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只要读个一到两段,到了苏辰安这里足足三段。
看没有难为到苏辰安,张夫子心里也是愈发满意。
让这几个小家伙在这等着,没过一会儿,他们的家人就从外面走来。
一个两个脸上喜气洋洋,他们竟然被请到了里屋。
那就证明他们的孩子已经得到了认可,苏有根和苏大壮提着手上的东西。
其他的人的手上也是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一些肉干,芹菜那些。
张夫子起身把他们的东西一一收下,确定在座孩子的家人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那一条路。
张夫子,看着下面摆好的4个蒲团,几个孩子麻利的跪了上去。
在庄重肃穆的学塾正堂,一幅孔夫子的画像高悬中央,目光慈祥而威严。
堂内,四个学童,安静而期待地跪在那里。
张夫子身着长衫,面容庄重而和蔼,他手持朱砂笔,缓缓走向首位学童。
口中念念有词:“朱砂启智,开蒙明智,愿尔等聪慧机敏,学业有成。”
随后,夫子轻轻用朱砂在几人的额头正中点下一点红痣,那一点朱砂如同智慧的火种,点亮了学童懵懂的心灵。
苏辰安的感受也是格外的新奇,这项传统在他们后世的时候早就已经摒弃。
其实这样庄重一点的形式,倒是让人整个心里都变得郑重而神圣了一些。
接着,就见张夫子移步至案几前,提笔蘸墨,在一张宣纸上苍劲有力地书写着,
口中依旧吟诵不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们四人们目光专注,神情肃穆,仿佛在这庄重的仪式中,已然触摸到了知识的神圣与庄严。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正堂,映照在夫子和学童们的身上,构成了一幅传承千年、充满希望的画面。
当他们完成仪式出来的时候,苏辰安也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从现在起,他可就真是一位古代地地道道的读书娃了。
家里人也尤其为他高兴,爷爷和爹爹他们嘴角的笑容就没有放下来过。
“儿子,你真棒,以后你可一定要认真对待功课,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咱们老苏家,可就靠你了。”
苏大壮的话音一落,自家爷爷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乖孙,以后你就好好读, 学费,读书的银子,你就不用操心,都有我们。”
苏辰安连连点头,心里那是感动非常,这种被一家人都期望,的感觉,并不会让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
毕竟这条路是他选择的,那么他就一定会把这条路好好走下去。
这也是为了他来古代走一遭,不留些遗憾,搞不好可以用它现代的学识,名垂千古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家子准备高高兴兴把家还,就见身后传来一阵马蹄车轮的响声。
等到几人下意识往后看去,就看到了人家苏财主主家的马车。
速度并不快,他爷下意识带着两人就靠到路边,想要让人家苏老爷的车赶紧过去。
谁知道马车赶到近前竟然停了下来,只见从里面探出一个十分富态,圆乎乎的大脸盘子。
苏老爷跟他孙子那真是一样的身形和脸型,主打一个圆。
“苏老哥这是回家,要不一同上这马车,让老弟也好送你们一程。”
一家人刚开始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不知为何这苏老爷突然对他们这般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