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结婚后,我们一直遵循他家乡的走婚习俗。
不婚不娶,也不与双方亲戚往来。
自从丈夫进了基地,我和他几乎断了联系,手里仅存的,是一张结婚时拍的照片,还有他时不时寄来报平安的书信和汇款凭证。
看着女儿哭着问我,自己是不是野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放学都有爸爸接,那可怜的模样,我心疼极了。
又想起前段时间老公来信说,他把过年回家的机会让给了更有需要的人,今年依旧不能回家过年。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既埋怨又骄傲。
埋怨他总顾着别人,忘了自己的小家;骄傲则是他心怀大义,不拘泥于儿女情长。
我下定决心,要趁着过年给老公一个惊喜。
我打算带着女儿去基地探望他,一家人一起过年,也正好借此机会,跟老公商量我留在基地家属院陪他的事。
这些年聚少离多的日子,我实在过够了。
主意已定,我买了最快出发的火车票。
简单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带着女儿踏上了旅程。
经过两天一夜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了基地。
驻守的小哥看到我和女儿大包小包地出现在基地门口,立刻投来目光,还对我露出和善的微笑。
可我万万没想到,上一秒还笑着的他,在听到我的问题后,脸色陡然一变。
“你说你找陆逸轩,他是你老公?”
他的话让我一脸茫然,我甚至怀疑自己找错了地方。
我掏出地址反复确认,没错啊,之前我织的围巾、做的棉衣和鞋子,都是寄到这个地址的。
我忍不住问道:“基地里没有这个人吗?”
老公是军事指挥官,出于保密,他的信息不为人知,也有可能。
面对我期待的眼神,站岗小哥面露难色,“基地里确实有位叫陆逸轩的团长……”
我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女儿也高兴地喊起了爸爸,一家人即将团聚的喜悦涌上心头。
可小哥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冷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可是……人家早就有随行家属了,婚礼还是在基地里办的。这位大姐,您是不是找错人了?”
我的世界瞬间天旋地转,我的丈夫有了随行家属,还办了婚礼?这怎么可能?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小哥的一句话又让我燃起一丝希望。
“您要不找人打听打听,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说不定您说的和我知道的不是同一个人。正好,秦大娘来了,您可以问问她,她可是基地的百事通!”
说完,小哥热情地招呼秦大娘过来。
小哥说得对,这年头叫逸轩的人太多了。
我连忙挂上最和善的笑容,向大娘打听起来。
可上一秒还夸我女儿听话的大娘,在听到我的话后,嘴角的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厌恶。
“你说你老公叫陆逸轩,蜀都的?还是个团长,跟你结婚是十年了?这是他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