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见广播室老师折腾了好一阵,故障还没排除,甚至连原因都没找到,便对徐春雨说:“你去帮他看看。”徐春雨有些顾虑地回答:“这样不太好吧?他懂电器吗?”有人好奇地问。李卫东自信满满地说:“怎么不懂?他连电视都能安装。别听他瞎吹!”徐春雨连忙否认。但大家都纷纷劝说:“有什么关系,快去帮助修理修理。”徐春雨实在不好推辞,只好走上台去。他用手摸了摸扩音机,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原来是保险管烧坏了,可广播室里没有备有现成的保险管。徐春雨灵机一动,找来一根保险丝代替,不一会儿就把扩音机修好了。
典礼继续进行,主任接着刚才的讲话:“个别班不及格主要原因不在老师和学生,主要责任在我们领导身上,是我们没有统筹安排好。尤其是考试前几天,老师开会去了,我没有另外安排老师带着学生复习功课,以至……”听到此处,教师们又开始议论纷纷:“现在的年青人就是不一样,人家头脑里的条条框框少,胆子大,办法多,才来多久?学生成绩就翻了个儿,平时人家还劳逸结合,玩得欢呢!你看人家修理无线电,业余的比专职的还厉害。”大家都刻意避而不提个别班不及格的话题。他们心里都清楚,个别班的老师和上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中也有不少追随者,得罪不起。大家一个劲儿地赞扬这两个年轻人,可见对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有一定看法的,只是觉得问题太普遍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是这样,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
有人走上前去对李卫东说:“祝贺你,全学区第一名!”李卫东笑着谦虚道:“缺牙齿咬芝麻,碰巧了。”徐春雨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一下,笑着说:“你还会改词呢!今天怎么这么谦虚,如果下学期还能保持,我就真的佩服你了。”有位老教师也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他俩说:“好好干,你们年青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大有前途,争取今后转为正式教师。”
徐春雨自从下乡以来,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能回城。可他心里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自己家庭成分不好,母亲又出了事,别人都走光了恐怕也轮不到自己。如果能转成正式教师,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工作。
可是,散学典礼后的第二天,主任就把李卫东叫了去,对他说:“五三班班主任产假满了,下学期回校上班,你的代课时间就此结束。”这真的是因为班主任产假结束,才不让李卫东代课吗?个中缘由,不得而知。徐春雨一听说不让李卫东代课了,心急如焚,立刻去找主任,表示自己也不想干了,和李卫东一道,回到了生产队。
河边村的雪日与离别
春去冬来,时光流转,又一年悄然走过。虽是秋末,可河边村的寒冬却仿若提前降临。徐春雨和吴水月在这彻骨的寒冷中被冻醒。他俩上半年办理了结婚手续,简单请了几个知青和少数亲友吃顿便饭,便搬到一起住了。
徐春雨望着窗外透进的白光,轻声说道:“水月,你看天亮了。”说罢,翻身下床,披上衣服打开房门。刹那间,眼前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地上、房上、树上、山上,一夜之间,都被厚厚的白雪所覆盖。他兴奋得朝着对面窗户大喊:“卫东,卫东,下雪了,快起来看,好厚的雪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