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武柔李长羡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女帝送我去和亲?看我复国称帝!武柔李长羡》,由网络作家“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少在这里妖言惑众!”中年男子冷笑道,“来人,把他们拿下!”几名士兵立刻冲了上来,将项天羽等人团团围住。“将军,怎么办?”副将低声问道。“不必慌张。”项天羽摆了摆手,随即对中年男子说道,“既然你们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哼,就凭你们这几个人,还想翻天不成?”中年男子不屑地说道。项天羽不再多言,抬手一挥,隐藏在暗处的三千骑兵立刻冲了出来。“杀!”项天羽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入了营地。大唐边塞的士兵们措手不及,很快便被冲得七零八落。“撤退!快撤退!”中年男子慌忙喊道。然而,为时已晚。项天羽的骑兵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放下武器,投降不杀!”项天羽高声喊道。士兵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放下了武器。中年男子见状,脸色苍白,...
《结局+番外女帝送我去和亲?看我复国称帝!武柔李长羡》精彩片段
“少在这里妖言惑众!”中年男子冷笑道,“来人,把他们拿下!”
几名士兵立刻冲了上来,将项天羽等人团团围住。
“将军,怎么办?”副将低声问道。
“不必慌张。”项天羽摆了摆手,随即对中年男子说道,“既然你们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哼,就凭你们这几个人,还想翻天不成?”中年男子不屑地说道。
项天羽不再多言,抬手一挥,隐藏在暗处的三千骑兵立刻冲了出来。
“杀!”项天羽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入了营地。
大唐边塞的士兵们措手不及,很快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撤退!快撤退!”中年男子慌忙喊道。
然而,为时已晚。项天羽的骑兵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项天羽高声喊道。
士兵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放下了武器。
中年男子见状,脸色苍白,无力地瘫坐在地上。
项天羽走上前,对他说道:“你们不过是受了女帝的蛊惑,我们不会为难你们。只要你们愿意归顺李长羡陛下,我们便既往不咎。”
中年男子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我们……愿意归顺。”
项天羽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对副将说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整,明日返回营地。”
“是!”副将领命而去。
“将军,此次行动如此顺利,真是太好了。”副将走过来,笑着说道。
“是啊,不过这只是开始。”项天羽低声说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副将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将军,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先回营地,向陛下汇报此事。”项天羽站起身来,“至于下一步的行动,还需陛下定夺。”
“是!”副将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项天羽率领骑兵队伍,踏上了返回突厥营地的路途。
……
半路上,项天羽率领的三千骑兵与降兵们一同行进。
天色渐晚,队伍在一片空旷的草原上扎营休息。
降兵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疲惫与饥饿。
“将军,我们……我们能不能吃点东西?”一名降兵鼓起勇气,走到项天羽面前,低声问道。
项天羽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他转身对副将说道:“去,把我们的干粮分给他们。”
“将军,我们携带的粮草不足啊。”副将有些犹豫。
“没事,我们就少吃半张饼,都分给他们吃。”项天羽语气平静。
副将皱了皱眉,“可是将军,我们自己都不够吃,再分给他们,恐怕……”
“不必多言,照我说的做。”项天羽摆了摆手。
副将无奈,只得将干粮分发给降兵们。
降兵们接过干粮,眼中满是感激。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他们纷纷说道。
“不必客气,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理应互相照应。”项天羽微微一笑。
降兵们听到这话,心中更加感动。
“在大唐,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一名降兵感动不已。
“是啊,女帝苛税重赋,我们连饭都吃不饱。”
“女帝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
项天羽听到他们的议论,心中暗自叹息。
他走到降兵们中间,高声说道:“各位,女帝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李长羡陛下心怀天下,立志推翻女帝的暴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你们若是愿意,可以随我一同投奔李长羡陛下,为天下苍生谋一条生路!”
降兵们面面相觑,随即纷纷点头。
“我们愿意追随将军,投奔李长羡陛下!”他们齐声说道。
项天羽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有你们相助,我们必能成就大业!”
自此,项天羽成为李长羡麾下的一员猛将。
当晚,突厥营地内灯火通明,李长羡特意设宴款待项天羽,以表对他的重视。宴席上,酒香四溢,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李长羡坐在主位上,举杯对项天羽说道:“项壮士,今日得你相助,朕心中甚喜。来,朕敬你一杯!”
“多谢陛下厚爱,项某愧不敢当。”项天羽起身,恭敬地回敬了一杯。
酒过三巡,李长羡忽然放下酒杯,饶有兴趣地问道:“项壮士,朕听闻你能以一敌万,不知是真是假?”
“陛下过奖了,项某不过略通武艺,不敢妄称万人敌。”项天羽微微一笑,语气谦逊。
李长羡摇了摇头,笑道:“项壮士不必谦虚。朕向来喜欢亲眼见证英雄豪杰的本事。不如这样,你当场演练一番,让朕开开眼界,如何?”
“既然陛下有此兴致,项某自当从命。”项天羽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不过,光演练拳脚未免无趣。不如陛下挑选一百名突厥壮士,与项某对战一场,如何?”
“一百人围攻你一个?”李长羡瞪大了眼睛,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正是。”项天羽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惧色。
李长羡沉吟片刻,随即笑道:“好!既然项壮士有此胆识,朕便成全你!”
他转头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去,挑选一百名精锐壮士,即刻前来!”
不多时,一百名突厥壮士整齐列队,站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显得威风凛凛。
他们个个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显然都是军中精锐。
李长羡对项天羽说道:“项壮士,这一百人皆是朕麾下的精锐,你可要小心了。”
“陛下放心,项某自有分寸。”
项天羽抱了抱拳,随即大步走向空地中央。
李长羡挥了挥手,示意比试开始。
一百名壮士立刻将项天羽团团围住,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项天羽站在中央,神色从容,仿佛面对的只是一群孩童。
“开始!”随着李长羡一声令下,一百名壮士同时向项天羽扑去。
项天羽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在人群中穿梭。他的拳脚快如闪电,每一击都精准无比。
只见他左冲右突,拳风呼啸,脚影如飞,转眼间便有十几名壮士被他击倒在地。
“好身手!”李长羡忍不住赞叹道。
场中的壮士们见状,纷纷加强了攻势。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围攻,项天羽总能轻松避开,并迅速反击。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预料到对手的每一个动作。
“砰!”又是一声闷响,一名壮士被项天羽一拳击飞,重重摔在地上。
“这家伙太强了!”一名壮士忍不住喊道。
“别慌,大家一起上!”另一名壮士大声指挥。
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毫无作用。项天羽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的拳脚所到之处,壮士们纷纷倒地,毫无还手之力。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一百名壮士已全部倒地,哀嚎声此起彼伏。而项天羽却依旧站在原地,气息平稳,毫发无损。
“好!好!好!”李长羡连声赞叹,激动地站起身来,“项壮士果然名不虚传!朕今日算是大开眼界了!”
“陛下过奖了,项某不过是侥幸取胜。”项天羽抱拳说道,语气依旧谦逊。
李长羡大笑道:“项壮士不必谦虚!有你这样的猛将相助,朕何愁大业不成?”他转头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来人,赐酒!朕要与项壮士痛饮一番!”
侍卫连忙端上美酒,李长羡亲自为项天羽斟满一杯,举杯说道:“项壮士,今日一战,朕心服口服!来,朕再敬你一杯!”
次日清晨,队伍继续向突厥营地进发。
随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突厥营地。
李长羡亲自出营迎接,笑着对项天羽说道:“项将军,此次行动辛苦了!”
“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尽己所能。”项天羽抱拳行礼。
“项将军不必谦虚,你的才能有目共睹。”李长羡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降兵们,“这些是?”
“陛下,这些是大唐边塞的降兵,他们愿意归顺我们。”项天羽解释道。
“好!好!好!”李长羡连声赞叹,“项将军果然不负朕望!”
降兵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参见陛下!”
“各位请起。”李长羡挥了挥手,语气温和,“你们愿意归顺朕,朕心甚慰。从今以后,你们便是朕的子民,朕定不会亏待你们。”
“多谢陛下!”降兵们齐声应道。
中年男子走上前,跪倒在地,郑重地说道:“陛下,小人愿意永远臣服于您,为您效犬马之劳!”
“好!有你们相助,朕如虎添翼!”李长羡大笑道。
他转头对项天羽说道:“项将军,这位是?”
“陛下,这位是大唐边塞的主事人。”项天羽解释道。
“好,朕便将他安排在项将军手下,为你效力。”李长羡点了点头。
“多谢陛下!”中年男子激动地说道。
当晚,李长羡设宴款待降兵们,席间气氛热烈。
“各位,从今以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李长羡举杯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降兵们齐声应道。
……
而与此同时,
大唐皇宫内,女帝正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着一份密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可恶,这李长羡越来越嚣张了!”她猛地将密报拍在桌上,声音冰冷。
“陛下,何事如此动怒?”一旁的内侍小心翼翼地问道。
“刚刚收到消息,边塞又有士兵投降了李长羡!”女帝怒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内侍吓得瑟瑟发抖。
“朕让他和亲,他却和突厥联合蓄意造反!”女帝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传朕旨意,命张苍即刻前来见朕!”
“是!”内侍领命而去。
不多时,禁军统领张苍匆匆赶到,单膝跪地:“臣张苍,参见陛下。”
“张苍,朕命你三日之内率军前往边塞,务必剿灭李长羡的叛军!”女帝冷冷地说道。
“臣遵旨!”张苍抱拳应道。
“记住,凡是投降李长羡的叛军,一律格杀勿论!”女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明白!”张苍点头应道。
“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女帝挥了挥手。
张苍躬身行礼,随即转身离去,准备去了。
女帝坐在龙椅上,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李长羡,朕倒要看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
与此同时,突厥营地内,项天羽正与降兵们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各位,女帝已经派出了大军,我们需尽快做好准备。”项天羽沉声说道。
“可是,我们现在大军数量依旧不足。”拓拔野摇了摇头。
突厥营地内,拓拔野与李长羡正坐在帐篷中,商议应对女帝大军的策略。
“如果情报准确,张苍率领的应该是十万大军,正朝我们进发。”拓拔野语气凝重。
“十万大军?”李长羡皱了皱眉,“看来女帝是铁了心要剿灭我们。”
“陛下,我们不能硬拼。”拓拔野摇了摇头,“张苍的十万大军来势汹汹,我们若是正面迎战,恐怕损失惨重。”
“那岳父大人的意思是?”李长羡问道。
“很简单,让草原各部一起造反起来。声势浩大后,女帝必然忌惮。”拓拔野沉声说道。
李长羡思索片刻,随即点头:“岳父大人所言极是。我们需尽快联络草原各部,共同对抗女帝。”
……
而此时。
李长羡在大军营帐之中,笔墨翻飞如龙。
原来,他在写讨贼檄文,大战在即,不可不写。
写完后,立即宣发草原各部,让可汗以及手下们,纷纷得以宣读:
朕,大唐皇子李长羡,承天命,继正统,今昭告天下,以明心志,以正视听。
天下苍生,皆为大唐子民,当享太平盛世,受仁德之治。
然今有贼妇,逆天而行,窃据神器,致大唐蒙尘,万民受苦。
吾乃大唐皇子,虽身困突厥之地,然心向大唐,志复社稷,特昭告天下,兴正义之师,讨逆贼之罪。
自朕皇考太宗皇帝,扫平六合,席卷八荒,开创贞观之治,威加四海,德被万邦。
大唐之疆土,东至大海,西至葱岭,南至林邑,北至大漠,百姓安居乐业,四夷咸服来朝。贞观遗风,惠及后世,大唐盛世,本应绵延不绝。
奈何武氏妖女,出身微贱,以狐媚之术惑皇帝,渐揽大权。
自女帝篡位以来,暴虐无道,苛政猛于虎,百姓苦不堪言。朕虽身处突厥,然心系大唐,日夜忧思,誓要讨伐逆贼,还天下以太平。
女帝之罪,罄竹难书。
其一,篡位夺权,违背天理,致使朝纲紊乱,国本动摇。
其二,苛税重赋,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其三,残害忠良,诛杀贤臣,致使朝中无人敢言,天下噤若寒蝉。
其四,穷兵黩武,征伐无度,致使边疆烽火连天,生灵涂炭。
朕虽流落在突厥,然每日北望大唐,涕泪沾襟。
常思祖宗创业之艰难,念及百姓之疾苦,恨不能立刻提兵南下,荡平逆贼,恢复大唐之荣光。
突厥可汗,亦为忠义之士,感朕之遭遇,怜大唐之不幸,愿助朕一臂之力,兴兵讨贼。
今朕已整肃军马,粮草充足,不日将挥师南下。
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唯诛武氏逆党,救百姓于水火。
朕将以祖宗之法为依归,选贤任能,轻徭薄赋,使百姓重享太平。
望天下仁人志士,念及大唐之恩,响应朕之号召,或提兵相助,或为内应,共讨逆贼,恢复李唐神器。
……
“看了这讨贼檄文后,我才知道女帝是多么的罪孽深重 。”
一位身材魁梧的草原可汗将手中的檄文用力一拍说道 。
“我要帮助李长羡恢复大唐国号 。”
另一位年长些的可汗捋着胡须,目光中透着愤慨 。
“我们造反吧 !”
年轻气盛的可汗们纷纷响应,声音在草原的营帐中回荡 。
李长羡将讨贼檄文呈到草原各部面前时,营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
各部可汗们接过檄文,目光急切地扫过每一个字 。
“自朕皇考太宗皇帝,扫平六合,席卷八荒,开创贞观之治……”
一位可汗轻声念着檄文中的句子,念到动情处,不禁重重地叹息 。
“这武氏妖女,竟如此残害大唐宗室 。”
另一位可汗怒目圆睁,将手中的羊皮卷攥得紧紧的 。
“我突厥与大唐,向来多有往来 。”
一位年迈的可汗缓缓开口 。
“昔日大唐强盛,恩泽四方 。如今武氏掌权,搞得民不聊生 。”
他的话语得到了周围可汗们的点头认同 。
“李长羡皇子虽身处我突厥,却心系大唐 。”
有可汗高声说道 。
“这份忠心,令人敬佩 。如今他要兴兵讨贼,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
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可汗们你一言我一语 。
“我们出兵相助,一来可助李长羡恢复大唐,二来也能让草原与大唐重归友好 。”
有可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
李长羡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举起酒杯,说道:“来,为我们的合作,干杯!”
李纯也举起酒杯,与李长羡轻轻碰杯,随后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带着一丝辛辣,却也让他心中的忐忑稍稍平复了一些。
“汉王,此次会面,我已表明了态度。但女帝耳目众多,我们行事必须万分小心。”
李纯放下酒杯,低声说道。
李长羡点了点头,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庐王放心,我早已安排妥当。此次会面地点隐秘,女帝的人绝不会察觉。至于后续的行动,我会再派人联络你,确保万无一失。”
李纯微微颔首,心中却依旧有些不安。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采儿,见她神色平静,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采儿自幼跟随他,聪明机敏,有她在身边,他也能多一份底气。
“汉王,既然如此,我便先告辞了。此地不宜久留,免得引起怀疑。”李纯站起身,拱手说道。
李长羡也起身回礼,“好,庐王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李纯点了点头,带着采儿转身离开了酒馆。
李长羡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通过方才的一番了解,发现李纯的心思有点摇摆不定,反而是旁边的侍女,给他了一些镇定剂。
……
与此同时,突厥可汗的营帐中。
拓拔野坐在主位上,手中捏着一封来自大唐的信件,脸上满是喜色。
他的女儿拓跋米坐在一旁,见父亲如此高兴,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爹,信上写了什么?您怎么这么开心?”
拓拔野哈哈一笑,将信递给拓跋米,“女儿啊,你自己看看。这是大唐使臣送来的信,说他已经见到了你的未来夫婿,那位大唐皇子。信中说他玉树临风,颇有帝王之风,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拓跋米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详细描述了李长羡的样貌和气质,字里行间充满了赞誉之词。
拓跋米看完,脸上不禁泛起一抹红晕,低声说道:“爹,这使臣说得也太夸张了吧?女儿还没见过他呢,怎么能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如信中所说?”
拓拔野笑道:“使臣的眼光不会错。再说了,这位皇子能被女帝选中,作为和亲的对象,必然有过人之处。女儿,你这次可是捡到宝了!”
拓跋米羞涩地低下头,轻声说道:“爹,您别这么说。女儿只希望未来的夫婿是个正直可靠的人,至于样貌如何,倒不是最重要的。”
拓拔野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女儿说得对。不过,既然使臣已经见过他,不如我们也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一下我们的诚意。你觉得如何?”
拓跋米想了想,点头道:“也好。不过,爹,您在信中可不要夸女儿长得漂亮。就说女儿相貌平平,性格温和即可。女儿可不想未来的夫婿是个贪图美色之人。”
拓拔野哈哈大笑,“好,好,就依你说的办!”
说完,他拿起笔,开始写信。
写完后,他将信交给一旁的侍从,吩咐道:“立即派人将这封信送到大唐,务必亲手交到汉王手中。”
侍从接过信,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
另一边,李长羡刚与庐王分别,回到汉王府中。
他坐在书房中,回想着今日的会面,有着隐隐的担忧。
庐王的加入让他的计划更加稳妥,但女帝的势力依旧庞大,他必须小心行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密探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启禀汉王,属下已经拿到了突厥公主的画像,请过目!”
李长羡闻言,顿时精神一振。
他原本有些困倦,但一听到“公主画像”四个字,立刻清醒了过来。
他连忙站起身,走到密探面前,接过画像,迫不及待地展开。
画像中,一位身着突厥服饰的少女正静静地站立着。
她的面容清秀,眉目如画,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显得既温柔又端庄。
李长羡看着画像,心中不禁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突厥公主会是那种英气逼人的女子,却没想到竟是如此温婉动人。
“这就是突厥公主?”
李长羡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密探点头道:“回汉王,正是。属下费尽周折,才从突厥王庭中得到了这幅画像。这位公主名叫拓跋米,性格温和,深受可汗宠爱。”
李长羡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画像上。
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自己即将迎娶的,竟是这样一个女子。
虽然他对这场和亲并无太多期待,但看到拓跋米的画像后,心中却隐隐生出了一丝好感。
“这画像,有几分相似?”
李长羡悠然一问。
“七分。”
“嗯……”
“汉王,您觉得如何?”密探见李长羡神情专注,忍不住问道。
李长羡回过神来,淡淡一笑,“不错。这位公主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吧。”
密探闻言,脸上露出喜色,连忙拱手道:“多谢汉王!”
待密探退下后,李长羡再次拿起画像,仔细端详起来。
“拓跋米……”李长羡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默默想着,“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
而此时此刻,
洛阳城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百姓们纷纷议论着皇子与突厥和亲的消息。
这场和亲事件激起了层层涟漪,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在城东的一家茶馆里,几名茶客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听说了吗?汉王李长羡要和突厥公主和亲了!”一名中年男子压低声音说道,眼中带着几分兴奋。
“早就听说了,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名茶客接过话茬,摇了摇头,“不过,这事儿到底是好是坏,还真说不准。”
“怎么说不准?”旁边一位年轻的书生插嘴道,“和亲可是大事,关系到两国邦交。若是和亲成功,突厥和大唐的关系说不定能缓和下来,边境也能太平些。”
中年男子冷笑一声,“年轻人,你想得太简单了。和亲固然能暂时缓和矛盾,但突厥人狼子野心,岂是区区一场和亲就能安抚的?再说了,汉王可是咱们大唐的皇子,如今却要远赴突厥,这岂不是有损国威?”
“再者,皇子一旦成为人质,突厥便可以打着大唐的旗号,以此来侵占中原,我们该当如何?”
闻言,
众人皆是沉默,不敢作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