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个小队下辖4个分队,每个分队为一个攻击群,8名步枪手冲在前面,4名机枪组成员拖在后面。
小队直属的掷弹筒分队跟在中间,受到整个小队步枪兵的保护,一旦对方的火力点暴露,机枪组就会火力压制,掷弹筒组趁机发射榴弹,将对方的机枪火力敲掉。
这就是鬼子常用的班组战术,一招鲜,吃遍天,中央军在使用机枪时战术呆板,往往几个点射后就会被鬼子的掷弹筒敲掉。
打阵地战,双方技战术不在一个层面上。
七连的班组战术是楚雄根据后世“三三制”改良的,这套战术能有效的克制鬼子的班组战术。
对付鬼子还是尽量少打阵地战!
宫下小队拉开标准的散兵队型,士兵与士兵之间相隔一到二米,就算一颗手雷下去,也就能炸到一两个鬼子,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宫下小队的小鬼子们冲锋时将腰弯的很低,随时准备趴下还击,难缠的很。
为了增加杀伤效果,只能放近了再打!
宫下小心翼翼地往前突进,这些八路军太沉得住气了,越往前突进他的心里越发慌,他总感觉有一双猎人的眼睛在盯着他,让他如芒在背。
宫下的感觉还真是灵,此时在80多米远处的八路军阵地,七连一排5班新战士李铁柱正在用手中的三八步枪准星瞄着他。
这是李铁柱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他的家就是李家村的,世代以打猎为生。
从小就跟着他父亲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他爹也参加了李家村的民兵连,是一名班长。
李铁柱在心里一次一次地告诉自己,这些都是野兽,不是人……
“叭叭!”
李青的枪声就是命令!
宫下一听枪响,条件反射地就往地上趴,可惜他还是反应慢了一丢丢
李铁柱的枪响了!
一颗6.5毫米的子弹准确地击中了宫下的天灵盖——
铁柱本来要打他的眉心的!
宫下非常不甘心地倒了下去……
当子弹击中鬼子天灵盖的一刹那,铁柱仿佛看到了对方乳白色的脑浆喷射而出,喉头一甜,忍不住就吐了出来……
这跟在老林子里打狍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铁柱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居然傻在那里了。
5班长楚大鹏一把将李铁柱拉下了战壕,与此同时,几颗机枪弹击中了铁柱趴着的地方。
楚大鹏来自大别山深处的楚家庄,跟连长楚雄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两个人几乎是光屁股长大的玩伴。
一起参加红军,一起挺过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还救过楚雄的命,是地道的老兵。
当鬼子的机枪组架起机枪的时候,他就预感到了自己班这个新兵蛋子有危险,及时出手救了他一命。
铁柱可是一个好苗子!
“铁柱,就当杀了一头狍子!快点,鬼子上来了!你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你!”
楚大鹏摞下一句话后就没再勉强铁柱,探出头来,对着一个鬼子军曹就是一枪,军曹应声倒下。
楚大鹏随手就推上一颗子弹,继续寻找射击的目标。
远处,一个鬼子掷弹兵猫着腰从一个弹坑内探出头来,观察了一下八路军的机枪火力,将掷弹筒的角度调整好,竖起大拇指,简单地瞄准了一下。
随手从副射手手中接过一枚九一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是两用的,既可以徒手投掷,又能用“十式”掷弹筒抛射,对付机枪火力非常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