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虞府虞昭的其他类型小说《本想科举做官,非逼我谋朝篡位虞府虞昭 番外》,由网络作家“秋辞与灯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话落,她看向虞昭,眼睛好似在闪着光。“虞昭,如今你算是在书院出名了,第五名啊,据说前十名差不多都是那些在书院待了好几年的学子,你这是在这中间杀出一条路来了。”看着她与有荣焉的样子,虞昭轻轻笑了笑。这时,周锦瑶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我怎么感觉好像忘了件事,是什么来着?”片刻,她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脑袋,“我忘记看我的成绩了。”今日拉虞昭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月考成绩。她就想知道自己的名次到底有没有在虞昭之上。但一到那就听到那句“虞昭她作弊”,后面的事情就发展得不受控制,让她把看自己成绩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不过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是没超过虞昭了。毕竟,若是超过了的话,当时吴远志喊出的可能就是“周锦瑶作弊了”。明知会是这个结果,周锦瑶还是想去看看自...
《本想科举做官,非逼我谋朝篡位虞府虞昭 番外》精彩片段
话落,她看向虞昭,眼睛好似在闪着光。
“虞昭,如今你算是在书院出名了,第五名啊,据说前十名差不多都是那些在书院待了好几年的学子,你这是在这中间杀出一条路来了。”
看着她与有荣焉的样子,虞昭轻轻笑了笑。
这时,周锦瑶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我怎么感觉好像忘了件事,是什么来着?”
片刻,她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脑袋,“我忘记看我的成绩了。”
今日拉虞昭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月考成绩。
她就想知道自己的名次到底有没有在虞昭之上。
但一到那就听到那句“虞昭她作弊”,后面的事情就发展得不受控制,让她把看自己成绩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是没超过虞昭了。
毕竟,若是超过了的话,当时吴远志喊出的可能就是“周锦瑶作弊了”。
明知会是这个结果,周锦瑶还是想去看看自己的成绩,如此她也能知道这次她们的差距。
两人回到刚刚的告示栏,那里已经没多少人了。
此时,李静姝也在队伍中看自己的成绩。
在心中记下自己名次准备走之时,余光瞥到走来的两人,还以为她们是刚来。
“哇,你们俩可真是太厉害了!一个第五名,一个第十名呢!”李静姝兴奋地朝着她们喊道,脸上满是羡慕与钦佩之情。
“第十名吗?”周锦瑶微微抬起头来,将目光投向了告示栏。
她一眼就看到了第十名的位置,果然,在那后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己的名字。
一时间,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要知道,入院考的时候她和虞昭之间的差距无非就是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已。
然而这一次,中间却是插进了四个人。
她明明有很努力的,每日还比虞昭多学习一会儿呢。
难得自己是天赋不如她吗?
在短暂的失落后,她又重整旗鼓,“虞昭,这次不行还有下次,这辈子时间还长着呢,我总有一次超过你的。”
“周锦瑶,我们不如共同奋进,彼此激励,携手前行,如此,才算是双赢。”虞昭伸出手像是在朝着她发出邀请。
周锦瑶沉思片刻,将手放在她的手心,笑了起来,“嗯,我就勉为其难答应吧,不过……”
她深吸一口气,带着认真,和一丝执着,“我还是会继续和你比,你可是我认定的对手,我会努力超过你,虞昭,我不弱的。”
李静姝也凑过来,把手搭在上面,“还有我,别把我忘了,咱们都要加油!以后一起入仕做官。”
三人相视而笑,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身上,将她们的影子拉得越来越长。
从那以后,三人学习的越发刻苦了。
虞昭的寝室也成了三人共同学习的地方。
十一月初六第二次月考,虞昭第三,周锦瑶第七。
至于李静姝第六十四名,升至黄字二班。
十二月初六第三次月考,虞昭第一次拿到第一名。
周锦瑶第四,李静姝五十五名。
转眼年关将近,书院也要放年假了。
放的时间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
在放年假的前三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六,书院组织了一次年末考。
考完后,学子们再上两日的课,至于这些答卷,夫子们加急批完,只是名次会等放完年假后在排序公布了。
腊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也是书院放假的那一日。
酉时一刻,今日的最后一堂课,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堂课。
扶云书院的考试每年七初五的未时二刻
好在虞府距离扶云书院不算远,在用过午膳之后,便能直接前往。
这日,用完午膳。
“爹,娘,那我就先去前院找大伯他们了。”
谢绾点点头,“好,小心一些。”
在得知虞珩玉要去参加书院的入院考之后,虞昭便去了一趟大房那里,希望大伯和大伯母能带上她一同前往。
为此,她还向沈煜告了假。
小跑至前院的时候,大伯他们也才刚刚抵达。
“大伯,大伯母,大堂哥。”
看着站在面前,因奔跑而出了些汗,致使额头碎发黏在额头上的虞昭。
大伯母林氏伸出手,将她黏在额头上的碎发拨到两边,“无需跑得这般快,来得及的。
一旁的虞凌风见虞昭也到了,于是迈步朝府门外的马车走出。
“昭昭,我们走了。”
“哎,好。”
虞昭点点头,任由自己的手放在大伯母的手中。
一行人坐上马车,朝着扶云书院行去。
一路上,虞珩玉略显紧张,不停地深呼吸。
看出自己儿子的紧张,虞凌风拍了拍他的肩。
“别紧张,平常心对待就行,不要太有压力,没考进书院也没事,我们家祖上这么多代没出过做官的不也过了几百年,不行以后跟着爹行商就行。”
“是,儿子知道了。”
虞珩玉知道,这些话这是父亲安慰他的话,其实父亲是很希望自己能顺利考中进去的。
在他身上,祖父和爹娘倾覆了很多心血,他们无比希望他能考科举做官,如此也能成为虞家的顶梁柱。
但他真的行吗?
他将目光放在掀起窗帘看着外面街道的虞昭,眼里带上了些羡慕。
昭昭真的好聪明,和她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他发现,沈夫子讲了一遍昭昭就什么都会了。
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他觉得很难的,在昭昭那里就变得很简单。
昭昭才跟着沈夫子学了半年多,如今已经赶超他的。
其实学习的时间他和昭昭差不多,但就是学不会。
他知道,其实根本问题就在他身上,他不是学习的料子。
但……
虞珩玉放在膝上的双手缓慢握紧。
若他不能成功入仕,那么有些重担很可能就会压在昭昭身上。
虽说昭昭说过她想为官,但做官哪有那么容易。
他希望昭昭这个虞家唯一的女孩能高高兴兴的过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她考虑。
她只需要做自己希望的事,每天高兴就好。
此时,趴在车窗的虞昭正兴致勃勃的看着外面的街景。
其实她一年到头也就出来十几次的样子。
尤其是在决定科举入仕后,就更没出来玩过了。
到如今,除了清明去祭祖外,虞昭一次都没有踏出过府门。
在感觉到背后一道视线盯着她后,转头看到的就是看着自己不知在想什么的虞珩玉。
在发现是虞珩玉时,虞昭朝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
“大堂哥你一定能行了,我相信你。”
虞珩玉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冲虞昭点了点头。
未时,马车停在了扶云书院门口。
书院修在闹中取静的地方,周围环绕着葱郁的树木,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
虞家众人下了马车,只见书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一下马车,扶云书院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虞昭仰头看着上方的牌匾,赞叹道:“还真壮观。”
虞凌风看了眼在前方引路的夫子,对着虞珩玉道:“珩玉,去吧,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爹娘和昭昭就在外面等你。”
之前已经替虞珩玉报了名,现在只需要进去参加考试就行了。
“是。”
虞珩玉深吸一口气,拿着放好考试所需的包袱随着人群走进了书院。
在看不到他的背影后,虞凌风带着大伯母和虞昭在一旁的等候区等候。
大伯母皱着眉,脸上带着一丝哀愁,“今年来参加扶云书院的孩子还真多。”
虞昭知道大伯母在愁什么,她在愁大堂哥今年很可能过不了考核了。
在得知扶云书院后,虞昭去了解过它。
扶云书院的招生不看比例,每年就只招五十人。
以往也就五六百人参加,相当于有百分之十的样子。
但今年看附近停靠的马车和等候的家长就能看出今年应该是不止五六百人了。
虞珩玉今年悬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斜,余晖将天边染成了橙红色。
随着钟声的敲响,此次扶云书院的入院考结束了。
大伯母站起身看着走出来的人群。
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在人群中的虞珩玉。
“珩玉,这里。”
听到声音的虞珩玉朝着他们走来。
注意到他脸上一脸凝重的神情,虞昭猜测今年的考题怕是不简单。
大堂哥怕是没考上好。
走到几人身边后,虞珩玉牵了牵嘴唇,让自己露出一抹浅笑。
“我们回去吧,不然昭昭要饿肚子了。”
才九岁的虞珩玉还不是很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虞凌风一看便知儿子此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
虞凌风没有问他考得怎么样,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好,我们回去。”
众人上了马车,往虞府赶去。
到虞府后已经快到戌时了。
“大伯,大伯母,大堂哥,我先走了。”
虞昭与他们挥别回自己院中用晚膳去了。
待虞昭离开后,虞凌风看了一眼儿子,“我们也回去吧。”
用过晚膳,看着还有些闷闷不乐的虞珩玉,虞凌轩安慰道:“珩玉,这不过是一次考试,没通过也不代表什么,以后还有机会,咱们继续努力就是了。”
虞珩玉抬起头,眼中满是失落,“爹,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
虞凌风皱了皱眉:“胡说!你怎么会没用?只是这次运气不好罢了。”
运气不好吗?明明是他实力不够。
虞珩玉低垂着的头,眼睫轻微颤动了几下。
林氏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珩玉,你别太责怪自己,咱们可以总结这次的经验,下次一定能行。”
沉默了片刻,虞珩玉缓缓点了点头,“爹,娘,我知道了。”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走了进来。
“孙大少爷,老爷有请。”
“好,我知道了。”
不出意外,祖父应该是来问他考的怎么样的。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跟着那个仆人往祖父的院子而去。
这段时间,虞府上下的人脸上都带着笑。
能不开心吗?
老爷因为小小姐以第一名考入扶云书院,给每人都发了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那可是五千文钱啊。
要知道,一文钱便能买一个肉包子。
这些银子足够一家三口差不多一年的生活所需,而且还能过得比较好。
“我们真的是沾了小小姐的光,想当初拿这么多赏银还是小小姐出生的时候,那个时候可是拿了十两银子。”一个在府中负责打扫院子的妇人说道。
“十两,这么多,我怎么不早生几年早点来这里。”一个圆脸的少女握着扫帚,一脸错失万两银子的模样。
“不过没事,以小小姐的聪慧,以后一定能考取功名,到时候说不定老爷又会给赏银。”
少女很快脸上就带上了笑。
“吴姨,您说小小姐怎么这么厉害,我如今十三岁还大字不识一个,小小姐才五岁就考入扶云书院了,那可是扶云书院啊。”她一脸感叹。
“小小姐确实厉害,但能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想来是平日里下了不少苦功夫,听小小姐院子里的人说,小小姐每日差不多快子时在睡,卯时一刻起,挺辛苦的。”吴姨一边清扫着落叶,一边说道。
少女瞪大眼睛,“那不才睡三个多时辰多些,这也太努力了吧,我五岁的时候好像还在被我爹拿着棍子追呢。”
“谁说不是,好了,不要再聊这些了,赶紧将这些打扫干净,明日可是要在府中设宴。”
“是,吴姨。”
那日在得知成绩后,虞家人商谈了许久该如何庆祝。
最后决定赶在虞昭入书院的时候办一场宴会。
一开始他们想的是要宴请很多人,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虞家出了一个会学习的苗子,也好扬眉吐气。
但后来又觉得太过张扬,怕给虞昭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树大招风,半路夭折的天才不计其数。
于是决定只请那些关系好、知根知底的亲朋好友,低调一些庆祝一番。
宴会那日。
虞宏穿着一身正式的衣服来到虞昭的书房。
“昭昭,别看书了,随祖父去迎客,这时候他们该来了。”
虞昭将书合上,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是,祖父。”
两人朝着府门外走去。
刚到门口,就看到一辆豪华的马车停了下来。
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哈哈哈,恭喜虞兄。”
虞宏脸上堆满笑容,迎了上去,“苏老弟能来,真是让虞府蓬荜生辉啊!”
中年男人摆摆手,“虞兄这是说的哪里话,令孙女如此聪慧,我怎能不来祝贺。”
说着,他看向虞昭,眼中满是赞赏,“昭昭可真厉害,几日没见,一下就考入扶云书院了,还真是一鸣惊人,不错。”
虞昭认识眼前的人,他和虞家合作过很多次,祖父与他一直称兄道弟,关系甚好。
“多谢苏爷爷夸赞。”
“好好好。”男人笑得一脸慈爱,边笑着边从袖中拿出一个装有银票的红封,“昭昭,来,这是苏爷爷给你的,收着。”
虞昭转头看了一眼祖父,见他微微点头,这才双手接过,“谢谢苏爷爷。”
苏老爷摸了摸虞昭的头,“昭昭以后在书院可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个大官。”
说到这,他眼神看向虞宏,“到时候,某人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这段时间,他们这些和虞宏要好的老家伙都被他炫耀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不过换做是他,他也会到处炫耀。
虞宏的孙女确实厉害,若将来真能做大官,到时候虞家也许就能一飞冲天,迈出嘉平县,甚至走得更远。
到时候,也不知还能不能继续和虞家维持这段关系。
虞宏听了也不恼,只是笑得更开心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里面请,路你也认得,你就先自己进去。”
“哈哈哈,好,我自己进去。”
话落,他手负在身后,大步朝里面走去。
在他离开后,又有几辆马车停在了府门前。
“虞老板,恭喜恭喜啊!”来者纷纷拱手道贺。
虞宏带着虞昭招呼着,每来一个人,他就向虞昭介绍一遍。
说是小办,但虞家认识且关系不错的人可不少。
随着宾客的到来,一时间府门前热闹非凡。
期间,沈煜带着妻子也来了。
他先是向虞宏简单寒暄了一下,随后目光就看向虞昭,“恭喜你,我就知道你有很大的可能会是第一名,果不其然。”
“此次能以第一名进入书院,还有劳沈夫子教导。”
虞昭这话是实话,有个好的夫子启蒙,确实少走了不少弯路。
看着眼前这个自己唯一的学生,沈煜满意地点点头,“进了书院也不可懈怠,学问之道,无穷无尽。”
“学生明白。”虞昭应道。
沈煜的妻子也笑着说道:“昭昭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伶俐,将来必有大出息。”
虞宏笑着说道:“借你们吉言。”
宾客们陆续入府,虞宏带着虞昭回到府中,宴会正式开始。
虞宏站在主位上,举杯说道:“感谢各位亲朋好友今日能来,一同为小孙女庆祝,大家吃好喝好!”
众人纷纷举杯,宴会气氛热烈。
此次宴会都是相熟的人,也不需要拘束在一处。
宾客们四处走动。
一些人拿着酒杯走到虞宏的面前,看着一直被虞宏带在身边的虞昭。
“这就是昭昭吧,不仅长得如小仙童一般,还如此聪慧,虞老爷真是好福气。”
“对啊,昭昭可是五岁就考入扶云书院,还是第一名,以后秀才的功名是跑不了了。”
虞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各位过奖了,来,咱们喝酒。”
至于有些人,比如一些才当父母不久的年轻男女,则是跑去向虞凌轩和谢绾取经了。
“三爷,三夫人,你们是怎么教导昭昭的呀?快给我们传授传授经验。”
虞凌轩笑着,脸上满是骄傲,“哪里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们都没管过,是昭昭自己争气,肯努力罢了。”
谢绾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孩子从小就好学,我们也没怎么操心。”
众人自然不信,以为是他们不愿意说,于是继续缠着他们,想探出一点有用的信息。
今日请的宾客都是虞宏一个个精心挑选出来的,宴会举办得很是顺利,中间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
月上中天,大家才尽兴而归。
自宴会没过多长时间,县城中比较关注扶云书院招生的人都知道了此次以第一名考入书院的学子出自虞家,叫虞昭,一个才五岁的孩子。
而在外面的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虞昭则开始准备明日入书院的事宜了。
看着她回来的身影,谢绾不禁露出疑惑的神情,轻声问道:“昭昭,是还有什么事吗?”
“我看完榜就回来,劳你们告诉一下祖父,让他不用派人去查看,待我回来会向他前自禀报。”
虞凌轩和谢绾相视一笑,虞凌轩点头道:“好,我们会转告你祖父的,你放心去便是,路上注意安全。”
虞昭这才又转身,带着侍卫们离开了府邸。
来到与周锦瑶约定的地方,周锦瑶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她站在很显眼的地方,虞昭一眼就看到了她。
下了马车后,虞昭径直朝她走去。
“虞昭你来了。”周锦瑶眉眼间带着激动,“来看榜的人真多,不知什么时候才放榜。”
虞昭朝放榜的那边看了一眼。
此时天色尚未大亮,那里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那群等候的人中除了像虞昭她们这样的考生,更多的是各家派出的小厮。
当然,也不乏一些来看热闹的。
“可能还要等一会儿,我们先上去坐坐,在这里站着还挺冷了。”
周锦瑶连忙点头,“好啊。”
两人带着侍卫走进望月楼。
此时的望月楼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连上面的厢房都没有空位了。
不过人多人少对于虞昭却是没有影响。
望月楼的“梅”字厢房一直空着,算是虞家专属厢房。
这个厢房是虞宏特意设立了。
自己的产业当然要给自己家人一些便利。
正在忙碌的掌柜的眼尖,当看到了虞昭,急忙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小小姐来了,是来看榜的吧,由小的带您上去吧。”
“王掌柜,今日人多,你去忙你的吧,我识得路。”
王掌柜知道自家小小姐向来体恤下人,性情温和,便不再坚持,笑着说道:“那行,小小姐您自便,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的。”
虞昭点头示意,便带着周锦瑶朝着“梅”字厢房走去。
这个厢房位置极佳,一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街对面的放榜处。
虞昭推开窗户,清晨的微风轻轻拂来,带着丝丝凉意。
周锦瑶走到窗边,兴奋地张望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放榜。”
虞昭笑着拉她在桌旁坐下,“别急,慢慢等吧。”
两人坐下没多久,一名小二就端着茶和点心走了进来。
“王掌柜的想着您可能还没用早膳,便让小的先送些茶点过来,您先慢用。”小二笑着将茶点放在桌上,转身退了出去。
下方大堂内,此时热闹非凡。
谈论的话题无一不是围绕着此次县试。
“不知道此次县试的案首会是谁?”一个身着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说道。
“我觉得会是江书砚江公子,他家可是书香门第,据说他自幼饱读诗书,才学出众,此次县试案首非他莫属。”另一个身材微胖的年轻人附和道。
“也有可能是宋铭宋公子啊,人家父亲可是举人啊,家学渊源,想来这宋公子的才学也不会差。”一个老者摸着胡须缓缓说道。
“你们怎么不觉得是虞家那位小小姐呢?”一位年轻人不解的问道,“据说她不到三岁就识字,五岁之龄就以第一名考入扶云书院,这般聪慧,说不定此次县试案首就是她。”
“虞昭?你还不知道吧,五场县试每次都是她第一个交卷,这么短的时间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我看呐,她就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说不定连榜都上不了。”一个尖脸的书生不屑地撇撇嘴。
卯时一刻。
此刻天还未大亮,只是晨曦那微弱的光芒透过窗棂,轻轻地洒在了屋内。
虞昭在生物钟的影响下缓缓睁开眼睛,在适应了此时的亮度之后,从床榻上起身。
正好将衣服穿上没一会儿,外面的门就传来“吱呀”的一声。
玉翠端着洗漱的东西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见虞昭起来后,才稍稍弄出了一些声响。
“小小姐,您起啦。”
虞昭点点头,走到水盆前开始洗漱。
洗漱完毕,虞昭走到书桌旁的凳子上坐好,玉翠熟练地为她梳了个简单的头发。
“小小姐,今日您想吃些什么?”玉翠问道。
虞昭想了想,“就一碗清粥吧。”
昨日用完晚膳和李静姝分别时就和她说过,自己起得比较早,可能不能和她一起用早膳。
不过,倒是约好一起去上课。
在玉翠出去为她拿早膳后,虞昭拿起带来的那本书看起来。
这次带来的书就只有手中拿着的一本,为的就是过渡没有书学习的这一天。
听祖父说,扶云书院是私立书院,不是大楚官府创办的。
据说,它的前身是一个由举人创办的私塾,后面靠着那些读出去的学子给银子,还有一些商贾的赞助,才成了现在的书院。
所以这家书院可不差钱,书院中有很多藏书,来这里的学子都会发上课所需的书,不需要学子自带。
但想着报名这一天的下半天再加上早上的时间,这么多时间,难道就白白浪费了?
而且想一想同批进来的学子大部分没有学习的情况下,自己在悄悄学习。
到时候的考核依旧排在第一,想想就开心。
所以在准备行李的时候,才带来了这一本书之前没学完的书。
在虞昭看得正入神的时候,一阵轻盈而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小小姐,早膳来了。”
虞昭合上书,开始用着这清粥。
吃完早膳,玉翠收拾好碗筷,虞昭又看了会儿书。
在距离辰时还有一刻钟多些的时候,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虞昭,是我,李静姝。”
虞昭起身打开门,李静姝带着腼腆的笑意站在门口。
她的身后则是站了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侍女。
“我们现在走吗?”李静姝小声问道。
“走吧。”
里面的玉翠听到虞昭的这话,拿起装有文房四宝的包袱走出房门。
将门带上后,在虞昭身后站定。
“我们走吧。”
李静姝使劲点着头,“恩,好。”
四人朝着外面走去。
途经院子的时候,虞昭注意到其它三间房间的门还关着,也不知是已经走了,还是还没走。
她们这间院子距离上课的教室不远,走过去一刻钟都用不了。
路上。
“虞昭,我想着早一点来会好一些,这样还能挑个好位置。”
昨日她们来找上课的教室时,里面的学子还正上着课呢。
那个时候她们就注意到每间教室里面都或多或少地空出来了一些课桌,不出意外就是给此次通过入院考的五十位学子的。
虞昭微笑着点头,“恩,静姝你想得真周到。”
听着这亲切的称呼,李静姝耳朵微红,低着头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
虞昭怎么那么好。
不多时,虞昭走到黄字一班。
两人不在一个班,见虞昭到自己教室后,李静姝抿了抿唇,嘴角上扬,露出她那两个酒窝。
“昭昭。”
发现虞昭不排斥这个称呼后,笑意更是明显。
“那我就先走了,你快进去选一个位置,到时候用午膳的时候我来找你。”
“好,你也快去吧。”虞昭说道。
李静姝点点头,带着侍女转身离开。
在李静姝离开后,虞昭转头对玉翠道:“你先回去吧。”
玉翠点点头,“是,小小姐,我先将这包袱给您拿进去,等会儿午时我再来找您。”
“恩。”虞昭轻轻应了一声。
玉翠跟着虞昭一起走进教室,里面只是到了零星几个人,看样子大部分应该是往年的学子。
听到声音,他们抬头看了一眼虞昭,惊叹于她年龄如此之小。
书院虽说招收五到十二岁的学子,但实际上能考入书院的都集中在八到十二岁。
不过,很快他们又低下头学习起来。
其他人又关他们什么事,还是多专注一下自己,提升自己是最重要的。
只不过刚刚还有一些因早起有些分神的思绪突然专注起来。
五岁能考入这里,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劲敌啊,不能懈怠,到时候比自己小的人先考上童生那就有点丢脸了。
虽然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虞昭找了个靠窗上面又没放书的位置坐下,将玉翠递过来的包袱放好。
在玉翠走后,黄字一班的学子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看着他们的衣着,虞昭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然是寒门难出贵子,更何况是庶民呢。
这里面中有三分之一的学子的身后都带着侍从。
而剩下的人中也是衣着华丽。
有那么一两个衣着略微差一些,但好歹衣服没有补丁。
那一两个的是早就到了的,刚刚抬头看的人中就有他们。
不过也是,读书最费钱,笔墨纸砚,束脩,那一样不需要银子,庶民中有多少能负担起。
他们大多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
既没时间也没银子。
他们家庭大多不想倾家荡产去赌一个不大的可能。
吃饱喝足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就在距离辰时没多久的时候,一抹亮丽的身影缓缓地走进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只见那是一个身着浅粉色华服的女孩,她的衣裳材质上乘,处处都透露着华贵非凡。
她双手环胸,微微仰着头,脸上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高傲神情。
身后紧跟着一名侍女,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她。
她一进入房间,便开始环视四周。
最后她的眼神定格在虞昭身上,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朝着虞昭所在的方向走去。
待到走到虞昭面前,她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你就是虞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