场,如此一来,才能多出一些风头。
同为五品官家嫡长女的吴敏敏,一直都看孙娇娇不顺眼。
因为吴家重男轻女。
即便是嫡长女,吴敏敏在吴家的地位也不算高。
无论什么事,都要向她的弟弟让步。
甚至未来的亲事,都要为她弟弟将来的仕途铺路。
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家族的现状。
基本都重男轻女。
比如沈青。
像孙娇娇这样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所以不只是吴敏敏嫉妒孙娇娇。
不少官家小姐,都嫉恨孙娇娇。
“这孙娇娇到现在还不来,好大的架子,也不知道摆的什么谱。”
吴敏敏阴阳怪气道。
“就是,这不是不给侍郎大人面子嘛。”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道。
不过她们这种阴阳怪气的话,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大家都经常出入名利场。
每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又岂会被她们两三句话就挑拨了。
“哟,诗会还有好久才开始呢,你们在这挑拨什么呢?有人搭理你们吗?”
两人话音刚落,孙娇娇那娇惯的声音响起。
孙娇娇的声音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很多人看到孙娇娇穿的马面裙,眼睛都亮了。
那裙面上的纹饰,实在是过于好看。
让人根本挪不开眼睛。
金丝绣出来的纹路,在藏青色裙面的衬托下,再加上阳光的挥洒,熠熠生辉。
一时之间,很多人的目光都移不开了。
即便是离的很远的那些个公子哥,一个个也都被孙娇娇吸引了目光。
纷纷打听去了孙娇娇的身份。
孙娇娇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不过她也知道适可而止。
不能太过夺目。
“娇娇,快来这边。”
一个官家小姐冲着孙娇娇挥手道。
“楚璃,你怎么来这么早。”
孙娇娇和楚璃一直都是闺中密友。
两人的关系极好。
“还不是怕你占不到好位子,提前来给你占位子来了。”
楚璃拉着孙娇娇的手说道。
“还是我们家璃儿好。”
孙娇娇说着就要去抱楚璃。
“没个正形,小心衣服弄褶了。”
楚璃瞪了孙娇娇一眼道。
孙娇娇这才吐了吐舌头,放弃了拥抱的想法。
“你这衣服是在哪里做的?这么好看?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马面裙呢。”
楚璃看着孙娇娇,满脸好奇道。
楚璃这话一问出口,周围的其他官家小姐都竖起了耳朵。
她们也都被孙娇娇的马面裙吸引了。
只是和孙娇娇不熟,不好意思开口问罢了。
“就是离我家不远的那家沈家铺子,他家那个掌柜的可厉害了,我这个样式,就是他给我画的。”
孙娇娇自然不会隐瞒,她答应了帮周楚宣传的。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沈青的铺子火了。
在这些官家小姐之中一夜之间爆火。
第二天,就有很多官家小姐涌入铺子之中。
之前设计的那款马面裙,当天就预订出去十几套。
还有很多官家小姐想要独一份的,于是出高价请周楚再设计一款新的。
周楚自然是来者不拒。
很多马面裙的设计图稿都在周楚脑子里。
根本不用费心设计。
仅仅一天,铺子的收入就高达近两万两白银。
这让沈青震惊的同时,也感到无比兴奋。
不过沈青也清楚,这两万两看着多,却需要很长时间来制作。
之前孙娇娇的那一件就做了四五天,还是赶工才来得及的。
现在这么多人定做,哪怕是再招女工,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消化。
毕竟这附近顶级女工是有限的。
“再招十个人左右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
周楚说道。
“为什么?”
沈青不解道。
不应该是越多越好吗?
越多的话,才能越快交工。
“这附近顶级的女工就那么多,如果都被我们招来了,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周楚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现在知道我们铺子的人并不多,只是这些官家小姐,还没有传出去。”
“要是更多人知道的话,不说同行的算计,单单是你们沈家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你拿着这个铺子赚钱吗?”
周楚的话让沈青陷入了沉默之中。
“可是这么下去,迟早会被他们知道的。”
沈青说道。
“能晚一天是一天,晚一天你就多赚些钱,而且你也得早做打算,这个铺子迟早不是你的。”
周楚的话,让沈青心中一凛。
她很清楚自己家那些姨太太的贪婪,什么都想抢,什么都想挣。
自己的娘活着的时候,她们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沈青的娘死之前,把沈青保护的很好。
所以沈青的性子才会如此单纯。
她之所以远离沈家,也是她娘给她指的路子。
她娘很清楚,以她的性子,留在沈家的话,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
能不能活下去都不好说。
“可是只有这些人的话,恐怕会很慢,那些官家小姐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
沈青问道。
听到这话,周楚自信一笑。
“你要搞清楚,我们给她们做的,不是快消品,别的不说,就我设计的这些款式,其他铺子没有吧?快消品讲究的是短平快。”
“我们现在做的是奢侈品,她们等的越久,就越是心痒难耐,为了怕不被其他官家小姐比下去,做完这一件,还会忍不住预订下一件,时间越久,她们越觉得物超所值。”
沈青听的似懂非懂。
有些明白,又有些搞不明白。
不过她现在对周楚是无条件的信任。
这些天相处下来,沈青跟着周楚学会了不少经商技巧。
此时哪怕让她自己经营这个铺子,生意也不会太差。
不过她清楚,自己和周楚之间的差距,犹如天渊。
差距太大了。
自己这么小小一个铺子,一天之内居然能收入近两万两白银。
这在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
即便周楚和沈青尽量低调,却还是引起了很多同行的注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铺子里每天出货进货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更何况沈青进货的布庄,消息也封锁不了。
这些天铺子里进货量暴增。
一间铺子的进货量快比得上其他五间铺子了。
大量的布还是被那些大户人家买走的。
比如春香,比如其他的那些管家。
这些人买布基本都是十几匹起步的。
很多都是为了给下人做衣服。
或者干脆存在府库之中。
亦或是婚丧嫁娶,都需要大量的布匹。
那些官家小姐虽然给的钱多。
但需要的都是高端的丝绸。
量倒是不多,但价格却十分昂贵。
原本周楚以为这些人最多只是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
到底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性的恶。
整个铺子差点被这些人一把火烧了。
之所没被烧,还多亏了一个人。
“大少爷。”
周楚看着眼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虎背蜂腰螳螂腿的陆家大少爷,行礼道。
陆家大少爷直接抓住周楚的手,阻止他行礼。
“不要叫大少爷,以后叫大哥。”
周楚听到这话,也没反驳。
“大哥。”
“我去看过我爹娘了,多亏了你,不然他们现在都不知道成什么样了,特别是我娘,自幼没吃过苦,这些钱你拿着。”
陆家老大说着递给周楚一袋钱。
周楚也没看里面有多少钱,也没推辞。
这些钱最终是要花在陆松夫妇身上的。
作为陆家的大儿子,孝顺父母,理所应当。
周楚没有理由阻止或者推辞。
“原本我还很担忧,现在有你在就好,再坚持两年,刘瑾没有多久的活头了,等刘瑾死了,我再走走门路。”
陆家老大说完这话,指了指地上被捆起来的人。
“这是在你们铺子后面发现的,想要纵火烧了你们铺子,交给你处理了,我不能在京城多待。”
“大哥不看看婉儿吗?”
周楚问道。
陆家老大摇了摇头。
“不见了,免得这丫头难过。”
他说着跪了下来,要给周楚磕头。
周楚急忙扶助。
“大哥这是做什么?”
陆家老大此时眼睛已经红了。
“我陆家遭逢剧变,要不是你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婉儿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你对我陆家有再造之恩。”
他说着硬生生把头磕了下去。
周楚拉都拉不住。
“大哥不必如此,叔父和婶婶对我极好,从未亏待过我,我自幼家贫,自从进了陆家才过了一年的好日子,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大恩不言谢。”
陆老大想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也承诺不了什么,最终叹了口气离开了。
在老头的指导下,周楚的书法进步神速。
有时候周楚看着自己写出的小楷,都有些恍惚。
这么好看的小楷真的是自己写出来的吗?
和周楚相比,陆炜的天赋要差很多。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书法也远超同龄人了。
不只是书法,文章方面在周楚的帮助下,也是进步神速。
周楚上一世就是历史学博士,古文研究很深。
但真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
书院之中的任何一个秀才,都比自己研究的深。
不过周楚才九岁,可以一边学一边教。
如此一来,周楚的学习效率居然远超自己单独学习。
毕竟有目的的学东西,然后再以老师的身份讲出来,那是想忘都忘不掉。
就像是刻在脑子里一般。
甚至连各种兵法都如数家珍。
穿插、迂回、闪击等等。
不过目前对于兵法,还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周楚很清楚,真实的战场那是瞬息万变。
不过周楚倒也没放在心上。
自己哪有机会领兵打仗啊。
就这样,周楚很快在陆家度过了来到大明之后最安逸的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每天都有羊肉和鹿肉的情况下。
周楚的身高硬生生窜到了一米七以上。
要知道此时的周楚才十岁。
站桩满半年之后,陆松就传授了周楚他家的家传武学。
陆家几代都是锦衣卫,家传武学自然是刀法。
陆松让人按照绣春刀的形制仿制了两把刀,让两人练习刀法。
有着前面打下的坚实基础,周楚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身的气血有多充足。
每一刀一式都如同奔雷涌动。
眼看着又要入冬了,意外发生了。
陆家被抄家了。
原因是陆松查案的过程中不小心得罪了大太监刘瑾的干儿子。
被抄家之前,杨氏叫来了所有的下人,将身契都归还了,让他们各自回家。
周楚自然也拿到了身契。
杨氏甚至没来得及交代更多的话,就被抓走,进了大狱。
陆炜和陆松夫妇一起进了大狱。
陆婉儿倒是逃过一劫。
因为她年龄太小。
陆松再怎么说也是锦衣卫的百户。
在他的同僚的运作下。
陆婉儿对外告知早夭。
至于周楚从未蒙面的大少爷,似乎没有受到牵连。
听说是在外地跟着一个藩王。
刘瑾干儿子的手还伸不了这么长。
周楚带着陆婉儿,拿上自己的盘缠,让自己表叔帮忙租了个小庭院,算是安顿了下来。
“从今日起,你叫暮云瑾,是我的表妹,记住了吗?”
陆婉儿,准确的说是暮云瑾,此时没有反应过来。
陆家遭逢这么大的变故,她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不过显然,暮云瑾的心智远不是一般的小孩能比的。
很快反应了过来,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
随后周楚又找到表叔,给了表叔二十两银子,让表叔去官府给暮云瑾办一个新的身契。
这种事别人办不来。
但表叔不同。
他在牙行干了很多年了。
不说经常,偶尔也会找官府办身契。
官府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所以只要给银子,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说朝廷对身契有明文规定。
但到下面执行的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毕竟此时早已不是洪武或者永乐年间。
这个年月贪官污吏横行。
有钱,就没有办不了的事。
表叔的效率很高,半天不到,暮云瑾的身契就办下来了。
租了宅院,又办了身契,周楚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这一年杨氏断断续续是赏了周楚不少钱。
不过其中一半都周楚送回家了。
剩下的一半,还要经常给自己那个酒鬼老师买酒喝。
虽说酒鬼嘴上说着不收自己。
但教起来可是尽心尽力。
那个女人每日也都会给他送酒。
但别人做是别人的。
周楚清楚,自己也该孝敬他老人家。
一想起酒鬼,周楚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书院自己是去不成了。
以后不知道这老头会不会继续醉生梦死。
教自己和陆炜的这一年时间。
老头的状态好多了。
不过此时周楚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老头有美人在侧,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赚钱。
赚钱的点子,周楚有很多。
比如制白糖。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让人知道自己有制白糖的方子,而且制出来的远比市面上的好。
那自己将永无宁日。
甚至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想开铺子做点简单的生意,此时也没有本钱了。
给人抄书或者写信也可以,不过这种活不稳定。
可以当做兼职来做。
不得已,周楚再去找表叔,让表叔打听一下,哪个铺子用人。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还真有铺子在招人。”
表叔满脸神秘地说道。
“你还记得当初你刚来牙行,第一个想买你的女人吗?”
表叔这话一出,周楚哪能想不起来。
毕竟才过了一年。
“记得,表叔说沈家的姨太太。”
周楚说道。
接下来,表叔向周楚说明了沈家的情况。
沈家老爷原本也是个穷困潦倒的。
沈家主母陪着他从一穷二白到后来的腰缠万贯。
但男人嘛,一有钱,心思就变了。
沈家主母多年操劳,风吹日晒,早已青春不在。
于是沈家老爷又纳了几房小妾。
其中以之前来牙行的那个女人最受宠。
不过自此以后,沈家便家宅不宁。
经常会有下人被打死。
三个月之前,沈家主母死了,撒手人寰。
沈家主母只生了一个女儿,原本是沈家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后来那些姨太太,又生了不少孩子,其中很多都是男孩。
如此一来,这位大小姐自然就失宠了。
原本虽然失宠了,倒也还能过得去。
但沈家主母一死,这位大小姐在沈家哪还有容身之地。
这些天她干脆主动提出了要了一个铺子和一个庄子,以经营生意为由,不再回沈家。
这个铺子是卖布料的,是沈家的铺子之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沈家老爷也是图个眼前清净,就答应了。
沈家的姨太太虽然一个个都心思歹毒,但这位大小姐可是宅心仁厚。
否则也不会选择这条路了。
“前两天这位大小姐还托我打听一下,有没有适合的人,她那个铺子里缺人。”
表叔看着周楚说道。
“就这家吧。”
周楚现在急需用钱。
手上剩的钱,勉强能撑一个月。
很快,周楚就见到了这位沈家的大小姐。
说实话,看她的一身打扮,真看不出来是大小姐。
这也印证了表叔之前说的话。
这位大小姐在沈家过的并不好。
“老孙,有合适的人吗?”
沈青看到表叔之后,眼睛顿时亮了。
她接手铺子之后,才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作为沈家的大小姐,她从未经过商。
真正做起来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
这个铺子本来生意就不好。
不然也到不了她手上。
原来的掌柜更是那些姨太太的人。
她接手之后,直接被调走了。
不得已,沈青只能自己干起了掌柜。
甚至连个跑堂的都没有。
该去哪里招人,她更是毫无经验。
不过她和周楚的表叔倒是相识。
以前她母亲经常带她去牙行。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于是就求助到了他头上。
周楚看着沈青一脸无助的表情。
心想这不十足的大学生刚入社会的模样吗。
清澈且愚蠢。
“沈小姐都说话了,我怎么能不帮忙,这是我表侄周楚,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书童,一身本事,识文断字,还会算账,写得一手好字。”
表叔把周楚都夸出花来了。
“我这表侄哪怕是给人抄书或者写信,也能赚不少钱,不过沈小姐急需用人,我好说歹说,才给这小子拽了过来。”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原本是周楚需要找活。
到表叔口中,就成了沈青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把周楚夸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沈青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看着周楚的表情如同看着一个宝贝。
周楚此时虽然是十岁,但看上去却像是十三四岁。
而且卖相极好。
“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月一两银子,管饭,先给我跑堂,干得好给我当掌柜,待遇另算,怎么样?”
沈青也是缺人缺急了。
正常跑堂的月钱也就是300-500文之间。
沈青毕竟没什么社会经验。
“好。”
周楚点头道。
“老孙,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沈青说着回头去铺子里拿了一匹布递给周楚的表叔。
“能帮到沈小姐就好。”
表叔也不客气,直接把布接了过去。
“你可要跟着沈小姐好好干。”
接过布之后,表叔还假模假样的叮嘱周楚。
“放心吧表叔。”
很快,新的客人又出现在了周楚等人面前。
这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年轻妇人。
身上的衣服还有头上样式繁杂的配饰,都在说明着她的身份远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最起码不是刚才那个妖娆的女人能比的。
当然,或许也只是自己没见过更厉害的贵妇人。
周楚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着。
贵妇人身边还跟着两个孩童,一个男孩,看上去八九岁,和周楚年龄差不多。
另一个则是小女孩,看上去只有四五岁。
却长的像个瓷娃娃一般,十足的美人胚子。
周楚甚至不敢多看,急忙低头。
“有没有识字的?”
贵妇人看着周楚的表叔,问道。
她的声音如同水滴落在石头上一般,让人听着极为舒服。
“有的,贵人。”
表叔说着来到周楚面前,把周楚提溜起来。
“贵人,他倒是认识一些字。”
说着看向周楚。
“给贵人背一下千字文。”
千字文是在来的路上,表叔临时教给周楚的。
周楚生的俊俏。
而且是他的表侄子。
如果识字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贵人买回去当书童。
书童虽说也是下人。
却不需要干什么重活。
给的例钱也比一般的下人多不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周楚张口就背。
很快,一篇完整的千字文就被周楚背了出来。
周楚的表叔都愣住了。
原本他想着周楚能背上那么三五句也算是不错了。
很多人买书童的标准,也仅限于识字罢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教了这孩子一两遍,他就能记全了。
即便是他,想背全千字文,都磕磕巴巴的。
这些天,周楚跟着表叔,吃的比以前好多了,长开了些,其他的那些和周楚一比,都显得面黄肌瘦。
“就这孩子吧,多少钱。”
最终,周楚以二十两的价格被卖了出去。
临走前,周楚的表叔把他叫到了一边,单独聊了几句。
“这位是陆府的当家主母,陆家的情况很简单,也没有姨太太,家宅安宁,而且是高门大院,这位主母宅心仁厚,是个难得的好人家。”
“我也算是对得起你娘的嘱托了。”
“贵人买你回去,多半是给那位小公子当伴读书童的,你眼皮子活,我倒也不怎么担心。”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这位表叔的良苦用心。
“多亏了表叔,我是知道的。”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露出了笑容。
“去吧,以后要给家里捎信的话,就来找我。”
表叔料想的不错。
陆家买了自己,确实是给那个男孩当伴读书童的。
男孩是陆家的二公子,陆炜,字文心。
陆家一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公子不在家。
据说是在外地当差。
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居然开始当差了。
女儿就是之前跟着去牙行的那个小女孩,叫陆婉儿。
陆婉儿的父亲,陆家家主,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
陆婉儿的爷爷,死之前也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
据说祖上更阔。
只是周楚不知道家主的名讳,也不知道大公子叫什么。
没人提起,周楚自然也不会瞎问。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周楚是知道的。
自己的身份,不过是个书童。
陆家人不多,下人也就五六十个。
各房的嬷嬷,粗使丫鬟,二等丫鬟等等。
表叔说的没错。
这家人没那么复杂。
刚到陆家的时候,周楚被管家带去好好洗了个澡。
随后管家拿来了一身青色的衣服,让周楚换上。
这衣服的料子,比周楚之前穿的粗麻衣服好了不知道多少。
“以后你就跟在二少爷身旁,陪着他读书就行了。”
管家叫刘成,祖上三辈都是陆家的管家。
管家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从小就开始学。
从未犯过错。
“夫人,人带来了。”
刘成带着周楚,来到了当家主母杨氏面前。
“过来。”
杨氏看着周楚,温柔道。
周楚卖相本身就好,以前在家的时候天天吃不饱饭,自然看不出什么,这些天虽说吃不了十成饱,却也算得上吃的不错,现在又换了一身书童的衣服,再加上周楚那不同于同龄人沉稳的气质,让杨氏很满意。
作为书童,在外就是一家的门面,所以长相很重要。
“你也没个正经名字,我想给你取个名字,你有想要的名字吗?”
杨氏看着周楚,问道。
“夫人,我想叫周楚。”
周楚恭敬道。
“周楚。。。这个名字还不错,那就叫周楚吧,回头我让人去官府走一趟,给你正式改了。”
杨氏念叨了一下,就同意了。
原本也只是想给周楚随便取个名字。
既然周楚都想好了,她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周楚听到这话,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夫人给自己安排个其他名字。
看来表叔说的没错。
夫人是个好说话的。
“以后你就跟着文心吧,做他的书童。”
杨氏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说道。
“是,夫人。”
周楚恭敬道。
从这天起,周楚再没饿过肚子。
陆家哪怕是下人吃的饭菜,也远不是以前的周家能比的。
这是周楚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东西。
与之相比,以前的那些饭菜似乎难以下咽。
至于上一世的那些美食,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
遥不可及。
“楚哥儿,这是我特地给你留的吃食,你带上,省的一会饿了。”
周楚正要去找二少爷,和他一起去书院念书。
银翘脸色微红的带着用她的手帕包好的吃食,来到周楚面前。
银翘是夫人跟前伺候的丫鬟之一。
十二三岁。
周楚吃的好了之后,自然也就长开了。
身高蹿的也快。
虽然只有九岁,但看上去和十一二岁的也差不多。
原本就不错的面容,愈发俊俏了。
府上的丫鬟,有不少都给周楚偷偷送过吃的,或者其他的。
就连大小姐陆婉儿,也因为小孩心性,经常来找周楚玩闹。
不过周楚一直都很有分寸。
从未有所逾越。
周楚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个下人。
如果因为自己引得家宅不宁的话,哪怕夫人再宽宏大量,也是容不得自己的。
“谢谢银翘姐姐。”
周楚接过手帕,将里面吃的东西取了出来,放进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食盒之中。
随后把手帕递交给了银翘。
银翘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失望。
她很希望周楚把自己的帕子留在身边。
不过对于周楚的进退有度,却是愈发喜欢。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都在跟着管家学规矩。
如今规矩学好了,周楚才算是正式跟着二公子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也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比如大太监刘瑾,此时居然还活着。
按照周楚学的历史,此时是正德十年,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不知道是历史记录有误,还是说自己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但无论是哪种,周楚都清楚,自己记忆之中的历史,不再完全可靠。
今天是二公子陆炜第一天去书院读书的日子。
夫人杨氏祖上正是三杨之首的杨士奇。
且不论杨士奇是忠是奸,杨家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很多大儒都是出自杨家。
陆家这几代基本都是粗人,要么在军中当值,要么是锦衣卫。
锦衣卫在文人之中可谓是臭名昭著。
当年陆炜的祖父,为了改变家中现状,让自己家里多一些文气,想尽办法才和杨家成了姻亲。
杨家虽然没落了,但再怎么说也是书香世家,杨氏嫁到陆家,也算是下嫁了。
陆家的大儿子刚满十三岁,就成了锦衣卫,去了外地当差。
二儿子陆炜一向顽劣,让杨氏头疼不已。
不得已,杨氏只好厚着脸皮,求到了自己的族叔杨顺之那里。
杨顺之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教出的学生在朝为官的不在少数。
能拜在杨顺之门下的话,将来的仕途要好走很多。
这就是当世的现状。
大儒门生故吏遍布朝堂,盘根错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没有个好的老师,即便是再有才华,也难以出头。
陆炜顽劣不堪,杨顺之自然早有耳闻,原本这样的学生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碍于杨氏是自己的侄女,也不好直接驳了她的面子。
于是提出了让陆炜跟着自己先学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自己尚还满意,就让他留下。
如果陆炜自己受不了,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只能让杨氏另寻名师了。
对此,杨氏也只能应下,却忍不住一脸愁容。
陆炜是个什么德行,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清楚?
于是这一天,陆炜和周楚临出门前,杨氏让人将周楚单独叫到了跟前。
“见过夫人。”
周楚行礼道。
杨氏打量了一下周楚,越看越满意。
“这一个月可曾读书?”
杨氏问道。
“回夫人,不敢怠慢,一直在读书。”
周楚回道。
杨氏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文心顽劣,单靠他自己,恐怕学业会跟不上,你跟着他,我那族叔讲了什么,你也用心记下,回到家中再反复讲给文心听。”
实际上,这一个月,杨氏一直让管家留意周楚读书的进度。
发现周楚和自己的儿子不一样,不说是天纵之才,但也算得上过目不忘。
如此一来,有周楚在身边帮衬着,杨氏能放心不少。
“夫人放心,我省得。”
周楚说道。
“去吧。”
杨氏点了点头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