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来,四皇子还是会卖大皇子和太子面子的。
作为勋贵,文山侯跟太子一系,水火不容。
他跟大皇子,却是出生入死,大皇子甚至还救过他的命。
虽说他是被救的那个,但两人关系毕竟不同,他也就求到了大皇子面前。
到现在为止,大皇子虽然跟勋贵们亲近,但还没有任何一个勋贵,真的投到他的门下。
一位显赫的侯爵,这份量无疑是极重的。
大皇子动心了。
这才有了他连夜赶到禹王府。
“四弟答应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他会想办法做到的。陆家的功劳摆在那里,实在不行,本王亲自求情。虽然没办法赦免陆小六,起码能让他留个后。这也算对得起你爹和你几位兄长的在天之灵了!”
大皇子之所以违背自己之前的原则。
文山侯的投靠,是原因之一。
陆家之前立的那些功劳,同样是他愿意这么做的原因。
陆家的牺牲太大了!
他们不应该就这么没落。
“多谢王爷!!”
仅仅4个字而已,文山侯的声音已经哽咽。
大皇子点头,闪身离开。
看着大皇子离开的背影,文山侯擦了擦自己眼角滴下来的泪水。
然后,他又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禹王的院子。
“大皇子跟这位禹王殿下的关系,怕是不一般啊!”
本来这么一件事情,大皇子进去直接说就行了。
如果两人关系一般,大皇子根本待不了多长时间。
但是刚刚,大皇子在里面待了将近半个时辰。
这么长的时间,恐怕不光是为了解决那么一件小事。
除了大皇子跟太子之外,朝廷其他的勋贵和大臣没人登门。
高寿隐约察觉到,事情可能不对。
他立刻调集暗卫,专门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入调查。
如果案子真的已经摆在明面上,应该不会只有大皇子和太子来求情。
文山侯以为,他这位四皇子在京都内没有什么交际。
但真实的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高寿在梁都,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比如说熹妃娘娘那里,再比如说他那位干伯伯,两位干叔叔哪里……
都能跟他说的上话。
这么大的案子,这几家一家都没有掺和进来吗?
高寿显然不信。
暗卫调查了两天,把消息传送到高寿面前。
就是700万两!
至于说这钱怎么来的?
是边境上的走私,他们走私出去了一些私盐,还有一些茶叶和布匹。
大梁的位置极为优越。
除了大泽湖那边,海上也有天然的盐场。
食盐资源丰富,价格自然也就不算高。
但大梁之外的几国,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极度缺上好的食盐,同时也缺棉布。
把这些东西走私过去,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皇帝陛下要捞一笔,总不能真的去动老百姓的利益,他就把主意打在了这上面。
说白了,忠勇伯就是个干事儿的人而已。
暗卫们发现数量不对,把消息报到了皇帝陛下面前,这事情才大白于天下。
“不对!刚刚好七百万两,一两不多,一两不少。你们觉得可能吗?再去查,这一次不仅局限于国内,连国外也要查!去大魏,去白宋,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的真相查出来。”
负责办这件事情的暗卫队长,在接到命令的时候,忍不住看了高寿一眼。
“可是觉得,本王不应该这么追根究底?”
高寿问道。
“属下不敢!”
“不敢,而不是没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