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冬梅蒋双云的其他类型小说《穿书六零:大院职工有空间李冬梅蒋双云全局》,由网络作家“戚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蒋双云看着面前穿着整洁,面色红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知道这是要商量孩子的事了,打发几个小娃娃在院子里玩,只抱了最小的陆元圆进屋。刚想说话呢,又被打断了。“老太太,要不你先听我说一句?”贺美珍不听,让蒋双云自己找个地方坐,关上门,顾自讲起了故事。这还是个执拗的老太太。蒋双云心想。但故事讲得还挺曲折离奇的......“......总之,陆家替别人养了儿子,不是件什么光荣的事。入你耳,封你心,连元旦都不要告诉,这是为他好。”听完故事,蒋双云顿悟了。总算是明白陆家人为什么对元旦和元笑几人会这么区别对待了,原来陆大春根本不是陆家人,元旦的亲生妈妈,王晓丽才是。而陆家人自矜注重血脉,所以在陆大春这个当过兵,身份光荣,能为陆家带来荣耀与庇...
《穿书六零:大院职工有空间李冬梅蒋双云全局》精彩片段
蒋双云看着面前穿着整洁,面色红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知道这是要商量孩子的事了,打发几个小娃娃在院子里玩,只抱了最小的陆元圆进屋。
刚想说话呢,又被打断了。
“老太太,要不你先听我说一句?”
贺美珍不听,让蒋双云自己找个地方坐,关上门,顾自讲起了故事。
这还是个执拗的老太太。蒋双云心想。
但故事讲得还挺曲折离奇的......
“......总之,陆家替别人养了儿子,不是件什么光荣的事。入你耳,封你心,连元旦都不要告诉,这是为他好。”
听完故事,蒋双云顿悟了。总算是明白陆家人为什么对元旦和元笑几人会这么区别对待了,
原来陆大春根本不是陆家人,元旦的亲生妈妈,王晓丽才是。
而陆家人自矜注重血脉,所以在陆大春这个当过兵,身份光荣,能为陆家带来荣耀与庇护的养子也死了后,干脆与养子的再婚对象,也就是原主断了关系。
因为本来也没什么关系......
“老太太,那,”此刻,蒋双云只想确认一个问题。
陆大春那边的亲人关系都处理干净了吗?自己不会以后突然冒出一个婆婆,孩子们冒出一对爷爷奶奶吧?
“不要打断我说话,没礼貌。”贺美珍瞅了瞅蒋双云,幽幽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死的死,埋的埋,那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接下来说的话,”
蒋双云嘴角抽了抽,这老太太一直这样么?不过确认不会突然冒出一对公婆,叫她放心不少。
“我们陆家在海外有点关系,前段时间本来准备走的,没走成,过几天肯定是要走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
元旦是陆家的骨血,打小我就当眼珠子护着,自然要带走,可他总喜欢往你那里跑,跑了还不想回来,你说说这应该怎么办?”
蒋双云敛下眼底的诧异,不接话。
贺美珍皱了皱眉,“你为什么不说话?”
甚至于听到他们要出国的事,连吃惊的表情都没有.......
“老太太,我在听你说呢,不想打断你说话,免得又被说没礼貌。”蒋双云敷衍道。
贺美珍一噎,以前倒是不知道大春另讨的媳妇这么喜欢耍嘴皮子,从进门开始,就一口一个老太太的,真会膈应人,得亏她涵养好,不和小辈计较......
“我跟孩他几个叔伯商量过了。元旦这孩子确实欢喜你,陆家也想留个根在这,所以,我们决定尊重元旦的意见,让这孩子跟着你。”
见蒋双云还是不说话,贺美珍只能继续道,
“放心,我们陆家不会亏待你。其实我当初是给晓丽准备了一笔嫁妆的,可晓丽不要,现在我把它给你。”
说着,贺美珍从床头暗格里摸出一包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看起来硬硬的。
“现在世道变了,穷人有底气,富人不敢出头,我们陆家往上数两辈,也算个大户,后来舍的舍了,捐的捐了,如今手里也不剩多少......”
贺美珍抽出两条大黄鱼,想了想,然后又慢蹭蹭抽出一条,
“两条是晓丽的嫁妆,另一条我额外添给你的。”
蒋双云眼睛亮了亮,却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静静地看着。
“长者赐,不可辞。收着吧。”贺美珍以为人是不好意思直接要,打算推辞一番,再收下,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这套假惺惺的做派,但考虑到外孙还要人帮忙照顾,说话尽量客气着了。
谁料这个便宜儿媳妇却是一点不客气,竟想5根全要!
“老太太,你也别藏着掖着了,你东西都准备好了,不就是打算给我的么?”蒋双云心里跟明镜一样的,怕是对方还有什么要求,但她不打算听。
“老太太,你全给我,我送给你一个消息。”蒋双云十分真诚道。
“什么消息?”贺美珍一愣,对上蒋双云自信的神色,竟真将大黄鱼往前递了递。
蒋双云笑眯眯收下了,“你们也清楚,再往后,局势只会愈发不明朗。
一个孩子,5年是幼,10年精心庇护,20年足够她长大成人,若仍担心挫折,三十年,四十年......总有拨云见日的那天。要实在受不了语言不通,难离故土,可以试试去港城。”
这话一出,贺美珍惊异地看了便宜儿媳妇好几眼。
陆家身份总归有点瑕疵,他们不想一直战战兢兢地生活,就想着出去避避风头。但从没有人给过他们这么直接笃定的出路,好像什么都在掌握之中一样。
什么拨云见日,一片艳阳,说得她一个老太太都想再多活两年了......
“然后,你们要走,请务必走得干干净净。到了地方,也不要尝试往我这里寄任何信件,以免牵连你的外孙。”想到后些年的事情,蒋双云神情陡然严肃。
在这个连亲人之间都能够互相举、报的年头,如果被人看到有她来自海外的信,她不敢想象后果。
“老太太,我说的这个事情很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背井离乡的人,就应该跟死了一样,不要再做些多余的事情给别人带来麻烦,望周知。”蒋双云怕老太太年纪大了,忘事,又提醒一遍。
什么叫跟死了一样?
一个小丫头片子,才高看一眼,没想到竟然是个无法无天不讲究尊卑的!
贺美珍气得二佛升天,但她向来标榜自己如琬似花,是个有涵养的人,纵使心里再气也没让自己做出什么拍桌大怒的行为来,
只是捏着口袋里再不敢示于人前的珠串子,不断默念着,这是要替她陆家看门的,要替陆家看门的......
“信,不写就是了!我们走后,这房子就留给元旦,钥匙暂且拿给你保管,你得了便利,得替元旦守着这房子,替我们陆家守着这片地。
落叶总有归根时,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的,到时......”
“老太太,这个你还真是为难我了。你们一走,倒是轻松了,叫我守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收走的房子等你们回来,我有心无力。”
这倒不是蒋双云危言耸听吓唬老太太,六七十年代,房子最是紧俏,要是知道主人不在了,成了无主之物,肯定谁都想来分两杯羹。
至于儿媳,外孙,那是什么?不是都说了断绝关系吗?出殡的时候,这么多人看着的呢?
所以,蒋双云并不是很想趟这趟浑水。
“怎么会被收走呢?我这是私房!那年街道登记,特地托人批地新建的房。”
“哦......”蒋双云挑眉问道,“那陆家之前的房子是怎么没的?”
他们陆家之前的房子怎么没的?自然是被......老太太语结,活了一辈子,第一次无言以对。
“你走,你赶紧走,把你带来的东西也提走。我不想留你们吃中饭了。”
见老太太被气得直哼哼,蒋双云勾唇笑开,叫了元旦进来,让祖孙俩抓紧时间说说话,她则去收拾几件便宜儿子的衣服。
嘿!奶奶不要他了!陆元旦机灵的脑瓜子一转,乐了,
立马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妈身后一起收拾,看到什么拿什么,黑亮的眼睛骨碌碌转,还要领着后妈和弟弟妹妹们去家里厨房搬粮食。
贺美珍眼皮子颤了颤,最后索性闭眼,眼不见为净。
蒋双云当然没让几人去搬粮食,带来的东西也都留下了。虽然谈判提前结束,还有些东西没聊妥,但总的下来,今天这一趟她还算满意。
本来她是想要钱要票,结果人家直接给她砸了几根大黄鱼,倒也行吧。
要知道,曾经鲁迅先生可是用三条“大黄鱼”买下过一座四合院,可见这东西还是很值钱的。
民国时期一斤算16两,大黄鱼一块十两,约300来克,放到金价上涨的2024年,五条大黄鱼,起码能值个七八十万!
六十年代的第一桶金她也是挣上了!
她仔细想过了,养崽嘛,养一个也是养,养一窝也是养。反正都决定养三个,再多一个,大的溜中的,中的溜小的,说不定她还能省点心......
————“妈,奶奶说他们要走,要走哪里去?”回去的路上,陆元旦背着个小包袱哼哧哼哧地跑来跑去,一点不嫌累。
“不知道。”蒋双云摇头。
“嘿嘿。咩咩。”机智的陆元圆告诉哥哥。
妹妹笑得可真猥琐啊,陆元旦心想。算了,不知道就不知道吧,管奶奶去哪呢,反正他有人要!
“以后可放心了?不会再送你走了。”蒋双云瞅瞅便宜儿子。
也不知道从哪学的,从小心眼就这么多,为了引起关注,把自己说得跟棵没人爱的小白菜一样,还跟弟弟妹妹哭上了!
什么在陆家总被欺负,总被骂,还吃剩饭......这些话也不知道掺了多少水分。不过,要说陆家人对陆元旦十分疼爱倒也不尽然。
王晓丽的哥哥和弟弟都已经娶妻生子,各自有自己的家要顾,陆老太太和陆老爷子虽然疼惜自己的亲生女儿,但年纪大了,底下孙子孙女又是七个摞八个的,能分到元旦身上的关注总归会少上几少,
不然,陆元旦也不会在原主身边长大,如今,又要舍了这个外孙,全家去往国外......
当然,陆家有家底子,物质生活还是尽可能在满足。
因着这个唯一的外孙子,前些年,不少吃的喝的跟着一起进了原主的小家,现在,又给了她五根大黄鱼,也算是为人长辈的一片拳拳之心吧。
但就是这样,愈发显出陆大春死时,陆家人对原主几人的不近人情。好在几个孩子都是心思大条的......
“放心了,放心了!妈,以后你就是我亲妈!”
因为自小在蒋双云身边长大,其实陆元旦一直以为蒋双云就是他亲妈,但每次回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总告诉他,现在的这个是后妈,他的亲妈死了。
一开始他并不理解死了是什么意思,直到爸爸也死了......
“嗯,以后我就是你亲妈!放心吧,有妈一口肉,少不了你们一口汤。”
陆元宝听到,忙伸出胖指头戳了戳,“妈妈,我也要吃肉肉!”
“嗯,好好好,给元宝也吃肉。”蒋双云好笑地哄道。
陆元宝立马高兴得蹦跶蹦跶的。
陆元笑欢快的小麻花揪也晃起来,弟弟有一口,妈妈肯定不会少了她的!
“拗拗~拗拗~”陆元圆窝在妈妈肩头,呼喊着肉肉,拍着小手,也乐上了,时不时给路上的人笑一个。
就这么一路到了家门前。
“双云,你这一大早的去哪了啊?看你还提了东西,是回娘家吗?”
周玉芬带着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玩,看到蒋家闺女又提了不少东西进屋,几个娃娃手上也掂着几个小包袱,眼睛止不住地打量。
“没去哪,周婶,我先回屋了。”蒋双云淡淡颔首,转身领着几个小娃娃进屋。
周玉芬皱眉,这蒋家闺女跟她们话是越来越少了......
下午吃完饭,午睡醒来,蒋双云本来打算领着几个小家伙出去逛两圈,随即想起月末街道会上门发粮票,就先领着几个娃娃在家里看书,认几个大字。
————“小蒋,你家这个月定量是70斤,你看对不对?”街道办王主任让本人再核对一遍。
“嗯,是对的。”蒋双云点头,单位给原主的定量现在是27斤一个月,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是10.5斤,家里有两个,合21斤,然后小元圆不满三周岁,只有6斤,
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按规定是16~21斤,元旦的粮食关系一直在原主这,所以再加上他16斤,总共70斤,没错。
然后油票一个人头二两,肉票共两斤,豆腐每人月4小块,肥皂票一张半块,煤油票两斤,糕点票一斤,再加60块蜂窝煤票,
鱼票每人是半斤的量,鸡蛋票也有几张,“5市两3市两2市两”的都有,记忆里,2市两的票只够买俩鸡蛋。
至于烟票、酒票、自行车票那是不用想的。棉花票、布票应该要等年底了,
布票现在每人每年只有2尺一寸,棉花票也有削减,现在大家都寄希望于市里运作得好,年前能再多发上几张副食品票......
“那行,粮本你收好,我去下一家了。”
“好,谢谢王主任,王主任慢走。”挥别王主任,蒋双云转身回屋将粮本妥帖收进空间,这可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她手头是有些粮食不假,但那些东西迟早坐吃山空,还是得开源!
她得好好想想,这个年代能不能找个什么稳当的副业,首先排除投稿。
虽然利用闲散时间就能写稿,看起来相对轻松,但这个年代领稿酬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再过几年,连稿酬制度都要没了.......
蒋双云继续道:“是大春认识的人,还挺靠谱的,到时候让妈帮我炼一下,油渣咱们包顿饺子吃。
对了,哥,面粉和腊肉你一会儿记得提回去,我应该马上也要有腊肉吃了......”
“什么叫应该马上?”
“我们局里定了几头猪,要发猪肉了。”
“那分到你能有几口?”蒋双民是个脚踏实地的,觉得自家妹妹应该是叫人画了大饼。
“我能分到几口不重要。主要看副主任能分到多少。”见蒋二哥不解,蒋双云将事情前因后果大概讲了一下,
“总之,后勤主任做主,把副主任的国庆福利划给我了,不知道能有几斤肉。”
“双云,你那同事是不是经常给你气受?”这会儿肉不肉已经不重要了,此刻蒋双民注意力全在妹妹被污蔑了这件事上,
还有那个什么副主任,这样的人居然能当副主任?
不知道一个同志的名声有多重要吗?就算有事实证明不是双云,但事情闹成这样,流言肯定少不了。
“双云,要不要我,”蒋双民想了想,最近报社正好有一个单位采访名额,要不就去电报局里走一圈?
“她哪里能给我气受?二哥,你放宽心。工作的事我能搞得定。他们两个明天还要给我念道歉信呢。”一个被调查的副主任,一个光长年龄的同事,蒋双云只当是过客。
“我怕这个副主任以后为难你。”蒋双民担忧道。
“那他应该没机会了。”蒋双云又说了副主任被调查的事。
蒋双民忧心稍收,但还是叮嘱道,“要是有什么事,记得一定给家里说,我们也好给你出出主意。”
“嗯,好。”蒋双云笑着点头,见蒋家二哥不吃鸡蛋,把鸡蛋碗往他面前推了推,又盛了一碗扎实的饭。
吃完饭,天色开始暗了,蒋双民帮着收拾了碗筷就要离开,蒋双云让把面粉和腊肉带回去,蒋双民却是不肯,最后在蒋双云的坚持下,才把腊肉提走了。
..............
“......妈,别给我拿碗筷了,我在双云那里吃了来的。”去到大哥家,见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他妈马上要去给他拿碗筷,蒋双民取了车把上的腊肉忙道。
蒋双栋微微皱眉,“你怎么还在双云那里吃饭?双云那里粮食本来就不充裕,你吃得又多。”
蒋双民汗颜,“我是说不在那里吃的,双云想找人说说话。”
“那她放假怎么不回来?”蒋母向红霞心疼道。
“想找人说说话,上次还赶我走呢?”蒋双栋有些不是滋味,等看到弟弟手上那一挂腊肉,眉头皱得更高,“你怎么把肉又拿回来了?”
“双云不收,说国庆回来吃饭,想尝尝妈的手艺。”蒋双民把腊肉提给她妈,又道,“妈,双云说托人订到了一块板油,让你到时候帮她炼一下油。”
听到闺女国庆要回来吃饭,向红霞高兴了,把腊肉挂到厨房,等着国庆给闺女做她最喜欢的干豆角炒腊肉。
“炼油小事情,叫她尽管提回来,不过她托谁弄到的猪板油啊?这可是好东西,排队都买不着的。”
向红霞节前就一直想弄块猪板油,但这东西比肥肉还难搞到,最后是找人定了两斤五花肉。
蒋双民:“说是大春认识的,人挺靠谱。”
“那那人结婚了没?有没有娃?条件怎么样?”蒋父蒋伟国一听靠谱,就寻思上了。
蒋双栋也想起事来,“诶,双民,你不是说要介绍你同事和双云见一见吗?双云怎么说?”
蒋双民摇头,“双云说暂时没那心思。”
向红霞叹气,“这是还想着大春呢。你说大春这孩子,人确实不错,就是那陆家人不怎么样,断了关系也好,就是元旦那孩子......”
“那孩子现在双云带着呢。”蒋双民提前给爸妈打个预防针,“具体我也不太清楚,等国庆双云回来,叫她好好给说说。”
向红霞:“怎么又双云带着了?三个孩子负担就够大了,现在又多一个,双云还能吃上饭吗......”
蒋伟国:“这多一个,双民你那同事会不会介意?”
蒋双栋:“陆家这是吃定双云了?真当我们蒋家没人是不是......”
蒋双民:“......”
周慧看着桌上几个蒋家人你一言我一语,面无表情吃着饭,偶尔给三个孩子夹两筷子菜。
这种话题她一般是插不进去的,当然,她也不想插。反正自从陆大春死后,整个蒋家就变得奇奇怪怪。
家里顶梁柱忽然没了,其实她也是同情这个小姑子的,但是蒋双栋真的做得太过分了。
居然拿她娘家的东西去补贴自家妹妹,一次两次就算了,还来第三次第四次。
公公婆婆看到了也不说,显然是默许了。
最后她发现整个蒋家竟然是这个小姑子最明事理,亲自给她退了几个鸡蛋回来。至于其它的,已经吃进肚子里了,给她说了几句道歉的话,又说会找机会还回来。
那她还能真让小姑子还不成?自然是说不用了。
况且,现在每家每人的定量就这么点,说还,拿什么还呐......
蒋双民带完话,在爸妈这里又坐了会儿才回去。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大黑了,爱人李红艳正在洗碗。
“孩子们睡了?怎么这么晚才吃饭?”蒋双民进屋,径直走向灶台,“我来洗吧。”
“就两个碗,马上洗完了。”李红艳侧身,没让自家男人沾手,“本来是想等你回来吃的,看到时间不早了,猜你是在爸妈那边吃了再回来,我就自己先吃了。你是吃过了吧?”
“嗯,我在双云那边吃过了。”
“你不是去爸妈那边吗?怎么又去双云那边了?还留那吃饭?”李红艳有些诧异。
“妈让我给双云送点东西。”蒋双民道。
李红艳想都不用想,“妈是不是让你把我那腊肉也一起送过去了?”
没一会儿,李红艳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儿子,“那爸妈,我们也回去了。”
“等等,你们也拿条鱼回去吧!还有双云替双民弄来的那红豆糕记得拿上,可别忘了。”向红霞拿来一包红豆糕,又回厨房用草绳扎了条两斤的鲫鱼出来。
“这......”李红艳看向小叔子,又看向丈夫。
“嫂子,不用看我,这鱼是我给爸妈送的节礼,全凭他们做主。”蒋双华道。
蒋双民看向大儿子,点头,“奶奶给的,拿着吧。”
倒是忘了红豆糕的事了,也忘记给双云拿钱了......
蒋美林听话,马上把啪啦啪啦甩尾巴的鱼提手里。
如果说这鱼给姑姐是心疼,那给二嫂,她就是巨巨巨心疼了?十斤鱼全是节礼?!那美建、美凤吃什么?
周美美盯着一点不想事的男人,咬牙切齿的。
“剩两条,双华你们也提一条回去。”向红霞又开口安排道。
听到婆婆这话,周美美总算没这么难受了。好在公公婆婆大面上是公平的......
“好嘞,妈,就等你这句话了!”蒋双华笑眯眯的,立马去抓了一条来,用草绳系着,让儿子拎到。
这臭小子,二十好几了,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向红霞挥了挥手,“你们也走吧?”
蒋双华:“啊?就走啊!”
蒋伟国觑了眼,“怎么?还不想走?”
“不是,我是寻思着妈也让大哥送送我们......”
向红霞:......
蒋双栋:......“走吧?”
“走走走,我坐前面,大哥你稳当点蹬......”蒋双华坐到前面大杠上,跟只小鸟似的,嘴里还叨叨咕咕,
“唉,这没自行车还是不方便啊!要是什么时候我能搞到张自行车票就好了!”
坐在后座上的周美美心里一动,要是有自行车票,她立马把那188取出来!
向红霞和蒋伟国对视了一眼,这不巧了么?不过还是晚点说,编个好来处,免得被问来问去。
.......回到家,蒋双云把油坛子锁进橱柜,又找了个机会,把饺子和鱼放空间了,回头一看,几个娃娃已经是昏昏欲睡,就没给洗澡了,让抹个脸,泡个脚就上床睡觉去。
陆元旦揉揉睡眼,“妈,明早还吃油条和包子吗?”
蒋双云:“明早吃饺子。”
陆元笑:“外婆家的饺子好吃。”
陆元宝:“饺子好吃!”
陆元笑:“好呲~”
“嗯.......睡吧,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一夜无梦。第二天蒋双云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九点了,两个男娃娃已经醒来,在上下铺窜来窜去。
应该说陆元旦单方面窜来窜去,动作倒是轻巧,跟个猴儿似的。
陆元宝上次爬上铺被妈妈说了,不敢再爬,就只在下铺伸胳膊伸腿顶铺盖。
陆元笑也醒了,躺在妈妈旁边安心地伸展四肢,咧着小葵花脸,吸收太阳光。
“唧唧,mua哇哇~”陆元圆在两条懒虫虫中间蛄蛹蛄蛹,声音软软地哼唧两声,见都不搭理她,识趣地滚角落里啃小脚丫子去了。
“元宝,走,我们刷牙去!”陆元旦玩饿了,把弟弟逮起来,洗脸刷牙等吃饺子。
陆元宝摇头,“晚点的。”
“已经很晚了。”陆元旦表示。
“很晚系多晚呀?”陆元宝好奇,黑黑的眼珠子睁得大大的。
“很晚是100点。”陆元旦知道100,上次妈妈给他们数过的最大的数字就是100。
“没有100点。”陆元笑支着脑袋,发表自己的看法。
“肯定有100!数字就有100,外婆昨天还数了100只饺子。元宝你说是不是?”
陆元宝看看有大拳头的哥哥,又看看有大立柜钥匙的姐姐,无助地呜呜道:“元宝不知道~”
蒋双民点头,看向爱人道:“红艳,你是不是心里不高兴?”
“没有。东西送到爸妈那边了,他们想怎么处理是他们的事情,我没意见,也没什么不高兴的。”
“红艳,”蒋双民拥住爱人,心中柔情百转,
“红艳,今天我带着东西过去,爸妈他们夸你腊肉做得很漂亮,我当时觉得特别有面子。
后来那腊肉我是给双云送过去了,但双云没要,还说国庆提块板油锅里熬油渣包饺子吃。过两天我们早点过去包饺子,妈给咱们炒腊肉吃。”
“嗯,知道了,知道了。你不用给我说这么多,我真没生气。正好有油渣,过两天我再带两捆粉条过去,多包点,让双云拿饭盒再装点回去,少做顿饭也是好的。”
“红艳,还是你考虑得仔细。我就不知道要带粉条。”
李红艳嗔了眼自家男人。哼,就会说点漂亮话。不过真遇事了,还算扛得住。反正都是一家人,她也懒得计较这么多了,就这么处着呗。
左右小姑子不是那种爱作妖的,公公婆婆还算是明理,而且住得不近,没太多糟心事,她其实还挺满意目前这种日子的。“行了,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那我先去抹个澡,你等着我。”
“赶紧去你的。”听到丈夫充满暗示性的话,李红艳感觉一张脸红臊臊的,没忍住捶了男人两下。
她知道,自家男人一直想要个闺女,可是已经三个儿子了,万一再生,又是个儿子怎么办?
而且,她们两个人都要上班,她娘家那边现在两个嫂嫂都怀着,婆家这边,孩子也多,真生了,找谁带去?
————“好了,睡吧睡吧。快别滚床了。”蒋双云起身逮到两个滚床的臭小子,把他们折好塞进被窝。
陆元旦睁着一双又亮又大的眼睛,“妈!我好高兴,我睡不着。”
“哥哥高兴,元宝也高兴~”陆元宝从被窝里拱出个脑袋,笑得又傻又甜。
“高兴也不能滚床,妈妈明天还要上班。”陆元笑一贯地贴心,晃了晃脖子上的钥匙道:“你们再吵吵,我明天就制裁你们!”
“制裁”这个词还是陆元笑跟院子里的几个大哥哥学的。
陆元宝也知道意思,小嘴巴立马捂得紧紧的。
“蛋蛋~”陆元圆虽不知道制裁什么意思,不过她跟姐姐是一边床床的,是一起的,就抠抠脚丫子对两个哥哥喊坏蛋。
“不是蛋蛋,我是元旦。”陆元旦瞅瞅小妹妹,又瞅瞅大妹妹,“我是哥哥,你们以后得听我的!”
“既然是哥哥,就得做好榜样。快睡觉,再不睡觉,明天就独独不给你做好吃的。”
蒋双云一锤定音,陆元旦听到妈妈要独独制裁他,瞬间噤声。
蒋双云满意上床。几个屁大的小不点,拿捏。
..............黑夜沉眠,晨光熹微,眼睛一睁,又是新的一天。
蒋双云给几个小家伙留好了早饭,便去上班,听六千字的道歉加检讨。
总的来说,乏善可陈。不过听完,看到大家的反应,她渐渐悟出点东西。
这几千字不仅仅是念给她听的,也是念给人心浮动的电报局全员的————
正逢局里精简,都安分点,别闹事,否则就不是取消国庆福利这么简单的事了。也别仗着是老员工,老干部怎么怎么样,犯了错,照罚不误......
“双云,还真叫你说中了,局里要把底下的临时工都精简掉。”下午回来,李冬梅拉着蒋双云神秘兮兮聊了两句,“中午我回去,我隔壁院子里一个小同志拉着我在哭,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哦。”
“已经出名单了?”
“没有。上面还在讨论呢,说是吵起来了。这个我是听隔壁院子小同志说的,人家也是听另一个小同志说的,据说那小同志有亲戚起码是主任往上的,提前给她透了点消息,让好好表现。
本来不是说要一刀切嘛,有好多个干部的子女甥侄也是临时工,不同意,说是太绝对了,提出精简掉一部分表现不好的老职工,表现好的临时工留下,
但又有人觉得不一刀切,留下几个临时工,会显得搞特殊,也不同意,
反正最后就吵起来了,也没个定论的.......”
蒋双云竖大拇指,“冬梅姐,你这情报信息可以啊!”
李冬梅摆摆手,谦虚上了,“啥啊,也就那样吧。主要是上面漏得跟个筛子一样,想不知道都难,这会儿估计好多人都晓得了。”
蒋双云瞅了瞅周围,发现都在悄悄说几句,禁不住感慨一句“人情社会。”
这个搭着那个关系,那个搭着那那个关系,都想为自己人张罗张罗,最后你说一嘴,我说一嘴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可不是么?”李冬梅深以为然。现在自己认识的那两个小同志估摸着也知道消息了,说不定晚上还会找到她家来。
可她也没办法啊。
要是真来,那她也只能让好好表现了......
“算了,这些事还是得等上面做决定,先不说这个了。你这次过节是打算去你娘家那边过吗?”
“嗯,我得去坦白从宽。”说到这个,蒋双云还真有点头疼。现在她不仅要坦白打胎的事,还有元旦的事,也得好好组织一下语言。
是了,那事双云还没同家里人说的。李冬梅顿时同情地看了眼妹子,“双云,姐精神上给你鼓励,然后再支持你两个咸菜疙瘩。”
“谢谢你嗷,姐。”蒋双云更愁了,现在只盼着赶紧发国庆福利,到时候她左手几斤肉,右手两块板油,蒋家父母能稍稍宽心点......
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天终于是来了。
临放假前一天,局里通知大家排队领福利,蒋双云排队领到一对搪瓷杯,两盒蛤蜊油外加八个麻饼,刚回办公室,又被后勤主任叫去领猪肉。
两大块猪肉,用草绳系着,感觉远远不止十斤。而且上面那一块还是特别漂亮的五花肉。
“如果变天......这个事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二哥你把这份报纸收好,以后说不定会有用。”
蒋双民一向是个聪明人,妹妹一句“如果变天”,让他不由得发散思维。
断清关系有好处,也就是说如果不和陆家断清关系可能会有坏处,会有什么坏处呢?什么坏处,必须断清关系才能撇开呢?
难道是......蒋双民眉心深锁,想起一件事情来。
据说陆家老爷子以前有一个妹妹,战乱的时候,被一个外国人所救,之后跟着外国人出了国,陆老爷子留了下来,后来在他们申城安了家.....
这么说的话,那陆家就是有海外关系的,难道是被追究了?
等等,陆家一个人都没有,不会是出国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关系肯定是断得越干净越好,
当初陆家不讲道理情面,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双云,你考虑得很好,我可得把这份报纸收好了!以后真有什么事,也牵扯不到你身上来。”
蒋双云见二哥脸色变来变去,然后下了结论,猜他应该是有所猜测了,就也没再多说,总之个中缘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行,那既然这样,我就走了,给大哥和双华也递个信......”
“二哥,你再等会儿的,我蒸锅窝窝头和一锅高粱粑粑,正好你要去大哥和双华那边,给他们也送点过去。”
“不用了。”蒋双民拒绝,双云家粮食本来就紧张,他哪里能要?
“就是一点粗粮,正好做了挺多的,想着给你们送点过去,不然都不好收放。”
听到妹妹说不好收放,蒋双民这才没拒绝了,然后洗了手,也帮忙切几个剂子,看到厨房里堆得满满的蜂窝煤,“诶,你这哪里弄这么多蜂窝煤?”
“陆家给了我几张蜂窝煤票。我今天找人一起拉过来了。”
蒋双民微微皱眉,这陆家什么意思?不过顾及几个孩子,只是把疑问压心里了。他总觉得双云还瞒了一些事,只是双云不说,他也不好多问,只要确定陆家不会牵扯到双云和几个孩子就好......
窝窝头先出的锅,挺是松软,暄暄腾腾的,几个孩子也不怕烫,马上享用起了他们的劳动果实,将双民也捏了一个,尝一口,“这个还放了面粉吧?”
“嗯,放了一点点,怕剌嗓子,还特地筛了两遍,没想到做出来还真挺细腻的,”蒋双云对最后的成品也挺惊喜的,配点小菜,肯定更好吃。
然后高粱粑粑也出锅了,蒋双云马上用薄油煎了几个,外面脆脆焦焦的,里面软糯清香,味道也很是不错。
几个小娃娃特别喜欢这种糯叽叽的味道,一下吃了两个。蒋双民吃了一个,觉得自己这个妹妹是越来越会过日子了。
以前只想吃细粮,不想吃粗粮,就是上半月细粮吃着,下半月饿肚子,
现在学会精打细算了,月初就粗粮、细粮搭着吃,手艺又好,做出来的东西不比细粮差......
“行了,行了,别弄太多,你留着和几个孩子吃。”见妹妹一锅全要给他,蒋双民连连摆手。
“也没有很多,和大哥、双华他们分分,一个孩子最多也就捞到两块......”
蒋双云将蒸好的窝窝头和煎好的高粱粑粑全给弄上,又装了一大团玉米面团和高粱面团各一盒,“这是我特地给爸妈带的,给他们找点乐子,二哥,你替我带到啊!”
“行,这个肯定替你带到,”蒋双民把两个铝盒子用网兜兜好,挂在车把上,又把布遮着的篮子提到后车座上,用绳子固定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