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暖苏玉的其他类型小说《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苏暖苏玉小说》,由网络作家“虞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老...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苏暖苏玉小说》精彩片段
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
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
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
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
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
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
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
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
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
“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
老羊倌伸了伸手指,“三百文钱,只要你拿得出三百文,我就把这母羊卖给你。”
三百文,竟然这么便宜?
要知道就是论斤卖,这么大一只母羊,怎么也得卖一吊钱。
老羊倌叹气道:“不瞒你说,我这母羊是得病了,生下小羊后,一直都不好好吃草料,也不让小羊喝奶,生生把小羊给饿死了。”
“卖羊肉的屠户嫌它有病,只肯出二百文钱,我一气之下跟他吵了一架,这才把羊牵到了这里。”
清河镇养羊的人多,镇上平时不缺羊肉,羊肉的价格不仅比猪肉低,而且不如猪肉好卖。
再加上老羊倌的母羊还生病了,所以屠户才狠命压价。
三百文买一个母羊其实挺合算的,但是得弄明白这母羊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的目光落在母羊身上,又问了老羊倌几个问题。
“这母羊生产之前还好好的,等生下小羊羔后,就成这个样子了。”
老羊倌也不知道母羊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仔细打量了母羊几眼,还上手摸了一下,结果却发现这母羊的体温有些高。
怪不得屠户狠命压价呢,原来这母羊发烧了。
苏暖不是兽医,但耳濡目染,懂得一些浅显的医理。
现在看母羊这个样子,很像是得了急性乳腺炎的样子。
苏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把这母羊买下来,万一是急性乳腺炎呢,自己手里有方子,完全可以治好这母羊。
母羊刚生产没多久,正是产奶的时候,要是病治好了,一天至少能挤两斤羊奶,到时候就不用每天买羊奶了。
就这样,苏暖花了三百文,把这只母羊买了回来。
她把羊牵回来后,韩氏很快就迎了上去。
“暖暖,哪来的母羊啊?”
苏暖道:“我花钱买的。这母羊生了病,羊主人急着出手,就让我买下来了。”
听到苏暖只花了三百文钱,韩氏道:“贵倒是不贵。但这母羊生了病,这羊肉还能吃吗?”
“我买它不是为了吃肉。这母羊的病,我能治。”
苏暖刚说完,韩氏就问道:“暖暖,你还能给羊治病?”
“以前家里人会给牲畜看病,所以我也知道一些。”
反正韩氏和余氏平时也不见面,她也就随便捏了个借口。
母羊两天没有吃喝,又走了这么长的路,很快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苏暖看母羊的情形不太好,要是再不救治,只怕熬不了几天了。
她仔仔细细回想了一遍,又试着上手摸了一下,这次终于确定,母羊得的就是急性乳腺炎。
而救治的方法也简单,只要有蒲公英就行。
苏暖昨天刚去山里挖了些野菜回来,这些野菜里就有蒲公英。
新鲜的蒲公英捣烂,直接敷在患有乳腺炎的地方。
当她把清凉的药膏敷上去时,母羊叫了几声,但因为没有力气,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除了外敷,还要内服。
苏暖让韩氏帮忙看着母羊,自己又去厨房熬了一锅蒲公英汤剂,掰开母羊的嘴,一点一点的喂它喝下。
这样折腾了半天时间,母羊的精神终于比回来时好了许多。
苏暖喂了它几棵蒲公英,它也慢吞吞的吃完了。
能吃东西就是好事。
想必再过一天,母羊就能恢复健康了。
张家这边,当张屠夫从镇上回来,发现苏玉买了几大罐羊奶时,立时暴跳如雷。
“你个败家娘们,老子在外面辛辛苦苦挣钱,你可倒好,用老子的辛苦钱买这些没人喝的羊奶。”
苏玉虽然有私房钱,但她舍不得动,花得是张屠夫平日里存的钱,因此她此时也有些心虚,没敢大吵大闹,反而解释道:“当家的,你听我说。我发现了一个挣钱的路子。你不知道,我二姐最近巴上了刘家,天天往刘家送酸奶,听说得了不少钱呢!”
事关挣钱大计,苏玉也顾不上吃醋了,直接把苏暖怎么挣钱的事说了出来。
“酸奶,酸奶是什么?”张屠夫听得一脸茫然。
“我听刘家的婆子说,那酸奶是用羊奶做的。”苏玉说道:“这酸奶的做法应该不难,回头我把这做酸奶的方子偷学回来。以后我们也能卖酸奶挣钱了。”
张屠夫却有些将信将疑,但苏玉跟他一再打包票,保证过上几日就能把买羊奶的钱挣回来,他也只能暂时相信。
毕竟这羊奶买都买回来了,就姑且信她一回吧!
苏暖不知道崔氏要偷学她的方子,她此时正帮母羊揉搓产奶的地方。
大概是蒲公英起了作用,母羊并没有怎么反抗,看样子似是舒服了一些。
苏暖有了信心,晚上的时候,又给母羊按揉了半个时辰。
第二天天亮后,苏暖又给母羊做按揉时,才顺利挤出了温热的羊奶。
而原来一直萎靡的母羊,精神也好了许多,甚至还有了胃口,啃食起了院子里的杂草。
苏暖摸了摸母羊的体温,温度已经降下去了,看来救治及时,母羊的病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不过母羊两天没有吃喝了,挤出来的羊奶并不多。
苏暖也怕母羊的病还没好,把挤出来的羊奶都倒了。
早上照样煮的是前天买的羊奶。
苏暖煮羊奶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偷看她,猛一回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看到了一片衣角。
不用猜了,肯定是苏玉。
苏暖煮完羊奶,便将喝剩下的羊奶放在阳光下,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好了,这样晒上个两三日,酸奶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苏玉就躲在不远处,将苏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原来制作酸奶的法子就这么简单。
如果没有鞑子的事,苏暖肯定是要把这笔钱攒下来的。她这些日子已经攒了六两多银子。
但想到鞑子随时都会南下,苏暖就想多囤点粮食。
镇上粮店买的粮食种类很全。
不光有苏暖需要的黄豆,还有各种粗粮细粮。
苏暖买了十斤黄豆,十斤粟米,至于粳米,白面这样的细粮,每样只买了两斤。
以她手头的银钱,其实完全可以一次性买上几百斤的粮食。
但苏暖不想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因此就选择这种细水流长的方式,每天都买上几斤粮食,这样就没有人知道她在囤粮了。
从粮店出来,苏暖又去肉铺买了一副猪肝。
这次不等陶屠夫推荐,她就主动说要买两根棒骨。
两根棒骨虽然没多少肉,但煮到卤汤里,能让卤汤多些肉味,这样做出来的五香豆腐干更好吃。
本来苏暖买完棒骨就想走的,但看肉案上还有些猪皮,便问了下价格。
陶屠夫道:“这猪皮不值几个钱,小娘子要的话,两文钱就可以拿走。”
那猪皮被刮得干干净净,上面一点油星都没有。
对普通百姓来说,猪皮不好吃,也不能拿来熬油,一点用处都没有。
但苏暖看到猪皮,却想到了猪皮冻。她直接就把这些猪皮买了下来,还额外买了两斤猪头肉。
既然鞑子今年冬天不会南下,那她也不能太亏待自己。
天天往返二十几里路,要是不吃点好的,身体也顶不住。
两斤猪头肉,苏暖留了一斤在家里,然后提着剩下的一斤去了胡二叔家里。
胡二叔一家三口正在吃午饭,他们两口子的独子胡春生今日回来了,桌上的饭菜比平时要丰盛的多。
两口子都热情的招呼苏暖坐下。
胡二婶还嗔怪道:“又乱花钱,这肉不便宜吧!”
“我这不是又有事求二叔帮忙嘛!”苏暖不想打扰他们吃饭,直接说明了来意,“我想在后院挖个菜窖,好储存过冬的菘菜。”
这里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菜窖,沈家的院子也有一个菜窖,只是长时间不用,已经塌了。
胡二叔满口答应下来:“没问题,这菜窖比羊圈还好弄,几天就能给你弄好。”
苏暖给钱大方,还管中午饭,胡二叔还是很乐意帮她忙的。
“二叔愿意帮忙就好。就是我想建个结实点的菜窖,之前院子里也有一个菜窖,只是没几年就塌了。”
胡二叔沉吟道:“想要菜窖结实,得在四周砌上青砖,这样才不容易塌。不过青砖不便宜,而且这青砖,只有县城才有的卖。”
苏暖道:“我不怕花钱,就是不知道去哪买这青砖。”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胡春生开口道:“正好我明天要回县城,你们要买青砖的话,可以跟着我一起去。”
苏暖笑道:“那太好了。那我叫上我家相公,明天跟你一起去县城。”
正好沈言也要去县城,有胡春生作伴,他们这一行也能顺利一些。
县城并不是很远,有儿子领路,胡二叔倒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叮嘱了胡春生几句。
“明天上路的时候,你照顾着点他们小两口,别光顾着自己。”
胡春生满口答应着,而苏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县城。
她早就想去县城看看了。
苏暖到家后,韩氏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这些日子,在苏暖的熏陶下,韩氏不仅会摊杂粮煎饼了,而且还能做些简单又美味的食物。
回去的路上,苏暖边走边算账:“现在我已经接到了五个人的订单。每个人刨去成本,我都能挣三文钱。一天就是十五文钱,一个月就是半两银子。”
再加上卖酸奶和药材的钱,挣够十两银子是指日可待的事。
沈言看着她兴冲冲的样子,无形中也被她感染,心情松快了许多。
羊圈是在第四天搭好的。
不得不说,用石头盖的羊圈还是挺漂亮的,起码出乎了苏暖的意料。
除了用草帘代替木门,这羊圈看起来和人住的房子没什么区别。胡二叔还贴心的给羊圈设计了一个窗户,这样阳光就能照到羊圈里面。
苏暖将这石头房子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满意的很。
她决定了,等以后有银子了,她要把家里的厨房和厢房都换成这种石头房子。
石头房子的好处还是很多的,隔热,隔音,还防火。
住起来也冬暖夏凉。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力气。
不说别人,就是胡二叔,肉眼可见的都瘦了一圈。
苏暖说话算话,羊圈盖成的那一天,备了几个肉菜,又买了一坛酒,让众人好好吃了一顿。
沈言作为主家,不可避免的被灌了几杯。他酒量很浅,还没等到众人离开,就醉的不行了。
韩氏躲在厨房不出来,苏暖只能一个人把沈言扶到房间里。
醉酒后的沈言沉得很,苏暖很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把他挪到床上。
几乎是刚躺到床上,沈言就闭着眼睛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在他眼下投了一片阴影,让他本就立体的五官看起来越发深邃。
苏暖看他醉的厉害,从旁边的水盆里拧了把毛巾,给他擦了擦脸。
擦到下巴的时候,苏暖没忍住,拧了下他的脸颊。
和她想象的一样,皮肤特别光滑。
好羡慕,苏暖一边想,一边又拧了下。
然后就看到沈言睁开了眼睛。
“你醒了?”苏暖尴尬的不行,自己就不该趁对方醉酒占他便宜。
她正胡乱想着,眼前忽然投下一片阴影,接着就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沈言紧紧的抱着她,身上的酒气与墨香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特别奇特的香味。
苏暖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试着挣扎了一下,发现挣扎不动。
“相公。”苏暖红着脸喊他。
可沈言没任何反应,只是紧紧的抱着她。
苏暖说不清他是喝醉了还是借酒仗势,一颗心也有些起伏不定。
好半天,苏暖被抱得越来越难受,忍不住再次推了推他,这次沈言很快松开了手。
苏暖没敢去看他到底真醉假醉,赶紧离开了房间。
等来到外面,经风一吹,苏暖才知道自己的脸刚才热得有多厉害。
她怕胡二叔几人注意到自己的异常,赶紧进了厨房。
锅里熬着一锅热汤,苏暖给灶里添了两把柴火,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暖暖,这骨头汤熬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下面啊?”韩氏洗完菜,便转头问道。
苏暖道:“那坛酒只喝了一半,估计他们还没尽兴呢!等他们把酒喝完,我们再下面吃。”
今天是最后一次管饭,苏暖奢侈了一次,准备了手擀面,让众人好好的吃一顿。
趁着男人们还在喝酒聊天,苏暖拿出了从镇上买来的小石磨和糯米。
石磨是苏暖早就想买的东西,只是镇上卖的石磨都太大。她也是赶了好几次集,才终于买到了一个小石磨。
她给刘家大小姐做了不少点心,得顺路捎过去。
哪知道去了刘家,却被人告知,刘老爷已经带着一大家子去了郡城。
留下来的徐管家有些不好意思道:“老爷走的时候不让人大肆宣扬,所以我就……”
苏暖根本没听徐管家后来说了什么,她只是心里一沉,“徐叔,你跟我说句实话,刘老爷去郡城是不是跟鞑子要南下有关?”
徐管家看了眼周围,才低声道:“鞑子南下不南下,我们不知道。但老爷生性胆小,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不敢在镇上住了。”
苏暖这才松口气,原来刘老爷也没得到什么确切信息,只是出于谨慎,才带着一家子去了郡城。
只是这么一来,她又失去了一个收入来源。
苏暖可惜归可惜,但还是大方的将那些雪媚娘和松饼都送给了徐管家。
徐管家笑呵呵的收下了,“等老爷他们回来,我就派人通知你。”
清水镇距离县城有十几里地。
等苏暖三人赶到城里时,已经快到中午时分了。
“暖暖,那就是我们当铺。”
胡春生是在当铺做伙计,已经做了三四年了,对街上的铺子都比较熟悉。
“那边是李记杂货铺,铺子的张老板认识的人多,肯定知道青砖在哪卖。”
胡春生给苏暖指了杂货铺的位置,便要回当铺那边。
“春生哥,你等等。”苏暖从背后的筐子里取了两个馅饼,“这是我婆婆早上烙的馅饼,你回去可以当午饭吃。”
胡春生没拒绝,笑着说了一句,“以后来县城,有事可以到当铺那边来找我。”然后就走了。
苏暖没急着去杂货铺,而是跟沈言商量,先在城里逛一会儿再说。
沈言半个时辰前刚歇息过,身子还不太累,看苏暖一脸的兴致,便点点头:“那就走走,顺便找找这里有没有书肆。”
苏暖边走边看。
县城要比镇上热闹许多,行人的穿着也要更讲究一些,说明能买得起吃食的人不少。
如胡春生所说,街边的小摊上也有卖吃食的。
苏暖本想买两个肉包子尝尝味道,但是觉得肉包子铺看起来不大卫生,就没了胃口。
最后,她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一家相对洁净的摊子。
“相公,我们在这吃两碗馄饨吧!”走了这么久,苏暖有点渴了,这时候就想喝点汤。
沈言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两人找了副干净的桌凳。
卖馄饨的是一对夫妻,很快端来两碗馄饨。
苏暖吃了一口,觉得味道一般般,不过分量很足,因此来吃馄饨的人不少。
“相公,你觉得怎么样?”
沈言低头喝了口汤,“没你做的好吃。”
苏暖笑了:“那是。我做的馄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吃完馄饨,两人又逛了一圈,苏暖也看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刚好走到一家书肆附近,苏暖便陪着沈言进去问了问。
书肆老板姓李,是个看上去很和气的中年人。
听到沈言要领抄书的活计,他便让伙计去取笔墨。
“如果这位相公的字写的确实好,我们书肆这边不仅会提供纸墨,价格方面也不会亏待你。”
“那价格是多少呢?”苏暖知道沈言不好意思问,索性直接替他问了。
李老板笑道:“那要看是抄什么书了。抄一本《三字经》或者《千字文》可以得一百文。
当然日后合作的多了,也可以抄写其他书籍,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这时候,伙计也把纸笔拿来了。
苏暖再来刘家时,就觉得他们家的气氛有点不大对,而徐管家看到她,便走了过来。
“小姑娘,你可算来了。”
这两日为了酸奶的事情,正院与柳姨娘这边生了不少暗气,因此徐管家一看到苏暖就松了口气。
“家里有事,就耽搁了两天。”苏暖哪知道刘家发生的这些事情,刚要把手里的酸奶递过去,就听后面响起一道脆生生的声音。
“徐管家,你在跟谁说话?”
苏暖转过身,只见对面站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生得杏眼桃腮,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
而旁边的徐管家看到她,立刻便唤了声“大小姐”。
“这位是苏小娘子,是来送酸奶的。”徐管家有些惴惴不安的答了一句,总觉得大小姐好像是特意等在这里的。
大小姐月英扫了苏暖和她手里的罐子一眼,接下来便道:“柳姨娘吃了这么多天的酸奶,应该也腻了。这些酸奶都送到我那里去吧!”
徐管家立时露出为难的神色,“大小姐,柳姨娘天天都要吃酸奶,万一被她知道酸奶都送到了正院。只怕她不依啊!”
“不依就不依。爹已经偏向了她一次,要是再偏向她第二次,我就去找祖父告状。”
徐管家听了这话,神色更纠结了,只能不住的给苏暖使眼色。
苏暖听守门的老婆子说过刘家的八卦,再者听了半天,也大概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看在徐管家帮过她的份上,苏暖开口道:“大小姐,酸奶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多吃容易闹肚子。”
“而且酸奶吃多了还会牙疼!”
一听到吃多了酸奶牙疼,月英怀疑的看向苏暖:“真的吗?”
苏暖点头:“确实是真的。这酸奶一天最多吃两碗,多了不是拉肚子,就是让人牙疼。”
“算了,这酸奶我不吃了,让那个女人去牙疼吧!”
月英说完这一句,目光又落在了苏暖身上。
“不过我不想让那个女人一个人吃独食,既然你会做酸奶,应该也会做其他新鲜吃食。”
“明天你帮我另做一份吃食,得是旁人没有吃过的。当然,你要是做的好,我也会重重有赏。”
月英这么说,一半是为了和柳姨娘赌气,一半也是小孩子脾气,想为难一下苏暖,发泄下心中的不满。
苏暖哪里会和一个孩子计较,很快就应了下来。
“好,那我明天就过来给大小姐送一份新鲜的吃食,保准其他人都没吃过。”
在刘家耽误了一些时辰,等苏暖出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
不过路过铁匠铺时,铁匠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她定做的煎锅已经做好了。
当天上午,苏暖就用这煎锅做了两锅水煎包。
韩氏在旁给她打下手,亲眼看着一个个生包子在锅里一点点的鼓起来,最后变成又白又软的包子。
苏暖手脚麻利的将包子从煎锅上铲下来,“娘,锅里熬着粟米粥。等我回来给二叔他们摊煎饼。”
韩氏还没弄明白煎饼是什么,苏暖已经叫上沈言一起出门了。
这次上路,沈言没有像之前那样沉默寡言,许是上次已经把事情说开,他比从前要开朗了一些,话也比从前多了一些。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镇上。
水煎包如苏暖预料,特别受周寒和另外两个学子的好评。
大概是苏平安总在私塾里夸赞自己做的饭好吃,周寒也帮着说话,今日又有两个学子订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