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八都小说 > 女频言情 > 结局+番外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王振华董秋兰

结局+番外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王振华董秋兰

宝珠道长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第二天早上,王振华背着猎枪出发。祖传猎户再次进山狩猎,这是老王家的大事,全家人送他进山,姥爷和舅舅爷来了。他身后背着竹篓,里面装着一百多只没有尾巴的死老鼠。肩膀上斜挎着背后,里面装着饭盒,六个煮鸡蛋,家人们把鸡蛋全部留给他。子弹已经上膛,昨天他仔细研究过手里的枪。一九五三式步骑枪,其实就是国产的莫辛纳甘。苏联主战步枪换装AK47,于是把莫辛纳甘生产线和图纸支援给东大。王振华熟悉这把枪,前世,他经常在射击俱乐部玩这种枪。路过经常丢弃死老鼠的松树,发现树下没有死老鼠,早就被野生动物吃光了。他读取原主的狩猎经验,在茂密的森林中寻找野猪出没的踪迹。走着走着,猛地抬头,前方十米外有动静,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赤狐。一人一兽四目相对,王振华没有打狐...

主角:王振华董秋兰   更新:2025-02-21 15: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振华董秋兰的女频言情小说《结局+番外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王振华董秋兰》,由网络作家“宝珠道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二天早上,王振华背着猎枪出发。祖传猎户再次进山狩猎,这是老王家的大事,全家人送他进山,姥爷和舅舅爷来了。他身后背着竹篓,里面装着一百多只没有尾巴的死老鼠。肩膀上斜挎着背后,里面装着饭盒,六个煮鸡蛋,家人们把鸡蛋全部留给他。子弹已经上膛,昨天他仔细研究过手里的枪。一九五三式步骑枪,其实就是国产的莫辛纳甘。苏联主战步枪换装AK47,于是把莫辛纳甘生产线和图纸支援给东大。王振华熟悉这把枪,前世,他经常在射击俱乐部玩这种枪。路过经常丢弃死老鼠的松树,发现树下没有死老鼠,早就被野生动物吃光了。他读取原主的狩猎经验,在茂密的森林中寻找野猪出没的踪迹。走着走着,猛地抬头,前方十米外有动静,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赤狐。一人一兽四目相对,王振华没有打狐...

《结局+番外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王振华董秋兰》精彩片段

第二天早上,王振华背着猎枪出发。
祖传猎户再次进山狩猎,这是老王家的大事,全家人送他进山,姥爷和舅舅爷来了。
他身后背着竹篓,里面装着一百多只没有尾巴的死老鼠。肩膀上斜挎着背后,里面装着饭盒,六个煮鸡蛋,家人们把鸡蛋全部留给他。
子弹已经上膛,昨天他仔细研究过手里的枪。
一九五三式步骑枪,其实就是国产的莫辛纳甘。苏联主战步枪换装AK47,于是把莫辛纳甘生产线和图纸支援给东大。
王振华熟悉这把枪,前世,他经常在射击俱乐部玩这种枪。
路过经常丢弃死老鼠的松树,发现树下没有死老鼠,早就被野生动物吃光了。
他读取原主的狩猎经验,在茂密的森林中寻找野猪出没的踪迹。
走着走着,猛地抬头,前方十米外有动静,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赤狐。
一人一兽四目相对,王振华没有打狐狸的欲望。
首先他喜欢狐狸,其次一发子弹五毛钱,打野兔、狐狸等小动物得不偿失。
王振华随手关闭步枪保险,准备绕过狐狸。
就在这时,突然觉得这只赤狐很面熟。好像就是前几天去长城黑市,买大米时见过的那只赤狐。
当时它们是一家三口,躲在树丛里跟他对视,眼前的这只应该是赤狐爸爸。
王振华从背篓中拿出两只死老鼠,用力扔过去。
赤狐没逃跑,几口吃掉老鼠,转身跑几步,又回头跟他对视。
“咋的?你还想报恩?你又不是修行千年的白狐!”
王振华微微一笑,迈开脚步向前走。
赤狐转身又跑,跑出七八米远,停下来继续看两脚兽。
“你赶紧走吧,别耽误我打猎。”王振华再次扔给它一只死老鼠。
赤狐叼着老鼠继续跟人拉扯。
人向前走,赤狐也向前走,人停住脚步,赤狐也在七八米处停住脚步。
“你好像带路党。”王振华吐槽。
人们对狐狸的刻板印象是狡猾,它们也确实挺狡猾。
比如青藏高原上的藏狐,经常跟在棕熊屁股后面捡漏。当熊挖开鼠兔的洞穴,藏狐就在另一个洞口等着,伺机逮那些从洞口窜出来的鼠兔。
王振华一边跟着它走,一边寻找野猪的踪迹。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在一片松树林里有了新发现。
一棵碗口粗的红松,底部树干很光滑,就像木匠用刨子打磨了一番。
这是野猪的杰作。
野猪身上有很多寄生虫,它们喜欢用身体摩擦树干给自己挠痒痒。
再往前走十米,发现了新鲜的野猪粪。
王振华心里咯噔一声,直盯着十米外的赤狐,这货真是带路党?
狐狸在东北被尊称为狐仙,是有灵性可以修炼成仙的动物。
对于神仙妖怪的传说,王振华总是抱着敬畏之心。
此时,赤狐已经钻进灌木丛,从他的视野里消失。
“狐大仙,谢谢您。”
王振华把全部死老鼠倒在野猪粪便旁边,躲进附近的灌木丛中,等待猎物上门。
这一等,就等到了中午。
他从包里掏出铁饭盒,一口气吃完咸鱼大米饭,再吃两个鸡蛋。
这些老鼠是前天夜里抓的,经过两天两夜,已经有了腐尸味。
忽然间,一只猫头鹰从树枝上降落,抓起一只老鼠飞上树枝。
又过了几分钟,猫头鹰又从树上飞下来,再次叼走了一只老鼠。
接着乌鸦大军也来了,乌鸦也吃老鼠。
王振华被它们整得哭笑不得,也不能驱赶他们。一是担心惊吓附近的野猪,二是有乌鸦和猫头鹰在,毒蛇不敢靠近他。
吃白食的鸟越来越多,闹到最后,苍鹰也来白嫖死老鼠。
“好家伙!”王振华气笑了,在心里吐槽,“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估计今天没戏。”
就在这时,乌鸦们突然一哄而散。
嘎,嘎,嘎嘎......这是乌鸦向同伴示警的叫声,表示有大危险正在靠近。
对面的树丛中,一个大块头探出脑袋。
尖尖的嘴巴伸出两只獠牙,浑身漆黑的皮毛,四个粗壮的猪蹄。
“野猪!”
王振华的脑袋嗡的一声,心脏砰砰跳,死盯着对面的大野猪。
枪机尾部有一个凸出的圆帽,他用大拇指按住圆帽,用力向前推,打开猎枪的保险。
野猪可能意识到危险,走一步,停一步。
“靠近些,再靠近些,乖乖的。”
王振华体内的狩猎基因觉醒,努力调整呼吸频率,枪口瞄准远处的野猪。
乌鸦的聒噪还在继续,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野猪的警惕性。
几分钟后,野猪慢慢靠近死老鼠,张开嘴咬三个,转身撒腿就跑。
不等王振华反应,它就钻进前方的灌木丛。
“这畜生,警惕性是真的高。”
不过原主的记忆告诉他,野猪舍不得一堆老鼠肉,还会再回来的。
十分钟不到,野猪果然回来了,警惕性也小了很多,埋头开始吃老鼠,
砰——枪响了。
野猪原地起跳,撒开四蹄逃命。
树上的鸟儿受到惊吓,纷纷飞到天空,形成一片乌云。
王振华迅速拉大栓上子弹,正准备放第二枪时,远处的野猪倒头就睡。
“打中了!”他心花怒放,刚才打的是野猪的前腹部,那里有心肺等要害。
“好枪法!”王振华夸自己一句,端着步枪走出灌木丛,慢慢靠近野猪。
子弹五毛钱一发,枪里就剩四发,所以他舍不得补枪。
举着枪瞄准三分钟,野猪还是纹丝不动。
应该死透了,王振华终于放心,关闭猎枪保险,解下腰间的麻绳捆绑野猪的四肢。
他使用出浑身力气提起野猪,扛在肩膀上。
“啊!”王振华仰面摔倒,身体重重砸在野猪身上。
太重了,这头猪至少二百多斤,根不扛不动。
“这怎么办?”王振华愁得挠头。
在原主的记忆里,野猪的体重大多在150斤左右,所以他没有让大舅跟随。
没想到这次运气太好,打到了更大的野猪。
他休息几分钟,再次尝试扛起野猪,结果又被野猪坠倒。
“打到猎物却拿不走,这该如何是好?”
不能去村里摇人,躲在暗处的野兽,躲在树上的乌鸦,会糟蹋野猪的尸体。
如果去村里找人帮忙抬猪,回来发现猪没了,那就更搞笑了。
“怎么办?”
王振华开动工科狗的大脑,思来想去,想去思来,愣是找不到解决办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森林里的光线越来越暗。
只要夜幕降临,只能放弃野猪离开大森林,人在夜里就是猛兽的菜。
“同志,需要帮忙吗?”
......
王振华猛回头,看见一对青年男女,他们怀里都抱着猎枪。

背后没有追兵,刘润的体力也快耗尽。
他放缓脚步,低头瞅瞅王振华穿的草鞋。
“猎人同志,穿草鞋打猎不方便,我给你一双皮鞋,从猪钱里扣。”
身为皮鞋厂的厂长,他不喜欢看别人的衣服,喜欢看别人的鞋。
“刘厂长,您还是给我钱和粮票吧。”王振华婉言谢绝。
皮鞋不便宜,先用草鞋凑合,先囤积粮食再说。
“草鞋穿着不舒服,我送你一双次品皮鞋。”刘润说道。
次品鞋,通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未能达到标准的产品。
皮鞋厂对次品鞋的处理方式是内部消化,当作福利发给鞋厂职工。
“谢谢您!”王振华挠挠头,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要一双女式次品鞋。”
“我娘还穿着草鞋呢,我怎么能穿皮鞋?”王振华笑道。
此言一出,刘润马上停住脚步,盯着王振华看两眼。
把身上的野猪放在路边,一屁股坐在野猪身上,“歇歇再走。”
这时,黄德华骑着自行车追上来。
“厂长同志,食品站的孙子们夹着尾巴走了,同志们都在后面。”
他被打得流鼻血,鼻孔里塞在草纸,说起话来呜啦呜啦。
“那帮孙子肥头大耳,挂着腐败的双下巴,老子早就想抽他丫的。”刘润骂骂咧咧站起来,把野猪捆在自行车后座上。
这时,董家旺推着鸡公车向这边狂奔。
他刚才被堵在车底,脚趾头被踩无数皮鞋踩得生疼,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大舅,以后再遇见这种情况,您要远远躲开。”
王振华说道,“哪怕一万头野猪,也没有你的安全重要。”
“废话,我的命不值一头野猪。”董家旺心中一暖,笑道。
刘润又看王振华一眼,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德华同志,你先去厂里报信。”
黄德华点点头,马上撒腿跑向皮鞋厂。
国营延庆皮鞋厂,工厂大门口人山人海,全厂工人全部脱岗。
当刘润的自行车驮着野猪进厂时,顿时喊声震天。
工人们举着双手包围野猪,又蹦又跳又呐喊,场面彻底燃爆。
就在这时,一群老弱妇孺潮水般涌进工厂,举着双手又蹦又跳,加入狂欢行列。
他们是皮鞋厂职工的家属,家属院就在工厂隔壁。
王振华麻了,这是一头野猪引发的狂欢。
他决定继续进山大野猪,一件商品能引起客户的狂欢,那肯定能挣钱。
大舅董家旺吓傻了,没想到工人阶级也缺肉。
采购部的人抬着磅秤挤进人群,把野猪抬上磅秤,加秤砣,挪游标。
刘厂长拉着王振华来到磅秤旁边,指着秤砣,“毛重222斤8两,我给你记223斤。”
“谢谢您。”王振华笑道,超过二百斤的野猪绝对是大野猪。
食堂的食堂把猪抬走,放血,退毛,杀猪,今天就得吃肉。
皮鞋厂采购部。
刘润说道,“振华同志,野猪的收购价是三毛钱,我也给你三毛。”
“我们厂这季度的粮票也不多了,我给你238斤粮票,再加33元5角8分钱,行吧?”
他有些紧张,这是财务部给出的报价,总价是66.9元,用粮票和钞票一起支付。
工厂食堂当然有粮票,他们也要去粮站买粮食。
“可以的,谢谢厂长同志。”
王振华已经算出来,对方把一斤粮票折价为一角四分钱,这很合理。
“好!”刘润马上带着他办手续,走流程。
先在采购单上签字,再去财务部签字,最后拿到钞票和粮票。
全省通用粮票,正面印刷着万里长城,禁止买卖投机,一九五六年印制。
一沓粮票,面额从五十市斤到一市斤不等。
钞票的最大面额是五元,王振华微笑问出纳员,“同志,有没有大黑十?”
“没有。”出纳员回道,“一斤粳米一角四分,大黑十面额太大,不方便流通。”
王振华只能作罢,跟着刘润厂长来到厂长办公室。
总共九个人,他们是皮鞋厂党委会成员,一把手是党委书记余辰东,嘴巴很大。
“振华同志,我代表皮鞋厂全体职工感谢你。”
余辰东竖起大拇指,“你以后打的野猪,不要送到外边,就送到我们厂。”
这人虽然最大,说话声音却是柔声细语。
王振华马上表态,“您客气了,能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是我的荣幸。”
刘润拿出一双女式皮鞋,“振华,这是不能出厂的次品鞋,拿回家给老太太凑合着穿。”
大头皮鞋,鞋头很大,棕黑色,复古感和前世的记忆扑面而来。
前世在孤儿院当孤儿时,老院长就是靠手工制作大头皮鞋,给孤儿们的饭碗里加肉。
王振华总是帮他做鞋,他教王振华做人的道理,还有一首歌曲——大头皮鞋。
敬爱的老院长已经去世十年。
王振华鼻子一酸,急忙伸手假装揉两个太阳穴,努力把眼泪逼回去,不让他们看见。
屋里响起善意的笑声。
委员们觉得有趣儿,振华同志被一双次品鞋感动了。
大嘴余辰东却是一脸严肃,沉声说道,“刘厂长,振华不是皮鞋厂职工,这不合适。”
“我觉得合适。”刘润说道,“振华卖野猪给厂里做贡献,按照规定,可以赠送次品鞋。”
“厂长,野猪是物资贡献,只有做出精神文化贡献的场外人员,才能获赠次品鞋。”
余辰东摇头,柔声说道,“如果说物资贡献,皮革厂等供货商的物资贡献更大。”
空气瞬间安静,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厂长刘润是个要面子的人,被余辰东怼得下不来台。
王振华大概掌握了余辰东的脾气,原则性强,墨守成规。
“辰东同志,特事特办,咱们给振华人情,振华的野猪还能送到外边吗?”
刘润控制住脾气,用商量的口吻说道。
“不行啊厂长同志,这明显不符合规定。”
余辰东公事公办,笑道,“如果振华做出企业精神文化贡献,别说次品,咱们给好鞋。”
空气再次安静,厂长和党委书记互相制衡,两人有矛盾。
“谢谢大家的好意,既然不符合规定,我就不要鞋了。”
王振华不懂他们的企业精神文化,也看不上次品鞋。
刘润盯着他,“你能打野猪,肯定很聪明,给我们厂写篇文章,做企业文化贡献。”
此言一出,包括王振华在内,全都懵逼了。
刘厂长被挤兑得上头,矛盾已经由给不给次品鞋,变成厂长和书记的面皮战争。

孙庄,孙老憨家。
孙老憨黑着脸瞪着王振华。
他刚吃完饭,正准备上床跟老婆亲热,不速之客提桶拜访,邀请他去地里抓老鼠。
拎个破木桶就能抓老鼠?
夜里怎么抓老鼠?
如果不是欠王振华姥爷人情,他早就把王振华轰出去了。
“振华,你到底想干什么?”孙老憨哭笑不得。
他指着墙上的步枪,“我的枪不卖,也不借,你赶紧回家睡觉。”
“老爷子,我不是为了枪。”
王振华陪着笑,“我的全自动捕鼠陷阱,可以零成本抓老鼠,躺着就能赚钱。”
孙老憨打个哈欠,“别闹了,你快回家睡觉,我明天要给别人做棺材。”
王振华从兜里掏出红宝书,翻开书本,露出崭新的大黑十。
“老爷子,这十块钱就是靠它挣的。”
大黑十反射灯光,孙老憨瞪大双眼,扭头看旁边的破木桶。
王振华接着说,“闲着也是闲着,咱们去地里试试,万一有用呢?”
这话听着有些道理,孙老憨点点头,“好吧,试试呗。”
他准备老虎钳、剪刀、鞋钉锤等工具,拎起煤油马灯。
农田在村子南边,种的都是玉米。
夜里漆黑一片,远处有乌鸦叫。
两人一路来到孙家玉米田。
王振华走进农田,把陷阱放在第五、第六列玉米苗中间。
“老爷子,接下来就是坐等老鼠们自投罗网。”
孙老憨觉得自己被耍了。
“就这?你小子骗鬼呢?”
“老鼠和人斗智斗勇几万年,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这种低级陷阱骗不到老鼠。”
“你自己玩吧,我回家睡觉,明天把工具给我送过去。”
孙老憨说完,拎着煤油马灯走人。
王振华也不拦他,坐在路边枣树下,抬头数天上的星星。
......
孙老憨气呼呼回到家,脱鞋上床,钻进老伴的被窝。
“死鬼,这么大年纪还不消停?”
老伴儿小声嘀咕,“王振华呢?你们有没有抓到老鼠?”
“抓个屁,那小子脑子进水了。”孙老憨冷哼。
“你的脑子没进水,你去给我挣十块钱,也让我高兴一下。”
媳妇开启唠叨模式,不停地数落孙老憨。
孙老憨一阵无语,顿时兴致全无,翻身背对着老伴儿,闭上眼睡觉。
到了后半夜,他被一泡尿憋醒。
穿上衣服去外面撒尿,然后就睡不着了。
“那小子走了没有?”
“最近总有野猪下山搞破坏,他手里没枪,万一出事......”
想到这,孙老憨彻底睡不着了。
背上步枪,拎着马灯离开家。
孙老憨来到玉米田,看见王振华坐在树下。
“振华,你去拿你的水桶,我送你回家。”
孙老憨打个哈欠,说道,“我知道你想借枪,但我真的不能借。”
枪是致命武器,万一王振华开枪打死人,谁借给他枪,谁也会跟着受罚。
“好吧,不折腾了,你把马灯给我。”王振华从他手里拿走马灯。
迈步走进玉米田,掀开陷阱盖子,微微一笑。
他拎着桶来到枣树下,把马灯放在桶上。
“老爷子,你看桶里有啥?”
大半桶老鼠被灯光刺激,被吓破鼠胆。
它们逃不出来,就在桶里疯狂地践踏同类,疯狂地撕咬同类。
孙老憨目瞪口呆,两个腿肚子发软,看着疯狂的老鼠。
嘴里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俺家地里的老鼠为啥这么傻?”
“老爷子,我就问你服不服,哈哈。”王振华笑道。
“好小子,真有你的,老汉我服了。”
孙老憨老脸一红,“这么多老鼠,不知道祸害我多少庄稼。”
他拿起老虎钳,借着灯光夹住老鼠脖子,拎出来杵在砖头上,用鞋钉锤敲鼠头。
老鼠的脑瓜子嗡嗡的,很快就被铁锤砸死。
孙老憨再用剪刀剪掉老鼠尾巴,把尸体和尾巴分开放,继续处理下一个。
处理完全部老鼠,王振华重新布置陷阱。
两人哪都不去,就坐在枣树下熬时间。
熬到黎明,处理了四次陷阱,灭杀老鼠一百二十只。
爷俩拎着工具回到家,孙老憨马上研究陷阱。
“好家伙,好精巧的陷阱。”
孙老憨心服口服,竖起大拇指,“振华,真有你的。”
他不知道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却有把握做出相同的陷阱。
王振华抬头看步枪,“老爷子,我想进山打个野猪尝尝鲜,嘴里都淡出鸟了。”
孙老憨摘下步枪,双手递给王振华,打开抽屉拿出五发子弹。
“振华,我只有五发子弹,你先拿着用。”
他一脸严肃,继续说,“你放心,没有你的同意,我不会给任何人做陷阱。”
王振华摇摇头,也是一脸严肃。
“老爷子,我用陷阱术和老鼠尾巴换你的枪,好使不?”
两人四目相对。
孙老憨开始权衡利弊。
身为老木匠,政策允许他给别人做陷阱和家具,从而换取一些粮食。
他可以参考木桶陷阱,做出更高级的陷阱。
到那个时候,既可以做陷阱谋利,又可以献给国家得到名声,名利双收。
名和利加起来的价值,肯定会超过一把猎枪。
想到这,孙老憨心动了。
“振华,你把枪拿走,送给你了。”
他取下挂在房梁上的竹篮,用一张报纸打包六个鸡蛋。
“振华,从今往后,这个陷阱就跟你没关系了,我就是发明陷阱的人。”
“这是必须的。”王振华笑着点头,“老爷子,要不要我告诉陷阱的原理?”
“不用了,区区陷阱难不倒我。”孙老憨信心满满,说道,“快去打你的野猪吧,记得把死老鼠带走扔掉。”
两人又聊几句,王振华背着猎枪,背着装满死老鼠的背篓,大步流星离开老孙家。
野猪吃老鼠,他准备用老鼠勾引野猪。
回到家,王振华把六个鸡蛋交给老妈。
“娘,我用捕鼠机关和孙木匠换了猎枪和鸡蛋,这买卖不亏吧?”
“不亏啊!咱们赚了!”董秋兰顿时眉开眼笑。
老王家有祖传的打猎手艺,祖上靠打猎致过富,一把好枪还是很贵的。
王振华笑道,“娘,你把这六个鸡蛋煮了,我明天进山碰碰运气。”
脑子里有原主的打猎经验,他在前世还是资深驴友,射击爱好者,打猎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哥带上我,我想跟你学打猎。”弟弟王振东舔着脸说道。
“二哥别闹!”王晓莹抱住大哥的手,笑道,“大哥,我祝你打到一只很大很大的野猪。”
“借你吉言喽。”王振华摸摸妹妹的头,心情大好。
只要能打到肉,就能换粮票和细粮,这才是囤粮计划的关键。

“振华,咱们要这五双皮鞋,真的没事吗?”
董秋兰魂不守舍,觉得一首歌不值五双皮鞋。
“娘,您放心吧,绝对没问题。”王振华笑着道。
原来老娘不是不想要皮鞋,而是担心是白嫖皮鞋出意外。
然而这并不是白嫖,五双鞋是你情我愿的交换,不违反相关政策。
劝好老娘,众人把水缸抬到堂屋,把二百三十斤大米倒进去。
白花花的大米如水银泻地,又像一粒粒珍珠。
懂秋兰用高粱杆锅盖遮盖水缸,再用土坯砖压住锅盖。
她担心老鼠进米缸,又把咸菜坛子压上去,彻底杜绝老鼠进缸的可能。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油香,众人马上抽鼻子。
隔壁家是赤脚医生,生活条件好,偶尔能吃上植物油。
王振华揉揉肚子,开始考虑目前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这次得到二百三十斤大米,加上之前买的二十斤,至少三个月不用担心饿肚子。
在吃饱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健康问题,毕竟健康才是最大本钱。
他受不了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的日子。
王振华决定暂时搁置屯粮计划,先整些油水保证身体健康。
大舅和舅妈走了,弟弟妹妹跑到墙边闻油香,都闻出了口水。
董秋兰点燃灶膛烧热水。
良久后,王振东坐在板凳上洗脚,怀里抱着小皮鞋,脸上都是傻笑。
等脚丫子晾干,他急忙穿上棉袜和皮鞋,小心翼翼走两步。
“大哥万岁!大哥万岁!”王振东手舞足蹈,一脚踢飞自己的草鞋,一脸的嫌弃。
“兔崽子,别把鞋踢坏了。”董秋兰笑骂,伸手打他的屁股。
接着,她把草鞋捡回来,继续给闺女洗脚。
兄妹俩穿上新皮鞋,过年似的又蹦又跳,也成功把王振华逗笑。
老妈再换一盆水,王振华脱掉草鞋,把双脚洗得干干净净,换上新袜子,穿上新皮鞋。
站起来走两步,双脚舒服很多,感觉自己能飞起来。
他笑着道,“娘,你也换上新鞋。”
董秋兰点点头,把双脚洗干净,穿上新皮鞋,小心翼翼走路。
她好像忘了怎么走路,竟然走出了猫步。
“振华,娘这辈子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我能吃上大米,我能穿上皮鞋。”
董秋兰鼻子一酸,强忍着眼泪,“掐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做梦。”
“娘啊,你就把它当成一场梦。”王振华轻声一笑,“不过这个梦永远不会醒。”
“嗯......”董秋兰揉揉眼角,“振华,跟我去你姥爷家。”
于是,弟弟妹妹在家里看守米缸,王振华陪她回娘家。
此时已经是黄昏,村民从农田里回来,迎面遇上母子二人。
“董大妹子,你们家买新皮鞋了?”
“好家伙,一双皮鞋得十几块,你们竟然买两双?”
“振华他妈,这皮鞋真漂亮。”
皮鞋成为焦点,村民们七嘴八舌指指点点,脸上都是羡慕。
他们穿的都是自制的布鞋,最好的鞋是穿在王文俊脚上的解放鞋。
王文俊是村支书王大山的儿子。
“姐姐们,振华打了野猪卖给皮鞋厂,给家里换了几双鞋。”
董秋兰笑得合不拢嘴,不敢说歌曲换皮鞋,担心大家不相信。
村民又是一阵羡慕,纷纷夸赞王振华有孝心,有能耐,有责任心。
喜提“三有青年”称号,王振华挠挠头。
此刻,老娘就像个小姑娘,正向姐妹们炫耀自己的幸福。
良久后,她结束闲聊,带着儿子回娘家。
姥爷家的柴门破旧,也是篱笆墙和茅草屋。
“振华,我不担心你娘的后半辈子了。”
姥爷董大强红光满面,劈头盖脸一阵夸奖,憋得咳嗽连连。
“姥爷别激动。”王振华握住他的手,“区区几双皮鞋而已,没必要激动。”
董大强摆摆手,“以后不许给这边添东西,你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他说的是王振华送给董家旺的那双皮鞋。
“姥爷,您和大舅帮我很多,孝敬你们是应该的。”
王振华扶他进屋,坐下来聊天。
院子里,舅妈和表兄妹围观老妈的皮鞋,一边说一边笑,欢声笑语不断。
“振华,以后再打野猪,想办法给家里弄点猪油。”
董大强小声道,“人的肚子里缺油,身子就不会好,还会大肚子,你还记得你姥姥是怎么走的吗?”
想起去年过世的姥姥,王振华有些难受。
她老人家因为肚子里缺油脂,导致肚子越来越大,最后不幸去世。
王振华暗暗发誓,不能让姥姥的悲剧发生在亲人身上,必须想办法搞到食用油。
爷俩聊了很久,王振华借他五个鸡蛋,再去村支书家借五发子弹。
回家把鸡蛋煮熟,带上咸菜米饭,背着猎枪进山。
天黑时,他爬上万里长城,在五号烽火台过夜。
五号烽火台是油市,买卖双方会在这里交易猪油和植物油。
第二天黎明时分,他被脚步声惊醒,盯着烽火台大门。
下一秒,有道人影走进烽火台。
“朋友,你是干什么的?”这人声音沙哑,背着枪,腰里挂着布袋。
“我想买植物油。”王振华掏出红宝书,拿出崭新的拾元大钞。
那人从包里掏出塑料壶,壶里的液体在晨曦中发黄光。
“朋友,这是从澳门来的大豆油,正好两斤。”
“你给我十六块钱,我不单卖,也不讲价。”
他说完,又把大豆油装进布袋。
王振华皱起眉头,粮油站的豆油只卖八毛钱,他竟然加价十倍。
加两三倍可以理解,加十倍就有点过分了。
“朋友,两斤油十块钱,我只有这么多钱。”王振华说道。
“对不住了朋友,我不讲价。”卖家说道,“这是澳门的亲戚给我寄的油,如果不着急用钱,我不会卖。”
黑市是卖方市场,卖家有硬气的本钱。
这时,有个矮子钻进烽火台,“两位朋友,谁有食用油?”
卖家掏出油壶,沉声道,“澳门大豆油,两斤十六元,不讲价,不单卖。”
矮子直接掏出十六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卖家盯着王振华,“朋友,我的油不愁卖,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这话听着让人不爽,很像黑心老板的口头禅: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王振华微微一笑,猜测他们是一伙的,矮子是卖家的托。
“只要我有钱,就不愁买不到油。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说着,他走出烽火台,从缺口处下长城。
矮子急切道,“老孙快去追,十块钱可以卖。”
卖家老孙脸色难看,“他说话真气人,我宁愿把油倒掉,也不低价卖给他。”
“呵呵。”矮子笑着道,“不要再嘴硬啦,快去追吧,十块钱已经不少了。”

王振华打完野猪,却扛不走野猪,正一筹莫展时,一男一女突然出现。
他们穿着五五式陆军装,怀里抱着猎枪,男的身高一米八以上。
女孩有一米七,大长腿,皮肤白净,眉宇之间带着一股英气。
很像娇生惯养的富家千金。
“我叫王振华,山脚下的王村人,你们好。”王振华伸手打招呼。
“同志你好,我叫韩英杰,四九城人,在八达岭乡皮鞋厂上班。”韩英杰走过来跟王振华握手。
“这是我妹妹韩雅,刚从北理工大学毕业,学的是电气化专业,正在等待国家分配工作。”
韩英杰昂首挺胸,妹妹就是他的骄傲。
“大哥,别乱说。”韩雅瞪大哥一眼,说道,“振华同志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你们好。”王振华挠挠头。
他没想到这妹子竟然是同行,不过研究电气的女生并不多。
“振华同志,我妹妹从四九城过来看我,我就带她进山打猎。刚才听这边有枪声,就过来看看。”
韩英杰看看地上的大野猪,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这头野猪至少二百斤。”
“您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一点。”王振华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现猎物。
这很正常,不是有把枪就能当猎人,三天饿九顿的猎人太多了。
如果没有赤狐带路,王振华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打到猎物。
“振华同志,要不要我们给你帮忙?”韩英杰微微一笑,直接把猎枪背在身上。
“太需要了,好心人谢谢你们,我请你们吃鸡蛋。”
王振华从兜里掏出仅剩的两个煮鸡蛋,分给韩家兄妹。
“振华同志,相逢就是有缘,不要跟我们客气。”
“你和小雅在这里等我,我去砍个木头。”韩英杰拎着斧头走进树林。
不一会,树林里就传来砍树的声音。
王振华见韩雅长得漂亮,就想多搭讪几句。
他笑着道,“韩雅同志,电气工程有很多专业,你研究哪个专业?”
韩雅道,“我研究照明工程。”
片刻,她又道,“国家的电力能源紧缺,我要找出更节能的灯丝,给国家和人民节省电力。”
王振华一愣,这不就是未来的节能灯嘛?
“哦,原来你想研究节能灯,祝你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王振华很想提醒她,你的研究方向出错了。
根本没有更节能灯丝,未来是LED灯具和荧光灯的天下。
“小雅同学,你一定是北理工的校花,校花就是全校最美的女生。”
王振华竖起大拇指,笑着道,“我说得对吧?”
韩雅愣了一下,脸上飞起了红霞。
片刻,她急忙转身背对王振华,用力捏自己的衣角。
“不好意思,我不该乱说话。”王振华有些尴尬。
现在的妹子还是很含蓄的,不能随便挑逗。
他急忙找补,“我打猎的时候,如果一条道找不到猎物,马上换另外一条道,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韩雅又是一愣,回头看着王振华,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她觉得王振华话里有话,真是个奇怪的人。
十几分钟后,韩英杰拎着一根木棍回来。
两人把野猪捆起来,合力抬起野猪,慢慢离开这片松树林。
又过了十几分钟,三只赤狐从灌木丛里探头,享用王振华留下的老鼠。
它们正是王振华在长城上遇见的一家三口。
三人走走停停,黄昏时分,终于来到山下。
老妈,大舅,弟弟,妹妹,已经在山下等了很久。
弟弟妹妹看见大野猪,马上跳起来欢呼,“大哥万岁,大哥万岁......”
“别胡说八道。”王振华急忙制止,有外人在呢。
兄妹俩蹲在野猪旁边,脸上都是傻笑。
“好家伙,这得有二百斤。”董家旺激动得脸红,不停地搓手,“振华,你家的好日子来了。”
“大舅,您回家推车,多拿几个布袋。”王振华不想让村民发现野猪。
“我这就去。”董家旺急匆匆往村里跑。
董秋兰的注意力都在韩雅身上,她从没见过这么俊俏的闺女。
“阿姨,你好。”韩雅被她看得不好意思。
“好啊!”董秋兰的嘴角压不住,伸手拉住韩雅的手,“闺女,你家在哪啊?”
“娘。”王振华扯开她的手,说道,“我们在山里偶遇,他们帮我抬猪。”
“阿姨好。”韩英杰笑着打招呼。
“多谢你们!”董秋兰又拉韩英杰的手,“俺家有咸鱼大米饭,吃个饭再走。”
“阿姨,天快黑了,我妹妹要坐车回四九城。”韩英杰婉言谢绝。
董秋兰不答应,韩家兄妹执意要走,双方又客气了几句。
最后,他们向王振华道别。
韩雅一直偷看王振华的草鞋,搞得他有些尴尬。
兄妹俩渐行渐远,董秋兰一直看他们的背影。
“别看了,人家是大学生,我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王振华笑道,“你别胡思乱想。”
“那可不一定。”董秋兰笑道,“你要是娶个城里的大学生媳妇,我高兴死。”
老母亲已经魔怔,看谁都是儿媳妇。
“振华,明天去乡里卖猪,多买些红薯,再修房子,我让你大舅给你说媒......”
“打住吧,不要再提这个话题。”
“为啥不提?你为啥不想娶媳妇?”
“......”
母子围绕着娶媳妇斗嘴。
这时,董家旺推着鸡公车来到,车上放着一个烂草席。
爷俩把野猪抬到车上,用草鞋盖住,一直等到天黑,趁着夜色悄悄回家。
晚饭是米饭,咸鱼已经吃完,下饭菜是弟弟挖的马齿苋。
到了夜里,老妈和弟弟妹妹就睡在鸡公车旁边,防止老鼠祸害野猪。
王振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不知道野猪能卖多少钱,不知道能不能搞到粮票。
更不知道需要打多少野猪,才能完成囤粮七百斤的任务。
“振华,你怎么还不睡?”董秋兰坐起来。
她摸黑来到儿子床边,小声说道,“振华,我也开心得睡不着。”
王振华笑了,“娘,乡里哪个单位收野猪?”
“国营食品站收野猪,我听你大舅说,工厂里好像也收野猪。”
董秋兰说道,“振华啊,我这几天好像在做梦,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从抓老鼠陷阱,到拆火炮炸鱼,再到二百斤的大野猪。
她刚才就是从梦里笑醒的。
“振华,自从你的病好了,娘就感觉你变了,变得更懂事,更有本事了。”
“娘,你快去睡觉,我明天还要早起。”王振东打断这个话题。
“以前你喜欢跟我唠嗑,现在总是嫌我话多。”董秋兰唉声叹气。
“我没有,你别胡思乱想。”王振华急忙摇头。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