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采芹小五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决战1941:浴血杀倭张采芹小五子小说》,由网络作家“A大雪满弓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喜出去跟福顺打了个招呼,让他看着点前面。回到后院,跟小五子说出了行动目的。这漂河川从前清的时候就盛产关东烟,这儿产的烟都是给宫里进贡的。日本人来了后就把持了这地区的烟草市场,由他们统购统销,运到新京,据说是给康德皇帝御用。深田浩一原本就是中国通,来中国十多年了,现在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无一不在中国化。他自己也把自己当成满洲人,在镇里靠河边买了个两进的大院,穿长袍,抽烟袋,满嘴东北话,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日本人。他把日本的老婆从老家接来,因为没孩子,他又纳了一房小妾,是个朝鲜娘儿们儿。日本正在全面西方化,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满洲国却是可以纳妾的。深田不是军方的,他是新京兴农部派来监督关东烟草收购的,必须得保证新京能得到顶级的好烟。所以...
《决战1941:浴血杀倭张采芹小五子小说》精彩片段
王喜出去跟福顺打了个招呼,让他看着点前面。回到后院,跟小五子说出了行动目的。
这漂河川从前清的时候就盛产关东烟,这儿产的烟都是给宫里进贡的。日本人来了后就把持了这地区的烟草市场,由他们统购统销,运到新京,据说是给康德皇帝御用。
深田浩一原本就是中国通,来中国十多年了,现在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无一不在中国化。
他自己也把自己当成满洲人,在镇里靠河边买了个两进的大院,穿长袍,抽烟袋,满嘴东北话,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日本人。他把日本的老婆从老家接来,因为没孩子,他又纳了一房小妾,是个朝鲜娘儿们儿。日本正在全面西方化,实行一夫一妻制。 而满洲国却是可以纳妾的。
深田不是军方的,他是新京兴农部派来监督关东烟草收购的,必须得保证新京能得到顶级的好烟。 所以他很闲,于是他就在这小镇周边买了很多地,租出去当起了地主。就连王喜的大车店都是租的深田的房子。
他还养了几个炮手给他看家护院,没事的时候经常出来和邻居抽烟,唠嗑,周围邻居都以为他是中国人。
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深田是日本情报机关的。是在这山区里专门收集抗联情报的谍报人员。
这时候还没开春,他手下的日本兵都在吉林呢,现在深田手下只有三个中国炮手,加上他和他的两个老婆,一共六个人,是防御最弱的时候,王喜本来还有个帮手,前些天出任务就没回来。只剩王喜和福顺,福顺还不太机灵。本来王喜都打算放弃了,正好小五子来了,王喜决定走之前一定要把深田解决掉。
王喜让小五子先好好休息,他先去踩个盘子。在院里拉出个爬犁,上前院把狍子绑爬犁上,拉着出门往西去。
老百姓都把深田称作田先生,他的院子就叫田家大院。王喜来到院门口上前敲门,出来开门的是炮手王小子。
“哟,王掌柜,这是?”
“一家子,东家在家没?我给他送点新鲜货。”
“东家早说过,你来就直接进来就行,东家在后院呢,我把狗拴上,你把爬犁拉进来。”
王喜进前院等着,王小子去后院通禀。王喜脚步没动眼睛却四下打量。另两个炮手也出来了,都跟王喜打了招呼,都认识。
这时深田出来了,王喜说:“东家,我今天收了个狍子,活的,赶紧给您送来了。听说这东西鲜血大补”说完朝深田挤挤眼。
深田大喜,“行行行,太好了,喜子,中午在这儿吃吧,我让你小嫂子再整几个菜,大伙喝点。”王喜说“这…合适吗?”深田说:“难得你这么闲,我这儿也没啥事,家里人也不多,一块热闹热闹,回头让你嫂子把钱给你。”
深田老鬼子就这点好,给钱痛快,从来不差钱。
吩咐炮头李柱子去宰狍子,领王喜进了后院。
走进里院,正房三间,中间厨房,两边卧房。深田大小老婆各占一间,深田虽然娶了小老婆,但隔三差五的也睡大老婆这屋,很公平。
王喜跟进来,深田吩咐小妾李贞去炒菜,王喜说:“我去帮帮忙吧?”深田摆摆手说:“你坐着,陪我唠唠嗑。 ”
两人脱鞋上炕,深田拿过烟笸箩,两人装上烟袋点火抽烟。李贞先用暖瓶倒了两碗热水端上来。
李贞是朝鲜族人,不过从小在汉族屯子里长大的,朝鲜话不太利索,汉话说得却嘎嘣脆。 长得贼带劲,一双眼睛水汪汪的勾人心魄。 头年嫁过来的,王喜见过,却没说过话。李贞说:“王掌柜,先喝口水,我去炒菜。”王喜连忙说:
纪华说不清楚,这得问司法部的人。秋田笑着说:“谢谢纪队长的帮助,往后可能有事还得麻烦纪队长。”纪华又打了个立正,说:“秋田长官有事随时吩咐。”
三天后秋田带了个助手乘火车去了吉林。因为他在司法部的档案里查到了小五子是被送去了吉林上游正在修建的水电站去服刑了。
秋田实际上去查了刘云一家,发现刘云失踪了,跟她一起失踪的还有一个投诚过来的抗联重要人物。
刘云的哥哥是经济部的实权人物,查到这儿是真的查不下去了。而且他们和自己的案子也没太大关系,只能回头继续查刘振武。
等秋田下了火车,早有吉林警察署方面的人派车接上他,把他们送到了水电站工地。
秋田到地方才发现自己又来晚了,大坝上负责治安的山本告诉他,上个礼拜,工人武装暴动,杀了六个日本兵,逃走了三十多人,到现在还没抓到这些人。而秋田要找的刘振武很有可能就是这起暴动的发起人之一。
又说他们往东去了,派出去很多个巡逻队,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呢。
往东去就是蛟河敦化。于是秋田决定去趟蛟河,因为刘振武的良民证就是从蛟河县发出来的。
小五子绝对想不到有人盯上他了,而且离他越来越近。
江上风大,小五子打了个喷嚏,嘴里叨咕了一句:“谁骂我呢。”
大龙一边划船一边说:“是有人想你了。”
两个人划到江西岸一打听,说这地方叫石头河子,再沿江往南二十里就是常山。
于是哥俩顺着西岸往南划,打算去常山。因为小五子去过那里,常山已经是桦甸县境内了,小五子已经是回到家乡了。
结果一问大龙,才知道大龙是磐石县的,家乡也离这儿不远。
进常山之前,二人把船划到一处无人的江湾里,在江岸的山上挖了个大坑,将船上盖武器的大苫布铺到坑里。这苫布原是鬼子卡车上的,用来隔离潮气正好。
费了好大劲才一趟一趟地将武器电台倒腾到山上用苫布裹上埋进坑里。
二人故意埋成个坟包,还砍了段木头立了个碑,让外人看怎么看都是座坟墓。
小哥俩的武器只留了花口撸子,每人五个手雷,一把刺刀。大枪太显眼没法在人多的村屯里背出去。
只是衣服不太好弄,他俩都没有换的衣服,还都穿着鬼子军服呢,军官的皮鞋穿着很舒适,但天热了有些捂脚。
天过了晌午,小五子让大龙看着东西,自己脱了外衣只穿了件白衬衫就进了常山屯,他准备先弄两套老百姓的衣服。
常山屯虽然叫屯,却是有好几百户的大屯子,已经形成个集镇了。
小五子在镇子里找了一家成衣铺,买了两套土布衣裤,又上街买了两双黑布鞋这才回船上和大龙换上。
日本军官的皮鞋不错,又结实又舒服,他俩都没舍得扔,就包起来塞进船舱里。然后将船划到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这才上岸。
两个人进入常山时已经傍黑天儿了,因为他们藏船的地方挺远,这一来一回耽误了很长时间,忙活一天都没咋吃东西,都饿了。
看大路边有个大车店,哥俩直奔大车店而去。
两个人进院,这大车店还挺热闹,马棚里好几挂马车。小五子看这大车店的布置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但这地方以前绝对没来过。
哪知道小五子一向有把握的偷袭却第一次失误,刺刀被反应奇快的鬼子一把抓住了刀刃,而鬼子的右手一把掐住了小五子脖子。小五子的左手立马擒住了对方手腕,二人的四只手就僵住了。
小鬼子一个头锤撞了过来,小五子下面的撩阴腿也踢了出去。
二人都反应迅速,小五子偏头躲开头锤的同时,对面小鬼子也抬腿挡住了这阴毒的一脚。
小鬼子应该是练过柔道,身体微侧,抓在小五子衣领的手向后一引,脚下一绊使了个过肩摔,将小五子抡了起来。
小五子没有对方力气大,但胜在身手灵活,被人甩出去后在空中就翻了个身,而且将后背的枪顺了过来,在自己落地的时候,身体呈俯卧状,而枪已经在待击发状态了。
这就是小五子从小在胡子窝里练出的功夫,胡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训练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能迅速出枪,这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保住命。
而对方的鬼子虽然武艺高强,却显然没受过这方面训练,所以当他甩出敌人后回手打开枪套拔出手枪后,小五子的枪响了。
第一枪正中胸口,这一枪,小鬼子就已经失去力气了,手枪都抬不起来了。第二枪正打在额头上,巨大的冲力使鬼子的脑袋呈一个诡异的弯度仰了过去。
这时,二龙的歪把子也响了,一个长点射就撂倒了两个鬼子,而另外两个也一头扎进水里不出来了。
大龙二龙端着枪边走边开枪,两个水里的鬼子憋不住了,刚露头换气时,被大龙的三八大盖干掉一个,另一个中了二龙一梭子子弹,全打在身上了,将这个赤条条的鬼子打得稀烂。
二龙端着机枪就跑向鬼子的武器堆,那里不光有武器,鬼子脱下的衣物也都堆在那里。
就在二龙张大了嘴巴想要大喊发财了的时候,近处有一声枪响,一声手枪的枪声。
二龙低头发现自己中弹了,胸口有个枪眼渗出血来了,他扔下了机枪,踉跄地坐在了地上。
大龙见弟弟中枪,第一时间瞄向那开枪的位置,那有一棵大树,树下有很高的蒿草。
大龙和小五子都向那里开了一枪,草很高,看不清敌人中没中枪。
小五子紧跑两步,接连甩出两颗手雷,轰轰两声,真把那个隐藏的鬼子炸出来了。
那个鬼子没受伤,起身向远处跑去。大龙怒火中烧,稳住身形,端起枪,瞄准了一枪打在他后脑上,那鬼子一头栽下去,再没动一下。
二人跑过来扶起二龙,见二龙嘴唇都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看着大龙,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话来,头一歪溘然而逝。
大龙抱着二龙的尸体仰天长嚎。小五子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持枪警戒。
好在大龙也是抗联战士,知道事情轻重,哭了一会,就忍着悲伤将二龙抱到附近的山坡上,小五子和大龙一起用刺刀挖了个浅坑,草草地将二龙掩埋了。
二人收拾战利品,发现有两个鬼子很特殊,一个是小五子干掉的柔道高手,一个是杀害二龙的鬼子,他们都是尉官,两个人的手枪也不是日军制式的王八盒子,而是勃朗宁花口撸子。而且这两个家伙都戴手表,这个年代,就是日本鬼子戴手表的也是少数人。不知道这两个日本军官是什么身份,从他们身上翻出的证件只有几个中国字,大日本,关东军,其他都是日本字看不懂了。不过这两个人都很有钱。
就在小五子将要失望的时候,一辆黑色轿车从大同大街方向开过来,停在中央饭店门前,司机是个西装笔挺的年轻人,下车后殷勤地跑到后面开车门,下来两个女人,一个是打扮的妖娆贵气的胖妇人,另一个人不用看脸小五子就一眼认出她来。
云姐穿着素格子旗袍外面套着白色貂皮大衣。阳光斜照在那张清秀的脸上,依然是美丽得不可方物。小五子心里有什么湧出来直冲眼底,眼睛瞬间湿润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往饭店里面走,小五子还是看出了云姐笑容后面的凄苦。
满西中央饭店是中国人开的,听说有张景惠作后台。是长春顶级的大饭店。
张景惠这人是目前除了康德皇帝外最大的汉奸,小五子听说过这人,抗联队伍里有不少原来东北军的老兵,有的就是张景惠的部下。
东北军人都很讲义气,即使老长官投了敌,成了满洲国的首相。他们说话提到张景惠时也不会直呼其名,对他相当尊重。
饭店里传出来炒菜的香味使得小五子更饿了,他为了能找到云姐,一大早没吃饭就来了,现在已经过中午了。他还不敢离开,他怕离开这一小会云姐如果走了就又错过去了,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下午,参加喜宴的人陆陆续续开始往外走了,小五子打起精神,死死地盯着大门,等待那个身影出现。终于,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的西装青年送云姐和那个胖太太出来,上了那辆黑色轿车。
小五子提前拉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等汽车过来后快步跟上。汽车跑得并不快,而且大同大街是一条笔直的马路,小五子远远地跟着,看汽车在兴仁大路拐了进去。小五子跑了起来,等他跑过路口时正好看见汽车进了一条胡同,幸亏小五子跑得快,要不然就会跟丢。
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旁边有很多民房,都是平房,只有不远处有一个独立的小院,里面是个两层的小楼,在这一片平房里显得鹤立鸡群。
小五子看汽车并没开走,没敢贸然进院,于是就停在院外的空地上等了一会。
过了一会西装青年开车拉着胖太太走了,小五子终于确定这小院就是云姐的家。
小五子上前叩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大妈,一看打扮就是保姆之类的人物。看小五子是个拉洋车的就说:“没人叫车呀?”
小五子说:“这是刘大小姐的家吧?麻烦您把这个给她看,就说小五子找她。”说完递过去一支钢笔。
小五子并没有用暗号,他和云姐之间根本用不着暗号。不一会就看见一道身影尖叫着飞奔过来,跑到跟前愣了一秒钟然后就扑到小五子怀里嚎啕大哭,双手死死抓住小五子胳膊,掐得小五子肉疼。
小五子知道她为什么会愣一下,因为小五子长个了,前年分别时小五子还没有云姐高,云姐总是喜欢揉乱他的头发,可他现在整整高出云姐一头,云姐的头顶只到他的下巴。
小五子也是满脸泪水,嗓子仿佛被堵住了说不出话来。
云姐抬起头,泪眼蒙眬却嘴角含笑,抚摸着小五子的脸庞,呢喃着说:“我的五子弟弟长大了,姐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见你了呢!”说完又哭,把小五子前胸哭湿了一大片。
闻着云姐头发上的幽香,小五子的心都融化了,觉得这一年多来,吃的苦受的罪都值了。
云姐的小楼里,一桌丰盛的菜肴被仆人们端了上来,云姐自己不太饿,坐在桌旁笑吟吟地看着小五子狼吞虎咽。又亲自给他倒茶水,又告诉他慢点吃,别噎着了。
吃完饭,云姐把下人都打发出去,屋里只剩他们两个人,云姐才把接受任务的前前后后娓娓道来。
去年七月份,魏政委派她带着情报回长春,与她接头的是抗联潜伏在长春的同志代号“牧童”。
情报是抗联近两年的总结报告,和对东北局势的判断,以及希望中央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下一步的方向。
云姐和牧童扮作夫妻,乘火车去了哈尔滨,打算与共产国际的同志秘密接头,让他们转呈中央。
小五子注意到云姐说到与牧童假扮夫妻时脸色红红的眼神里有一些奇异的光芒流动。
到了哈尔滨等了几天却发现没有人与他们接头。后来辗转打听到共产国际的情报站被鬼子端了,抓了好多人,但没抓到重要人物,他们可能是提前听到风声及时撤离了。
于是二人又等了几天,看看始终没有消息,二人决定返回长春,一有机会就直接去关里。哪知道回到长春后云姐就被家里人软禁了,她二哥是伪满政府官员,怕她再去找抗联,不让她与任何人接触。
等过几个月后家里看得不太紧了,云姐就去找牧童。却发现牧童不见了,连他工作的同事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牧童走时带走了情报,没给云姐留下任何线索。云姐初步判断他应该是担心云姐的安全,没带她走,自己一个人去关里送情报去了,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杳无音讯。也不知道他送没送出去这份情报。
上个月,云姐在报纸上看到了政委牺牲的消息,这下彻底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云姐以为小五子也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没想到今天能看到他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云姐心花怒放无比激动。
两人对现在的情况都没什么好办法,一种办法是等,等待牧童那边的消息,第二种办法是找,找到牧童或找到情报,虽然这情报已经过期了,没什么用了,可小五子有个执念,这是政委的遗命,自己就是想完成它,以告慰牺牲的英雄们。
云姐问小五子怎么打算的,小五子说:“我再等几天,我们发动各种渠道再找一找,如果找不到我就得回去了。”分散的抗联队伍还在山里呢,那里才是他的家。
小五子也把分开后的前前后后给云姐讲了一遍,有些事他没说,比如漂河川和矿山的事情,不是小五子不信任云姐,而是这是情报人员的规矩。
小五子把枪和弹夹掏出来让云姐保管,他租住的地方人很杂,他怕人多眼杂暴露了身份。云姐要留小五子住在这儿,小五子婉拒了,一来不方便,二来对云姐名声有影响。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是情报人员,没有必要不能常在一起,以免被人一锅端了。
于是小五子就在这陌生的城市住了下来,每天仍然拉着洋车大街小巷地转,在城市里消息要比山里来得更快更方便。小五子每天都看各种报纸,好多他认为有用的消息他不敢写在纸面上,只能凭脑子记。
云姐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这是她与家里人经过半年的讨价还价妥协的结果。小五子经常等云姐下班后来她的小院混一顿好吃的。
日本人在满洲国实行经济封锁,粮食分等级,甲等粮食只有日本人能吃,东北老百姓不准吃,吃了就是犯罪。据说有人晕车,在街边吐了,吐的食物里有大米,被日本鬼子发现后立刻抓了起来,一顿毒打后押走了,因为这叫经济犯罪。
不过这在云姐家这种富贵人家却是小事,云姐的父亲和几个哥哥都是场面上的人物,家里并不缺大米白面。小五子来吃顿饺子竟吃得泪流满面的,云姐问他咋的了,小五子说他想杨司令了,杨司令牺牲的时候已经断粮好几天了,胃里都是棉花树皮。云姐的情绪瞬间被他感染,也沉默了下来。小五子不知道,他最崇拜的杨司令的头颅,就在他经常路过的般若寺里。
有时那个西装笔挺的英俊青年也开车来,他叫金良,是正牌子的清朝贝勒爷。在日本人开的银行里当个小经理。
金良是云姐家里给他定下的未婚夫,云姐却不爱搭理他,经常不给他好脸儿,对他冷若冰霜的。
金良得知小五子是云姐在山里认的干弟弟后,对小五子格外的好,经常给小五子弄好吃的。
有一次问小五子:“想不想学开车?”小五子立马说:“想,金良哥你教我吧?”于是金良每天下班都有了来接近云姐的借口。小五子很聪明,几天就学会了,能把车开得飞快。金良也没事就让小五子开车,他金少爷可不差这点油钱。
这时所有人都停止了吃饭的动作,所有的目光都看向这里,包括大把头和他的手下。
小五子左手还拿着窝头咬了一口,一边嚼一边走过去对准刚爬起来的捂着鼻子的家伙心口窝就是一脚,把他刚吃的饭都踢了出来。然后又在那个捂裆派的家伙咽喉上踢了一脚让他那杀猪般的叫声瞬间截止,而那个瘦子还在昏迷着呢。
等那个迷迷糊糊的瘦子爬起来时,小五子已经把窝头吃完了,走过去一个鞭腿踢在他脸上又把他踢了个跟斗,但这次没昏过去。小五子再一次站到他眼前时,那家伙立马跪在地上大喊:“大哥,别打了,别打了,我们服了,再也不敢了。再有下次,你一脚踹死我。”一边说一边拉他的两个兄弟一起跪下。
小五子把脸贴近瘦子说:“让我再看见你们抢人吃的,我把你们嘎了哈拆下来,我说话算话,不信你就试试,赶紧滚!”三人相互搀扶着站起来,连滚带爬狼狈而去。
这时,大把头懒洋洋地走过来,一脸神秘莫测的笑容。
“小伙儿,真他妈尿性,是这个。”说罢一挑大拇哥,又问:“小伙叫啥名呀?家是哪的?”
小五子答:“我叫小五子,桦甸来的。”
大把头点点头,扬起嗓子喊了一声:“都听着,打今个起,小五子就是你们工头,大伙干活都听他摆愣。都听见没?”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答:“听见了。”只有小五子还有点蒙圈,怎么打一架还能打出个官儿当?
其实当不当官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打这一架就是想出名,让接头的人注意自己。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和他接头的人
大坝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按不同的工种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大把头二把头和一些监工队,这些监工队都拿着二尺长的马棒,所以工人们都称他们马棒队。
富二爷是工地上沙石股的大把头,主管河沙,石子的加工,老富家是旗人,据说富二爷是熙洽的亲戚,九一八后,熙洽是最早投日的大汉奸,把吉林城拱手给了日本人。在满洲国,有日本人作靠山,到哪儿都能横膀子晃。
富二爷别看是大把头,但和其他把头不太一样,对下边的工人不算苛刻,只要不犯大毛病,一些小事大不见小不见都能糊弄过去。
所以富二爷人缘非常好。每天在工地上就是抽烟喝茶,要么就晒太阳,具体事务都交给二把头干。
二把头问:“二爷,就这么给他了?这工头的位置可是有不少人惦记呢。”
富二爷笑笑:“德子,你仔细看,这小子走道右胳膊甩不起来,这是经常玩枪玩刀的人。你信不,这小子准是山上下来的。我这眼睛毒,看人准没跑。”
“再说了,一个人空手干倒仨,你看看这帮人哪个有这两下子?”
好几万人的大工地,场面真是壮观。好多地方都是用的小型轨道,和矿山用的铁皮车在来回拉料。高处用绞车,平地就用人推。
各科的科长和各股的股长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工地上监工的马棒队都是满洲人,远处山上有一个个的岗哨都是日本兵,还有日本兵巡逻队。但日本兵没事一般不往工地上来。
小五子他们的工棚子在江东岸,水电站的办公室,日本兵营也都在这边,只不过他们都在大坝根上,而囚犯的工棚在下面的孟家屯,还有好几里呢。普通工人的生活区都在西岸的小风门屯,这座水电站就以小风门命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