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沈战的其他类型小说《崇祯沈战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抄家王番外》,由网络作家“生活趣事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微臣想说兵部正值用钱之际。此番沈战抄家所得之半数是不是应该由微臣来支配?”史可法不愧是大明朝出了名的二愣子。他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既然陛下您跟沈战以我这个兵部尚书为诱饵钓鱼。那么钓上来的大鱼是不是应该分我一半?史可法自认此逻辑没毛病,崇祯却觉得史可法应当千刀万剐。跟皇帝抢食吃,你是活腻了吗?“王承恩,去喊四个小太监进来,将史可法给朕乱棍打出去!”“啊!”史可法呆立当场。这还是他史可法眼中那个通情达理的皇帝吗,怎么一提到钱就翻脸啊!“尚书大人,速速退去吧,不要惹陛下发怒!”王承恩扯着史可法就往殿外走。“我是谁,我刚刚经历了什么?”被扯到殿外的史可法尤在怀疑人生。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先去沈战那儿混一顿洋芋炖牛肉再说!通过史可法伸手要银...
《崇祯沈战结局免费阅读大明抄家王番外》精彩片段
微臣想说兵部正值用钱之际。
此番沈战抄家所得之半数是不是应该由微臣来支配?”
史可法不愧是大明朝出了名的二愣子。
他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既然陛下您跟沈战以我这个兵部尚书为诱饵钓鱼。
那么钓上来的大鱼是不是应该分我一半?
史可法自认此逻辑没毛病,崇祯却觉得史可法应当千刀万剐。
跟皇帝抢食吃,你是活腻了吗?
“王承恩,去喊四个小太监进来,将史可法给朕乱棍打出去!”
“啊!”史可法呆立当场。
这还是他史可法眼中那个通情达理的皇帝吗,怎么一提到钱就翻脸啊!
“尚书大人,速速退去吧,不要惹陛下发怒!”王承恩扯着史可法就往殿外走。
“我是谁,我刚刚经历了什么?”被扯到殿外的史可法尤在怀疑人生。
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先去沈战那儿混一顿洋芋炖牛肉再说!
通过史可法伸手要银子一事崇祯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让这个二愣子当兵部尚书战事上可能会顺利一些。
但自己这个皇帝肯定会有很多不快乐就对了!
史可法走出宫门之时,沈战的侍卫队长陈迪已带人等候多时。
“史大人,请上车!”
史可法抵达千户所时,牛肉还没炖烂呢。
于是沈战便招待史可法喝茶聊天。
史可法虽与沈战接触时间不长,却有很多话要问他。
“沈千户,你手下锦衣卫使用的那个火枪?”
沈战笑了,他就知道对方一定会问这个。
“好叫尚书大人知道,那个叫遂发枪。
它是军用鸟铳的升级版,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
但是价格却极其昂贵!”
“有多贵?”史可法犹不死心地问道。
沈战:“这么和您说吧,工部最好的鸟铳要2.5两银子。
我这个遂发枪含300发纸壳子弹付给工部的银子是十两!”
“我滴妈呀!”史可法听得直咂舌。
“那个射速极快的连弩呢,也很贵吗?”史可法退而求其次。
沈战再笑,这位史大人的眼光真是没话说。
“速射连弩附带600支弩箭。
全套造价要五两银子!”
“啊!”史可法彻底凌乱了。
你沈战的手下到底是凭借什么杀敌呀,银子吗?
史可法闭着眼睛琢磨了一会儿又感觉合理。
900名锦衣卫疯狂屠杀600名死士的场面犹在史可法的脑中徘徊。
围杀他的死士有多猛史可法可是心知肚明。
就是这样一群猛人在沈战的军队面前竟被打出了1:15的战损比。
除了更为先进的武器史可法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在兵事面前史可法是个一根轴的人,他认为对的事情就必须去做。
“本官明天就去找陛下要钱。
连弩至少造3000把,遂发枪至少造一万支!”
“鹅鹅鹅!”沈战偷笑。
3000把连弩造价一万五千两银子。
一万支遂发枪即使工部一毛钱不赚也要六万两银子。
史可法这一伸手就跟崇祯要七万五千两银子,崇祯能开心才怪呢。
崇祯不给能行吗,不行。
人家史可法制备这些武器可是为了给你们老朱家守京城。
当史可法将自己的守城计划跟沈战叨咕了一遍的时候。
沈战反馈给史可法的意见只有一条。
那就是:史大人,您这些计划到了朝堂上必然会遭遇铺天盖地的反对!
得到了沈战的提醒,史可法心理做足了明天在朝堂上舌战群儒的准备。
在亡国的威胁面前崇祯总算是硬气了一把。
他决定采纳沈战的建议,以霹雳手段对付张缙彦一伙人。
“王承恩,通知新乐侯和驸马都尉紧急入宫议事。
另通知吴孟明和王之心各准备2000兵马待命!”
“老奴遵旨!”王承恩心惊肉跳地躬身答道。
新乐侯刘文炳是崇祯的表弟,他比崇祯小四岁。
驸马都尉巩永固是崇祯的妹夫,他比崇祯小三岁。
二人均颇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崇祯足够忠心。
当崇祯抛开大臣们找这两个人商量事情的时候。
即意味着大明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很显然,贪腐成风、毫无作为的大臣们让崇祯伤透了心。
连兵部尚书这样的大人物都能通敌叛国,崇祯已经不知道该相信谁好了。
吴孟明是锦衣卫都指挥使。
作为京城锦衣卫的老大,他手底下有3000可战之兵。
崇祯让他准备2000兵马,基本上等于把锦衣卫的精锐给抽调一空了。
王之心是东厂都督,手底下有2000心狠手辣的东厂番子。
3000锦衣卫,2000东厂番子,1000勇士营精锐。
这些是崇祯能随意动用的全部兵力。
1000勇士营精锐肯定是不能动的,他们是崇祯最后的底牌。
在这种情况下锦衣卫和东厂几乎倾巢而出,可见崇祯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沈战这个小崽子太能作啦!”王承恩不禁在心中骂道。
沈战连夜进宫密奏,为崇祯抢出了半个时辰的反应时间。
因查抄福荣商号引发的危机开始朝着有利于崇祯的方向发展。
当崇祯做完各种紧急应对之时,距离上朝仅余半刻钟的时间。
而张缙彦等通敌叛国的朝廷大员已经在皇极门外列队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通敌叛国一事已经败露,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噩梦。
卯时到,上朝的大臣们列队完毕。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陈演站在最前方,其他大臣依次排列。
“宣首辅陈演、次辅范景文、兵部尚书张缙彦入皇极殿议事。
其他官员原地等候!”
出来说话的是大太监王承恩,每天早上都是他陪着崇祯皇帝一起上朝。
陈演是内阁首辅。
范景文是内阁次辅。
张缙彦是兵部尚书。
这三人都是真正的朝中重臣,崇祯单独找三人议事没太大毛病。
开朝会之前先叫几个重臣单独议事,此类事件时有发生。
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
很快,陈演等人跟在王承恩身后来到了皇极殿。
皇极殿距离大臣们上朝的皇极门足有180米的距离。
中间的广场上有无数禁军把守。
无论这里发生什么事情,在皇极门等候的众大臣都无法得到半点消息。
“臣等参见陛下!”陈演三人同时面向崇祯皇帝行礼。
“免礼平身,锦衣卫将张缙彦拿下!”坐在龙椅上的崇祯面色不善地说道。
“啊!”
“嗯!”
“咦?”
陈演、范景文、张缙彦三人皆尽错愕。
“皇上玩滴这是哪一出啊?”三人满脑袋问号。
两名锦衣卫迅速上前制服了张缙彦,随后便扯着他往门外走去。
现在就是抢时间,沈战必须立刻对张缙彦展开审讯。
福荣商号被查抄一事瞒不了多久。
最多再有两个时辰该知道的人便全都能知道。
这两个时辰就是留给崇祯办事的时间。
“陛下,臣犯了什么罪,请陛下明示?”被拖拽的张缙彦边挣扎边大声呼喊。
崇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他有太多的话想当面质问张缙彦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但是他不能浪费沈战审讯的时间。
当初张缙彦晋升兵部尚书的时候很多大臣站出来反对。
最终是崇祯力排众议强行扶他上位的。
没想到值此国家危难之际第一个出卖崇祯的就是他亲手提拔的兵部尚书。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崇祯看人的眼光是当真不咋地!
当张缙彦的声音消失在偏殿的时候,崇祯这才转头看向站着的陈演和范景文二人。
“来人呐,给首辅和次辅赐座!”
“谢陛下!”陈演和范景文二人心惊胆战地说道。
在陈、范二人期待的目光中崇祯拿出了沈战写给他的密报。
“都看看吧,这个张缙彦太让朕失望了!”
王承恩接过密报,然后递给了首辅陈演。
陈演快速浏览了一遍密报上的内容。
他的脸色亦如当初的崇祯那样一变再变。
次辅范景文从陈演手中接过密报后也快速浏览了一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范景文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福荣商号走私军需物资,这事甚是恨人但不致命。
锦衣卫从福荣商号查抄出22万两白银,还有两三万两的物资。
这个消息貌似有点意思。
当今朝廷最缺什么?
两个字:银子!
张缙彦与流贼军师李岩互通书信。
大明各军事要塞的机密信息统统被泄露。
流贼李自成计划于明年正月初八起兵百万攻打京师。
最后一则消息如晴天霹雳般劈中了陈演和范景文二人。
陈演也是个大大的贪官,走私军需物资的事情他也在干。
但是直接跟流贼、建奴勾打连环欲灭掉大明的事情他是真的干不来。
范景文作为工部尚书兼内阁次辅,他是真正的清官+忠臣。
所以范景文的震惊远远在陈演之上。
死一般的寂静过后,陈演率先开口。
“陛下,此事是否另有隐情?
不能仅凭锦衣卫的审讯给二品大员定罪!
按规矩此类重大案件应启动三司会审。”
三司即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
一旦启动三司会审,来回扯皮一两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范景文惊愕地看向陈演。
面对谋反之人还要走正规的司法流程,你陈演是怕事情闹得不够大吗?
但凡给张缙彦一党喘息之机,估计京城立马就得乱成一锅粥。
这要是放在以前,没准崇祯真的耳根子一软就启动了正规的司法程序。
但是经历过沈战那番“大明江山不保”的恐吓后,崇祯不可能再心软了。
“阁老之言不妥!
兵部六品以上官员俱在这宫城之内。
只要朕不放他们出去,这大明京师就乱不了。
一旦给对方缓冲之机,反倒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诶,陛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通透了?”范景文的心中竟滋生了一丝感动。
陛下不被朝臣给忽悠瘸了,不容易啊!
陈演跟张缙彦不是一党,他为什么要保对方呢?
这也是陈演的无奈之举,他的走私生意不比张缙彦做得小。
一旦对方瞎逼逼,没准能把他陈演给拉下水。
崇祯末年的大明朝堂,十个重臣里有八个不是什么好饼!
“王承恩,将兵部官员分批叫过来议事,然后逐一抓捕!”崇祯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陈演身子发颤,看来兵部这帮孙子是废了。
“陛下,臣认为应该立刻将兵部官员打入天牢实施隔离审讯。
否则时间拖久了这些人恐有串供之嫌。”
陈演见事不可为立刻转变战略。
既然保不了那就统统往死里坑好了,反正自己又没被抓住实质的犯罪证据。
福荣商号,跟他陈演没半毛钱的关系!
“锦衣卫正在偏殿审讯张缙彦,很快就会有结果!”崇祯冷不丁地说道。
“啊!”陈演和范景文同时轻呼。
皇上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杀伐果断了?
对正二品大员动刑说来就来,连下狱的程序都免了。
这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优柔寡断、遇事不绝的崇祯皇帝吗?
崇祯:呵,朕的家都要没了!
“回禀陛下,陈演向建奴出售粮食、铁、盐等物资证据确凿。
走私军资和故意资敌的罪名他肯定是逃不掉的。
不过通敌叛国的罪名很难安到陈演的头上。
再说了……”
“再说什么?”崇祯从沈战的口气中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那是一种阴谋的味道。
“再说通敌叛国的罪名微臣还想给别人留着呢!”沈战胆大包天地说道。
“说具体点,给谁留着?”崇祯的兴致很足。
沈战每坑死一个大臣,他崇祯就能得到一大笔银子。
这要是再给哪个大臣安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没准又能抄个百万两银子回来。
眼下的崇祯对于沈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人。
要想让崇祯当好这个工具人,沈战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给对方洗脑。
“启禀陛下,据臣掌握的情报。
之前依附陈演做走私生意的商号共计23家。
臣查抄了陈演名下的两家商号。
为保证我大明边军的物资供应臣暂时未对其余21家商号出手。
陛下您说这21家商号会不会因为陈演被抓而放弃走私生意?”
“当然不会!”崇祯随口说道。
这点觉悟崇祯还是有的。
没有任何一个商人能拒绝走私军资所带来的暴利。
见崇祯能跟上自己的思路沈战便继续给对方洗脑。
“陛下,商号走私主要是依附朝廷的户部和兵部。
史可法大人即将出任兵部尚书。
以史大人清正廉明,眼睛里不容沙子的性格。
兵部这条走私路线怕是走不通了。
那么您说那些走私商号下一步会找谁合作呢?”
“户部!”崇祯下意识地说道。
见崇祯的智商始终在线,沈战略感欣慰。
看来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没那么愚蠢,主要还是被一群险恶的大臣给带歪了。
“陛下,虽然陈演倒台了,但是户部的蛀虫还大有人在。
户部侍郎王正治视财如命、见利忘义。
户部侍郎党崇雅乃是晋党领袖。
晋党和八大晋商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户部侍郎沈维炳是东林党在朝堂上最大的官。
东林党控制着大量的商号。
根据之前张缙彦的供述,这些户部大员都跟走私脱不开干系。
臣觉得通敌叛国的罪名不愁送不出去。
反而要选一个最适合的人选送出去。
只有这样才能为陛下创造最大的利益!”
“妙,妙啊!”崇祯激动的手舞足蹈。
什么是最懂君王的臣子,沈战这样的就是。
崇祯讨厌文官集团,沈战就想方设法地算计朝中大臣。
崇祯调兵缺银子,沈战就挖空心思帮崇祯搞银子。
想君王之所想,急君王之所急,这才是崇祯想要的大臣。
“沈战,以朕看来陈演只是冰山一角。
走私案必须一查到底,朕允许你对陈演用大刑。
务必将更多的朝廷蛀虫给朕挖出来,明白吗?”
“微臣领旨!”沈战躬身答道。
崇祯现在也算想明白了,挽救大明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是整肃朝堂,还是改革税收政策?
显然都不是,这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挽救大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抄家!
贪赃枉法的官员,压榨百姓的士绅地主,发战争财的不良商人,兼并土地的勋贵。
专门抄这些大奸大恶之人的家,银子来得贼快。
有了充足的银子大明军队就可以打胜仗。
但凡将流贼和建奴按下去一头,大明这口气就算缓过来了。
这样一来沈战的部队便总计装备了300把速射连弩。
十个百户所的武器配置被沈战适当地优化了一下。
具体情况如下:
一、每个百户所含遂发枪兵80名,连弩兵30名;
二、所有人皆配备长三尺三寸的绣春刀。
从这个武器配置上能明显看出沈战的建军思路。
士兵们配备最多的就是遂发枪,以后沈战的队伍主要靠遂发枪来杀敌。
连弩兵的存在是为了弥补遂发枪射速上的不足。
一旦敌人靠近本方,速射连弩能分分钟教对方做人。
人手一把绣春刀是必须的,毕竟现在还是一个未脱离冷兵器的时代。
一言不合就拔刀砍人,这样的场景肯定少不了。
各个百户开心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速射连弩。
沈战这边已经做好了大战前的各种准备。
而在京城的某个角落,一群人正在密谋着弄死史可法的细节。
在北京内城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一群身份尊贵的人正聚在一起密谋。
参与密谋的共有十个人,他们分别代表着十股势力。
坐在上首主持这场密谋的人叫王登库,他是晋商八大家主之一。
八大晋商的名号响彻明末清初。
在他们的帮助下大明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满清。
除了物资还有军事情报,满清每一次入关劫掠都不缺汉人向导。
除了王登库之外,其它七家晋商均派代表出席今晚的密谋。
最后两位代表一个代表党崇雅,一个代表周奎。
党崇雅,正三品的户部侍郎,晋党党魁。
周奎,周皇后的父亲,崇祯皇帝的老丈人。
好家伙,朝廷大员、皇亲国戚全都跟八大晋商搅在了一起。
他们今晚密谋的事情有且只有一件,那就是如何在北京城外杀死史可法。
但凡史可法掌握了兵部的大权,走私集团的利润立马被砍掉一半。
在座的大人物们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地位最高的王登库说话了。
“史可法必须死,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大伙儿讨论一下各家出多少兵的问题!”
一个晋商代表发言道:“就按约定的来吧!
每家出十个火枪兵,十个弩兵,再出40个刀斧手。
另外每家至少出动一名三品武者。
我感觉这个兵力足够灭杀史可法的护卫骑兵了!”
这些商人是真的胆大包天,史可法的152名随行骑兵他们压根就没打算放过。
朝廷精锐说杀就杀,这就是明末的富商做派。
人家有钱,养得起私兵,私兵还贼忠诚!
“同意!”
“同意!”
“同意!”
各个商号的代表对此都没有意见,这本就是一早商量好的事情。
100支鸟铳,100把军弩,400个刀斧手。
每家商号还会派出一名三品武者带队。
党崇雅和周奎出动的私兵跟各家商号一样多,他们比商号更想置史可法于死地。
这样的武装力量灭杀史可法的卫队应该绰绰有余。
黄得功的骑兵再精锐他也怕火枪不是。
主持会议的王登库见各家商号的意见统一了便做了个总结发言。
“侍郎大人会额外派一个二品武者过来坐镇。
我也会派一个二品武者坐镇。
咱们把丑话说到前头,只要史可法不死,谁的兵也不能先撤。
否则以后走私这个圈子里就没他的位置!”
“没问题,我同意!”
“应该的,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
工部尚书范景文的办公室里,火器专家焦勖正在研究一款新枪。
这是一支沈战从系统里购买的燧发枪。
它和大明军队使用的鸟铳十分相似,但性能更加优越。
与鸟铳相比燧发枪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威力更大。
系统卖东西的规矩很简单:
第一,不超越时代的东西很便宜。
比如连弩,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有的东西,所以一个系统点就可以购买一把。
第二,超越时代的东西死贵。
比如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手枪,在系统里购买要10个系统点一支。
这玩意看似很牛逼,其实也就能作为自保的武器。
在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中给你十支手枪也改变不了战局。
系统的基本精神就是允许沈战利用划时代的东西保命。
但是绝对不允许他购买能实现大屠杀的武器。
比如马克沁重机枪。
比如重型榴弹炮。
人家系统为了防止沈战作弊压根就不卖这种东西。
金玉拿给焦勖研究的燧发枪恰恰就是这个时代有的东西。
只不过明、清两朝没往这方面投入精力而已。
两次鸦片战争英军就是依靠大炮和燧发枪打得清军满地找牙。
焦勖很快就研究明白了燧发枪的工作原理。
“沈千户,你这个燧发枪跟咱们大明的鸟铳大同小异。
要说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点火的方式。
遂发枪是依靠击砧打击燧石引燃火药,它不需要明火。
只要你的银子充足我百分百能造出跟这个一模一样的枪!”
这样的结果在沈战的意料之中,他对大明的匠人有绝对的信心。
“那就劳烦焦大人了。
为了节省时间我把击砧和燧石都给你带过来了。
不知焦大人几天能交货?”
击砧和燧石(打火组件)这种小玩意在系统里便宜得要死。
沈战随便付出十个系统点就能买回来1000套。
“哈哈哈,这可省老事儿了。
十天,十天保证交货!”
看到沈战带来了现成的小组件焦勖顿时乐了,这就跟白捡钱似的。
随后沈战又跟焦勖提了纸壳子弹的事情。
“姥姥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焦勖气得直拍大腿。
纸壳子弹的原理简单得要死,就是把火药和铅丸集成到一个纸筒里。
你要说它有用吧,其实也没啥大用。
有了它之后火枪的射程没增加,威力也没增加。
唯一的改变就是使用纸壳子弹的射手装填和发射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而在战场上效率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一切交代完毕,沈战起身告辞。
“范大人,焦大人,遂发枪的事情就拜托二位了!”
“沈千户客气了,十日后准时来取货即可!”范景文笑着说道。
待沈战走后,范景文看向焦勖认真地问道:
“按照沈战的要求加长枪管,加装小组件。
每枪再给他配备300发纸壳子弹。
整体造价要多少?”
“六两银子!”焦勖张口就来,这就是专家的权威。
“哈!”范景文用拳头砸向手掌。
一万两银子的订单工部能净赚4000两,这买卖做得!
有人会问堂堂工部尚书至于为了区区4000两银子而兴奋吗?
答案是至于,因为范景文恰恰就是大明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清官。
要说大明的六部官员谁的家底最薄,他范景文指定是榜上有名。
沈战借着给崇祯办差的机会升了官发了财。
回头他就用抄家得来的银子大肆买枪买马。
属于沈战的势力肉眼可见地在膨胀。
沈战是嗨皮了,而苦逼的崇祯却摊上事儿。
崇祯摊上什么事儿了?
答案是即将到来的大明京师保卫战。
新乐侯刘文炳和驸马都尉巩永固奉旨进宫议事。
二人一个是崇祯的表弟,一个是崇祯的妹夫,且均有能力。
针对张缙彦一党的抄家行动结束之后,崇祯将大臣们全都赶出了皇宫。
虽然很多大臣主动求见,但崇祯一律不见。
出了兵部尚书通敌叛国这档子事儿,崇祯对大臣们的信任已经跌至谷底。
刘文炳和巩永固才是崇祯当下最信任的人。
事实证明这一次崇祯赌对了。
历史上北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之后,这两个人全都陪着崇祯赴死。
崇祯放下了皇帝的架子,他让表弟刘文炳和妹夫巩永固来到自己身前。
三人如家人般围坐在一起研究军国大事。
此时的崇祯依旧抱有侥幸心理。
“新乐侯,驸马,现在张缙彦一党全部被下狱。
你们说李自成会不会因此放弃攻打京师的计划?”
“绝对不会!”
“不可能!”
刘文炳和巩永固异口同声地说道。
“唉!”崇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明白呢。
如今的李自成无论是地盘、人口,还是军队数量都膨胀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如果他不能取大明而代之的话,那么他真的就只能做一辈子流贼了。
刘文炳的脑子足够清醒,他不愿意跟崇祯绕来绕去的,时间不允许。
“陛下,李自成如今看似强横无比。
实则他是被架在火上烤。
明年的正月初一他必须登基称帝。
流贼正月初八起兵攻打大明京师的计划也不会改变。
跟着李自成混饭吃的人超过百万。
但是这些人根本就不事生产。
能抢的地方差不多都被他们抢遍了。
现在流贼唯一的出路就是攻克京师,然后改朝换代!”
巩永固也颇有战略眼光,他顺着刘文炳的思路给出了更加细化的建议。
“陛下,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年后必犯京师。
当务之急是做好三件事。
第一,尽快选拔出新的兵部尚书,让其调度好大明的军事力量。
第二,给山西总兵周遇吉增兵增粮。
只要周遇吉守住了宁武关,李自成从北线偷袭京师的计划就会胎死腹中。
第三,速调滁州的黄得功大军回京师。
只要黄得功的四万二千大军带着粮食进了北京城。
即使流贼百万大军抵达城下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啊哈!”听了巩永固的建议崇祯犹如醍醐灌顶。
如果让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这些事,他们吵上个七天七夜都不会有结果。
而到了巩永固这里三句话就把事情说明白了。
崇祯如果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他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好北京城。
只要拥有百万人口和无数财富的北京城不破,那么大明的基本盘就不会崩掉。
如何才能保住北京城呢,巩永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